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妤

作品数:11 被引量:6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公共
  • 4篇公共领域
  • 2篇电子民主
  • 2篇研究进路
  • 2篇怨恨
  • 2篇社会抗争
  • 2篇社会资本
  • 2篇资本
  • 2篇网络
  • 2篇媒介
  • 2篇民主
  • 2篇进路
  • 2篇抗争
  • 2篇分歧
  • 1篇大众
  • 1篇大众媒介
  • 1篇新媒体
  • 1篇新闻
  • 1篇新闻联播
  • 1篇沿海发达城市

机构

  • 1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广播电...

作者

  • 11篇李亚妤
  • 3篇杜骏飞
  • 1篇孔建民
  • 1篇梁靖雯

传媒

  • 2篇当代传播
  • 2篇中国网络传播...
  • 1篇广播电视大学...
  • 1篇新闻大学
  • 1篇视听界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东南传播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Z轴深度:广播节目创建注意力的三度空间——以李强创作的三档节目为例被引量:1
2007年
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广播的特性是线性、便宜和浅近。怎样突破线性与浅浮的束缚,增加节目的深度?本文分析了李强创作的《苏三的声音传奇》、《重听〈与妻书〉》和《乐音缈缈听红楼》三件作品,认为广播节目需要从价值角度入手,进入空间化与纵深度的探求。
李亚妤孔建民
关键词:广播节目注意力大众媒介空间化
绿坝事件:信息如何成为权力政治?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伦理等多个层面对绿坝事件进行了全景观察,通过对事件五大焦点的详细梳理,探究绿坝事件引起众议的深层原因在于公权力的越界:公权力过度介入公民的私人领域,且对私权利有失当限制,从而引发公众的舆论反弹。论文也指出:公众通过网络对私权利的诉求,表现了其对当前社会权力/权利现状的挑战;然而,与此同时,这种激烈表达却同样呈现出权力运作的痕迹,由此也部分消减了私权利与公权力对抗的正义性。
杜骏飞梁靖雯李亚妤
关键词:网络管理公权力私权利
沉默的螺旋:理论、现实与反思
2013年
通过重访沉默的螺旋理论,综述西方学界近三十年来相关理论的发展,本文梳理了四种研究视角,并以此探讨了该理论的研究进路:针对孤立恐惧和媒介效果的跨文化研究,针对大众媒体一致性报道的媒体效果研究,针对关键概念细化与理论体系完善的纯理论研究,针对概念操作化和研究方法的方法论研究。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关于新媒体与沉默的螺旋的理论现状,认为此项研究应当离开'是否存在'的浅层问题,而转向'如何存在'的深层媒介效果研究,以及'具有何种存在意义'的媒介批判研究。在后一问题上,反思中国现实,沉默的螺旋警示了国家与社会之间有关权力抗争和共识的双重困境。
李亚妤
关键词:媒介效果新媒体
《新闻联播》与农民的日常解读——对湖南省Y村的民族志研究
2010年
本文通过对湖南Y村的民族志调查,观察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新闻联播》的收看与解读,提出农民对《新闻联播》的日常解读存在四种类型:仪式型、陪伴型、学习型和认知型,认为《新闻联播》是农民的集体"政治仪式"和个人"政治狂欢"。研究表明,在当代社会转型期,国家意识形态与乡村社会的接合作用于农民身上形成了一种男权、党权和国家的混杂体验,并指出这种混杂体验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根源。
李亚妤
关键词:《新闻联播》农民意识形态
重估电子民主:概念、分歧与研究进路被引量:1
2016年
当代新媒体技术对人类社会形态、行为方式及思维理念的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理论界有关新媒体技术与民主之关联问题的讨论仍纷纭庞杂,缺乏系统性的思考与关键的理论创见。相较于其他近似概念,电子民主更具包容性和指向性地显现新技术环境下参与式民主的媒介化本质。电子民主的研究路径主要在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和公共领域理论视角下展开,这两种路径同时存在决定论和选择论的分歧。基于系统性对话,本文尝试弥补这一分歧,提出了"弱关系社会"和"公共知识"概念:前者阐释了新媒体技术所塑造的新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民主动力问题;后者阐释新媒体技术所催生的新公共商谈图景,及其所昭示的民主价值。以此观照电子民主的实践问题,其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变得更为复杂。
