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辉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盲识别
  • 3篇长码
  • 2篇到达率
  • 2篇对数似然比
  • 2篇信道
  • 2篇性能分析
  • 2篇运算复杂度
  • 2篇软件测试
  • 2篇似然
  • 2篇校验矩阵
  • 2篇码长
  • 2篇分布式
  • 2篇分布式协调功...
  • 2篇复杂度
  • 2篇XML
  • 2篇XML描述
  • 1篇信道编码
  • 1篇软件接口
  • 1篇衰落信道
  • 1篇吞吐

机构

  • 8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联想研究院

作者

  • 8篇李亚辉
  • 3篇杨卫东
  • 3篇马建峰
  • 2篇阔永红
  • 2篇王平
  • 2篇陈健
  • 2篇杨龙
  • 1篇吴宇红
  • 1篇陈琳

传媒

  • 1篇微机发展
  • 1篇软件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LDPC长码的编码参数盲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DPC长码的编码参数盲识别方法,包括:设需要搜索的码长和码率范围及当前码长n_test及码率r_test;截获码长范围中最大码长N倍的LDPC码编码数据流;利用当前码长n_test及码率r_test,构...
陈健李亚辉阔永红杨龙王平
文献传递
基于分组到达率的802.11 DCF性能分析
EE 802.11标准中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提供了基于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存取(CSMLA/CA)方法的点协调功能(PCF)和分布式协调功能(DCF)两种机制。802.11 DCF采用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
杨卫东马建峰李亚辉
关键词:性能分析
LDPC长码编码识别技术研究
在非合作条件下,尤其是通信对抗领域,需要对接收到的数据的编码类型及参数进行分析以便得到信息及时作出反应,而信道编码识别技术就是在未知或已知部分先验知识的前提下,从接收数据中识别出信道编码参数,这就使得对该技术的研究具有了...
李亚辉
关键词:信道编码
基于XML描述的软件接口测试研究
现代软件工程中大量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下层为上层提供应用编程接口.在分层的软件体系中,层与层之间的接口与其实现相分离,作为接口开发者与接口使用者之间的合约.在实践中,分层软件的问题经常是由于不同层之间的语义不一致造成的,...
李亚辉
关键词:接口测试XML软件测试API
文献传递
基于XML描述的类测试框架被引量:6
2005年
类是面向对象软件的基本构成单元,要提高面向对象软件的可靠性,必须对类进行深入、全面的测试。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类测试框架,用XML脚本来描述和组织测试用例,用测试驱动程序来读取测试用例,驱动被测程序运行,并自动比较测试结果。采用本框架,能够自动、高效地对类进行测试,同时能够使测试数据与测试驱动程序相分离,有利于测试数据的维护与重用,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李亚辉吴宇红陈琳
关键词:软件测试XML
一种LDPC长码的编码参数盲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DPC长码的编码参数盲识别方法,包括:设需要搜索的码长和码率范围及当前码长n_test及码率r_test;截获码长范围中最大码长N倍的LDPC码编码数据流;利用当前码长n_test及码率r_test,构...
陈健李亚辉阔永红杨龙王平
基于分组到达率的802.11DCF性能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针对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基础结构模式中的IEEE 802.11 DCF(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到达率的性能分析模型.模型不仅考虑了终端数量、传输负载、二进制指数回退机制等因素,而且分析了MAC(mediunl access control)层有限队列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在每个终端被模型化为M/M/1/K队列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虚拟时隙在时间上离散化终端MAC层队列状态,并采用离散时间的三维马尔可夫链对系统性能建模.基于该模型得到了归一化吞吐量、分组时延和丢包率.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变化的分组到达率情形下DCF机制的性能.
杨卫东马建峰李亚辉
关键词:分布式协调功能性能分析
衰落信道中802.11 DCF的非饱和吞吐量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时间离散的三维马尔可夫链,建立了衰落信道中IEEE 802.11 DCF(分布式协调功能)在非饱和状态下的吞吐量性能模型,分析了位错误率、传输负载和分组长度对系统吞吐量的影响。基于该模型,推导了根据信道质量,计算分组长度最优值的简单公式。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802.11 DCF在衰落信道下的非饱和吞吐量,采用最优分组长度可以提高系统吞吐量。
杨卫东李亚辉马建峰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结构衰落信道分布式协调功能吞吐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