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成
- 作品数:13 被引量:12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Ce^(3+)在土壤中的扩散被引量:1
- 2002年
- 通过14 1Ce3 + 同位素示踪法 ,研究了不同温度 ( 1 9℃ ,30℃ ,4 0℃ )和土壤饱和含水量 ( 2 5 % ,37% ,5 0 % )条件下Ce3 + 在四种土壤中的扩散 .通过Fick第二定律推导的扩散系数计算公式 ,求得Ce3 + 在不同条件下不同土壤中的扩散系数 ,结果表明 :Ce3 + 在土壤中的扩散系数因土壤类型、温度、土壤水分含量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 .Ce3 + 在四种土壤中的扩散系数与温度呈正比 ,随温度的升高 ( 1 9℃→ 4 0℃ ) ,扩散系数逐渐增大 ;土壤水分含量在一定数量下 (小于饱和土壤含水量 ) ,扩散系数与土壤水分含量呈明显相关 ;在相同条件下 ,Ce3 + 在四种土壤中扩散系数的大小顺序为 :马肝土 >黄土 >潮土 >黑土 .
- 黄圣彪李德成彭安
- 关键词:CE^3+土壤土壤评价土壤监测
- 外源稀土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的存在形态被引量:6
- 2002年
- 采用根际袋法研究了稀土在春小麦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中存在形态的差别.结果表明,外源稀土进入土壤后,在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中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各形态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残渣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小麦根系活动明显影响根际土壤中的稀土存在形态,根际土壤中的可交换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明显大于非根际土壤中的含量,而碳酸盐结合态有所下降,有机质结合态无明显变化.
- 黄圣彪李德成王子健彭安
- 关键词:根际土壤
- 北京西北郊降尘和降雨中稀土元素的浓度分布和来源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0
- 2001年
- 应用ICP MS测定了从 1998年 10月至 1999年 9月共 12个月的北京西北郊降尘中稀土元素的浓度 ,同时测定了从 1999年 4月至 6月间 8次降雨中的稀土元素的浓度 .对降尘和降雨中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进行了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降尘和降雨中稀土元素的分布与我国土壤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基本一致 。
- 李德成王东红彭安
- 关键词:稀土元素降尘降雨污染源大气监测
- 稀土元素在土壤环境和植物中的分布被引量:20
- 2001年
- 通过模拟块地试验,初步研究了外源稀土元素在土壤环境(径流、土壤水溶液和表层土壤)和小麦中的浓度分布。试验发现,各样品中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均与土壤的相近,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影响其它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土壤环境样品和小麦样品中的稀土元素浓度随稀土施用量的提高而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些样品中的稀土元素的浓度与稀土的施加量存在一定的剂量关系。
- 李德成王东红黄圣彪王晓辉彭安
- 关键词:稀土元素土壤环境小麦土壤监测植物监测
- 外源稀土在土壤中各形态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8
- 2002年
- 在小麦整个生长期内定期测定外源稀土进入土壤后各形态稀土随时间的变化 ,结果为 :外源稀土进入土壤后可交换态稀土含量随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 ,减少的可交换态稀土一部分被小麦吸收 ,一部分被土壤所吸附 ,其中在分蘖期减少得最快 ;根系的分泌活动明显影响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存在形态 ,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稀土含量在拔节期前逐渐增加 ,拔节期后略有下降 ;碳酸盐结合态稀土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但下降幅度较小 ;
- 黄圣彪李德成王东红彭安王德清
- 关键词:稀土
- 连续种植作物后对土壤中各稀土元素消耗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0年
- 研究了在不施稀土的情况下 ,种植作物10年后对不同土层内各稀土元素B1、B 2 态及总量的消耗情况。结果表明 ,连续种植作物后 ,在作物根系密度较大的20~60cm土层内 ,相对于下层的土体 (80~100cm)来讲 ,各稀土元素B1 态的含量均大幅度降低 ;B 2 态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与土壤中活性Fe、Mn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各层次之间稀土总量的差异不大。研究还表明 ,生物有效性较高的B1 态稀土元素的含量仅占稀土总量的1.83 %左右 ,比例很小 ;各稀土元素B 2 态的量是B 1 态的3~5倍。稀土总量变化的结果表明 ,植物地上部带走土壤中的稀土元素是非常有限的。
- 庞欣王东红李德成彭安刘学军张福锁
- 关键词:稀土元素土壤作物
- 农用稀土的土壤环境化学行为研究
- 全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1)农业稀土元素在环境中的分布特征;(2)外源稀土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特性和归缩;(3)铈(Ⅲ)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和解吸动力学研究;(4)用<'141>Ce示踪研究小麦对稀土的吸收速率和积累规律...
- 李德成
- 关键词:稀土元素环境化学行为
- 文献传递
- 用^(141)Ce示踪研究小麦对稀土的吸收速率和积累规律被引量:1
- 2001年
- 应用14 1Ce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冬小麦对稀土元素的吸收和分配规律及铈在水 植物界面间的传输速率 .结果表明 ,在实验期内 ,冬小麦幼苗中铈的浓度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随培养液中铈浓度的提高而增加 ;铈在冬小麦各器官中的浓度 ,根部的远大于在茎叶中的 ;吸收速率是较高浓度处理的要高于较低浓度处理的 ,并且在不同培养期中的吸收速率是不相同的 .对冬小麦的吸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拟合 ,给出了定量描述公式 .
- 李德成黄圣彪彭安
- 关键词:小麦稀土元素吸附速率
- 铈(Ⅲ)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解吸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8
- 2000年
- 应用放射性核素1 4 1 Ce ,采用一次平衡法 (batch)研究铈 (Ⅲ )在四种典型土壤 (红壤 ,潮土 ,黄土和黑土 )上的吸附和解吸的动力学 ,发现低量的Ce(Ⅲ )在四种土壤被吸附的很快 ,在 0 5min内接近完全吸附 ;在四种土壤上的解吸过程大约在 1—30min内接近完成 ;不同土壤达到解吸平衡所需的时间及同一时间的解吸量亦不相同 ,Ce(Ⅲ )在四种土壤上解吸的最优模型是 :潮土和黑土是Elovich方程 (S =A +Blnt) ;红壤和黄土的最优模型是抛物线扩散方程 (S/Smax=A +Bt.Ce(Ⅲ )在四种土壤上解吸是扩散控制的过程 .
- 李德成黄圣彪王文华彭安
- 关键词:解吸动力学铈土壤评价
- 磷酸盐对土壤中外源钕交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01年
- 用放射性同位素14 7Nd示踪法 ,以pH8 2的NaAc为土壤中交换态Nd的提取剂 ,研究了磷酸盐对土壤中外源Nd的交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无论磷酸盐存在与否 ,加入土壤中的Nd 99 5%以上均被吸附 .磷酸盐对稀土离子具有较强的沉淀作用 ,能够降低土壤中交换态Nd的含量 ,在实验中发现 ,KH2 PO4 在 0 3g·kg-1~ 1 5g·kg-1范围内土壤中交换态Nd含量无明显变化 .另外实验表明磷酸盐还具有降低小麦对Nd吸收的作用 ,分析得出土壤中交换态Nd浓度与小麦幼苗中Nd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 .
- 徐仲均李德成杨剑虹彭安
- 关键词:磷酸盐交换态生物有效性土壤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