李亚妤杜骏飞
关键词:电子民主社会资本公共领域分歧
第三级文本:有限抵抗与认知区隔——基于《风声》影评博客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在大众文化研究中,第三级文本研究是一种可将文本、文化产品和接收分析统合起来的多维研究。不同于读者来信、口头闲聊等第三级文本,新媒体时代的第三级文本——影评博客的书写形态极为混杂。通过研究电影《风声》的影评博客,可以发现这种第三级文本虽然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但仍是一种被限定的主体性建构,网络的技术特征并没有为受众主体性的提升产生明显效用。同时,影评博客所建构的主体具有一种文化抵抗的"不自足"性质。进一步看,影评博客也展现了公众对意识形态霸权的识别具有认知区隔的特点。
李亚妤
关键词:文化抵抗
互联网使用、网络社会交往与网络政治参与——以沿海发达城市网民为例被引量:57
2011年
互联网在中国的政治影响力正日益提升,本文从政治参与的角度切入,通过分析沿海发达城市网民的调查数据,描绘了沿海发达城市网民的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并探寻了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两个主要因素:工具层面/心理层面的互联网使用和网络社会交往。研究结果表明:一,网民们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比较低;二,上网时间、网络政治信息接触、社会网络规模、网络社区归属感、开放的人际讨论模式均对网络政治参与有着积极影响。这说明公民的政治冷漠在网络中也得到了体现,但随着公众对互联网应用和互联网社会交往的熟稔和认同,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重要性将凸显。
李亚妤
关键词:互联网使用网络政治参与政治冷漠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及其社会效应被引量:2
2010年
作为群体性事件的类型之一,网络群体性事件遵循普遍性的形成机制,网络作为重要变量在机制的各个环节发挥新的作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体现出"网络最优选择策略"。通过对参与主体的类型学研究,表明网络群体性事件有两种社会效应:失范倾向与公共性实践。
李亚妤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失范
“恨”在公共空间——网络社会抗争中的情感研究
2015年
怨恨,是一种基于社会不平等而产生的比较性生存体验,它体现出社会生存的无能感,并产生极具想象力的报复冲动。通过生存比较,怨恨者在自身与其怨恨对象之间划出身份界线。在现代性的语境中,“恨”在公共空间的身份想象区隔的是作为社会一方的“我们”,和作为国家一方的“他者”。怨恨的报复想象表现为:其一,以平等为诉求拉平怨恨主体和怨恨对象的社会地位,倡导“我们”与“他者”之间的阶层平等。其二,对“他者”进行污名化和贴标签,从道德和政治层面提升“我们”的合法性。通过对杭州飙车案的个案分析,可以发现在网络社会抗争中,怨恨感乃是形成抗争共识,进而将众多“网络隐士”动员为“网络侠客”的重要情感机制,这一机制会主导网络集群事件的发展过程。由于怨恨感的动员,网民群体卷入到公共的社会和法律事务之中,作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与国家发生互动,对社会公共事务产生影响。
李亚妤
关键词:怨恨社会抗争公共领域
重估电子民主:概念、分歧与研究进路被引量:3
2016年
当代新媒体技术对人类社会形态、行为方式及思维理念的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理论界有关新媒体技术与民主之关联问题的讨论仍纷纭庞杂,缺乏系统性的思考与关键的理论创见。相较于其他近似概念,"电子民主"更具包容性和指向性地显现新技术环境下参与式民主的媒介化本质。电子民主的研究路径主要在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和公共领域理论视角下展开,这两种路径同时存在决定论和选择论的分歧。基于系统性对话,本文尝试弥补这一分歧,提出了"弱关系社会"和"公共知识"概念:前者阐释了新媒体技术所塑造的新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民主动力问题;后者阐释新媒体技术所催生的新公共商谈图景,及其所昭示的民主价值。以此观照电子民主的实践问题,其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变得更为复杂。
李亚妤杜骏飞
关键词:电子民主社会资本公共领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