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桦
- 作品数:14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癌病人家族性癌史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 1997年
- 陈秉燮刘迪填李桦
- 关键词:食管癌
-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基底细胞样鳞癌(basaloi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BSCC)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恶性肿瘤.好发于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特别是下咽部、喉的声门上区、舌根部,临床上具有进展急骤、预后差等特点。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食管是BSCC的另一好发部位。
- 陈少斌翁鸿锐王耿杨捷生杨卫平李桦刘迪填陈于平
- 关键词:食管肿瘤基底细胞样鳞癌
- 贲门癌手术切缘癌残留原因及预后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贲门癌手术切缘癌残留的原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73例贲门癌手术后切缘癌残留72例临床资料,分析切缘癌残留的影响因素。结果贲门癌不同的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生长方式及手术切除长度的切缘癌残留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切缘癌残留组1,3,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结论贲门癌切缘癌残留明显降低生存率,术前对其进行正确估计、选择最佳手术径路、充分切除癌灶是减少和防止切缘癌残留的关键。
- 翁鸿锐杨捷生杨卫平陈于平李桦刘迪填
- 关键词:胃肿瘤贲门癌切缘癌残留
- 食管癌术后胸胃穿孔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分析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胸胃穿孔的治疗方法,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胸胃穿孔5例,均采用保守治疗(胸腔闭式引流、持续胃肠减压、肠内营养支持等)。结果:本组治愈4例,死亡1例。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一旦并发胸胃穿孔,保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办法。手术操作轻柔、胸胃游离充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 翁鸿锐杨捷生陈于平杨卫平李桦刘迪填
- 关键词:食管肿瘤手术治疗胸胃穿孔
- 老年食管癌伴高血压病患者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00年
- 1996年7月~1998年12月我院为32例60岁以上伴高血压病的食管癌患者施行了手术切除,本文对此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探讨伴高血压病的食管癌老年患者开胸手术治疗的适应证选择及围手术期处理。 1 临床资料 1996-07-1998-12,对152例60岁以上的食管癌患者行癌肿切除,其中术前合并高血压病者共32例(21.1%)。男22例、女10例,年龄60岁~72岁、平均年龄65.2岁,肿瘤位于胸上段4例、胸中段24例、胸下段4例,均行颈部吻合,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区域有淋巴结转移者11例(34.4%),按国际分期Ⅱa期20例、Ⅲ期12例;而术前并无高血压病者120例(78.9%),男85例、女35例,年龄60岁~76岁、平均年龄65.3岁,肿瘤位于胸上段12例、胸中段88例、胸下段20例,行颈部吻合116例、弓上吻合1例、弓下吻合3例,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113例、小细胞未分化癌3例、粘液表皮样腺癌2例、食管平滑肌肉瘤和原位癌各1例,区域有淋巴结转移者52例(43.4%),按国际分期0期1例、Ⅰ期1例、Ⅱa期48例、Ⅱb期8例、Ⅲ期60例、Ⅳ期2例。
- 翁鸿锐杨卫平杨捷生陈于平杨熙鸿李桦
- 关键词:食管肿瘤高血压外科手术
- 高龄食管癌术后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三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翁鸿锐杨捷生杨卫平陈于平李桦刘迪填
- 关键词:心肌梗死手术后并发症
- 食管黏液表皮样癌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总结食管黏液表皮样癌(MEC)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10年6月间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以手术治疗为主的36例食管ME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36例食管MEC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胃镜下所见与食管鳞癌相似,20例患者术前行胃镜检查,其中18例活检病理误诊为食管鳞癌,2例误诊为腺鳞癌。单纯手术治疗26例,手术加放疗10例。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9.0个月,1、2、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0.6%、57.1%、34.4%和25.8%。结论食管MEC罕见,胃镜活检病理易误诊,预后差,手术切除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 陈少斌杨捷生杨卫平翁鸿锐李桦刘迪填陈于平
- 关键词:食管肿瘤黏液表皮样癌外科预后
- 巨大食管恶性淋巴瘤1例被引量:1
- 1997年
- 巨大食管恶性淋巴瘤1例杨卫平,杨捷生,李桦病人男,59岁。吞咽梗阻感伴胸骨后灼痛2个月,可进半流饮食。食管吞钡x线片示贲门处食管管腔稍狭窄、管壁僵硬、粘膜中断,隐约可见软组织影,近端食管管腔稍扩张(图1)。1995年2月手术。术中见食管巨大肿瘤长约2...
- 杨卫平杨捷生李桦
- 关键词:食管肿瘤恶性淋巴瘤外科手术
- 局限期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4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分析局限期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1月至2010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以手术为主治疗的局限期PESC患者42例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PESC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内窥镜下表现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相似。26例患者术前行胃镜活组织检查,5例病理诊断为小细胞癌,21例误诊为鳞状细胞癌。全组患者随访0—123个月,平均随访25.3个月,34例死亡,7例生存,1例失访。中位生存时间13.0个月(95%可信区间6.3~19.7个月)。0.5、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6%、57.5%、30.8%、23.7%、10.5%。结论PESC罕见,胃镜活组织检查病理易误诊,治疗效果差,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模式。
- 陈少斌杨捷生杨卫平翁鸿锐李桦刘迪填陈于平
- 关键词:食管肿瘤预后
- 贲门癌患者外周血Cytokeratin 20 mRNA表达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 2005年
- 背景与目的:探讨贲门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以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技术检测58例贲门癌患者术前外周血角蛋白20(Cytokeratin20,CK2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58例贲门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阳性率为36.2%。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51.5%,无淋巴结转移者1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巢式RT_PCR技术检测贲门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情况,有助于外周血微转移的早期诊断,其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 吴楚成杨捷生陈于平杨卫平许丽艳翁鸿锐刘迪填李桦
- 关键词:贲门癌微转移角蛋白20外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