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鳞癌根治性放化疗失败的挽救性手术治疗
- 2011年
-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根治性放化疗失败后挽救性手术的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因根治性放化疗失败而接受挽救性手术的食管鳞癌患者的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35例完成食管癌切除术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4%、25.7%和12.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围术期病死率为2.9%。单因素分析:R0切除(P=0.002)、肿瘤高分化(P=0.034)和较早病理分期(P=0.048)与较好预后明显相关;多因素分析:R0切除是独立预后因素(OR=1.668,P=0.011)。结论选择性对根治性放化疗失败的食管鳞癌患者行挽救性手术,可有效延长生存期;创伤较小的手术方式,有助于减少围术期并发症及病死率;肿瘤R0切除是独立预后因素。
- 王耿杨捷生陈于平杨卫平翁鸿锐李华刘迪填
- 关键词:食管鳞癌放化疗挽救性手术
- 贲门腺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ELPS免疫组化法,检测86例贲门腺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情况,并另取20例同批患者距癌组织旁2 cm处的组织和正常切缘组织作为对照。分析VEGF-C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贲门腺癌组织中VEGF-C表达率达75.58%,而在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25%和10%。VEGF-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大体分型、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贲门腺癌中VEGF-C呈高表达,其在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 李华陈于平杨捷生杨卫平刘迪填
- 关键词:贲门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免疫组织化学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特征
- 胸段食管鳞癌左右胸入路手术方式的近期效果比较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比较左右胸入路胸段食管鳞癌二野淋巴结清扫的近期效果.方法 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28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左胸组(136例)和右胸组(152例).对2组的淋巴结清扫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右胸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53±38) min,明显长于左胸组(183±2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胸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右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1/136)比5.3%(8/152),P<0.05].术后病理发现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左胸组45.6%(62/136),右胸组51.3%(78/15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左胸组明显低于右胸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2%(41/136)比43.4%(66/152),P=0.016],但腹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6%(43/136)比27.6%(42/152),P>0.05].结论 右胸入路较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
- 刘迪填陈少斌李华翁鸿锐杨捷生杨卫平王耿黄楚坚陈卓宏陈于平
- 关键词:食管鳞癌外科手术淋巴结清扫并发症
- 非开胸全咽喉食管切除术治疗颈段食管癌10例
- 2009年
- 目的:探讨切除颈段食管癌、胃上提重建消化道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1年3月至2004年8月,对10例颈段食管癌患者实施全咽喉食管切除,非开胸食管拔脱,经食管床胃上提,行胃咽吻合重建消化道,术后辅助放疗。结果:病理诊断均为鳞癌;无手术死亡;咽瘘1例。3例患者已分别生存7年6个月、7年、4年1个月,均为手术+放疗的病例。结论:全咽喉食管切除、非开胸食管拔脱并胃上提胃咽吻合术,是治疗晚期颈段食管癌的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结合放射治疗非常重要。
- 杨熙鸿陈于平林建英郭海鹏李华
- 关键词:颈段食管癌
- 贲门腺癌切除术后患者丙谷胺辅助治疗的远期疗效被引量:1
- 2005年
- 贲门腺癌首选手术治疗,但远期疗效不佳.为提高切除术后患者的远期生存率,1990年起,我们对贲门癌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前瞻性应用丙谷胺辅助治疗,观察其远期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陈于平杨捷生杨卫平刘迪填李华翁鸿锐
- 关键词:术后患者贲门腺癌丙谷胺远期疗效远期生存率
- 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18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 62 5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共发生心律失常 187例。 <60岁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 2 4.6% ,≥ 60岁者为 3 6.6% ;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 87.2 % ;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 3 7.7% ,贲门癌为 2 2 .1% ;颈部吻合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 3 3 .0 % ,弓下吻合者为 2 2 .3 % ;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年龄、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吻合部位与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充分的术前准备 ,加强术后监护 。
- 李华杨捷生陈于平陈玉泉杨卫平
-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
- 卢戈氏液染色在食管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探讨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卢戈氏液染色法在食管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90例手术切除的新鲜食管癌组标本应用卢戈氏液进行染色 ,并对原发肿瘤及淡染区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食管黏膜单纯性增生 11处 ,轻中度不典型增生 3 3处 ,重度不典型增生 2 4处 ,早期癌 18处。结论 卢戈氏液染色法操作简便、快捷 ,可结合食管镜检查对早期癌灶进行识别和定位 ;术中对已切除的食管癌标本进行染色观察 ,可协助判断食管切缘是否有癌组织残留 ;
- 李华杨捷生陈于平杨卫平陈玉泉
- 关键词:食管癌卢戈氏液染色病理组织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