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招金

作品数:18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小儿
  • 5篇特发性
  • 5篇紫癜
  • 5篇儿童
  • 4篇急性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血小板
  • 3篇血小板减少
  • 3篇血小板减少性...
  • 3篇特发性血小板...
  • 3篇特发性血小板...
  • 3篇贫血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再生障碍性贫...
  • 2篇障碍性贫血
  • 2篇特发性肺含铁...
  • 2篇小儿过敏
  • 2篇小儿过敏性紫...

机构

  • 18篇江西省儿童医...

作者

  • 18篇李招金
  • 8篇严健
  • 7篇李瑶芳
  • 4篇王徽信
  • 4篇曾毓华
  • 3篇罗桂英
  • 2篇李洪凌
  • 2篇梁昌达
  • 1篇周红平
  • 1篇王微信
  • 1篇李宗浩
  • 1篇毛江洪
  • 1篇饶兆英

传媒

  • 4篇中国小儿血液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一届全国变...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综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被引量:3
1994年
报道114例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及疗效。114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74例用中西药治疗;B组40例单用西药治疗。两组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两组患儿均接受同样心理治疗。结果:A组全组及其中CAA型、SAA型的有效率分别为75.00%、86.67%、52.17%,均高于B组(P<0.05),说明中西医综合治疗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王徽信李洪凌李瑶芳曾毓华李招金
关键词:贫血中西医结合
小儿蚕豆病1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小儿蚕豆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 1 1 6例蚕豆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1 6例患儿中 ,以男性发病为主 ,男性占总数的 93.1 0 % (1 0 8/1 1 6 ) ;发病年龄以 2至 4岁为主 ,占总数的 76 .72 %(89/1 1 6 ) ;1 0 2例 (占 87.93% )溶血停止时间为 2~ 4d ;1 1 6例中无 1例死亡 ;随访 75例 ,无 1例复发。结论 :小儿蚕豆病是以急性溶血为主要表现 。
梁昌达曾毓华李招金
关键词:蚕豆病病例报告
小儿骨髓穿刺术的改进
1999年
李招金严健李瑶芳
关键词:骨髓穿刺术注射针头普鲁卡因
小儿过敏性紫癜275例临床分析与治疗探讨
本文报告我院自1997年元月至2000年11月共收治275例住院的过敏性紫癜,并进行临床分析及治疗探讨.275例中男,164例,女111例,男女之比为1:0.7.年龄最小为2岁6个月,初发249例,再发26例,以冬春季发...
李招金严健李瑶芳
文献传递
小儿白血病86例临床及胸部X线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李招金王微信
关键词:儿童白血病FAB分型胸部X线检查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gH及TCR γ基因重排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应用PCR对33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进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及T细胞受体γ(TCRγ)基因重排研究,以探讨该2种重排在小儿ALL的发生规律及与免疫分型的关系。结果显示:IgH阳性19例(57.6%),TCRγ阳性10例(30.3%)。有7例IgH及TCRγ均呈阳性,其中5例来自B系或T系分化早期的淋巴细胞白血病,提示在儿童初发淋巴细胞白血病中,IgH基因重排的发生率明显高于TCRγ基因重排,且在免疫表型为分化早期的T或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并存上述2种基因重排的可能性很大。
周红平饶兆英曾毓华李招金
关键词:T细胞受体Γ白血病基因重排IGH
骨髓粒、单系祖细胞培养在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应用
1991年
本文报导85例小儿再障通过GM-CFU培养结果可分为干细胞缺陷型63例,细胞免疫抑制型13例,体液免疫抑制型3例,造血微环境缺陷型5例,细胞免疫抑制合并体液免疫抑制型1例。结合各型之临床症状分析,发现细胞免疫抑制型者幼年组多见,症状严重,呈SAA型者较多。用相同方法治疗,细胞免疫抑制型组与干细胞型组比较,前者有效率较低而病死率却高,说明用强的松作为免疫调整药之效果不理想。
王徽信李洪凌曾毓华罗桂英李招金
关键词:再生障碍贫血细胞培养
小儿过敏性紫癜275例临床分析与治疗探讨被引量:2
2001年
李招金严健李瑶芳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小儿出血性疾病病例分析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定量比值法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了解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定馘比值法临床应用的意义。 方法 采用四氮唑蓝定量显色,检测红细胞G6PD、6PGD活性,求其比值,取代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检测G6PD缺乏患儿的酶活性。 结果 3年来.检出G6PD缺乏者80例,其中,蚕豆病17例、新生儿G6PD缺乏11例、药物性溶血3例、地贫复合G6PD缺乏7例、慢性溶贫42例。并对其中18例患者做了家系调查,13例男性患者中检出母亲杂合子9例,父亲半合子2例(包括父母C-6-PD活性均下降),5例女性患者中检出母亲杂合子2例,父亲半合子1例.父母酶活性正常6例。 结论G6PD/6PGD定量比值法,检测酶活性的准确率高、快速、简便,有利于临界上对G6PD缺乏的明确诊断。
罗桂英李招金毛江洪
关键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
新生儿红细胞G6PD缺乏症13例
1993年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是红细胞内糖代谢中戌糖旁路所需酶之一,红细胞G6PD缺乏,在新生儿期可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甚至引起核黄疸。1991年4~6月以黄疸收入我院新生儿室的27例患儿中有13例诊断为G6PD缺乏症,发生率为48%,根据MHb还原率检测,均低于75%以下,其中8例属中间值(74~31%),5例属显著缺乏(<30%),追踪7例患儿父母的MHb还原率的测定,结果3例父母亲MHb还原率正常,其中1例患儿MHb还原率属显著缺乏力1.3%。另1例男性患儿MHb还原率为20.8%,其父MHb还原率属中间值,而母亲正常。仅3例符合遗传规律,说明少数G6PD缺乏者为不完全显性性联遗传或无家族史。G6PD缺时乏,Hb易变性,聚集成亨氏小体,进而损害红细胞膜。
李招金
关键词:还原率缺乏症中间值患儿父母磷酸脱氢酶核黄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