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正祥

作品数:45 被引量:210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疟疾
  • 9篇虫病
  • 7篇碘盐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5篇碘缺乏
  • 5篇寄生
  • 5篇寄生虫
  • 4篇碘缺乏病
  • 3篇疫情
  • 3篇丝虫
  • 3篇丝虫病
  • 3篇管圆线虫
  • 3篇广州管圆线虫
  • 3篇班氏丝虫
  • 3篇班氏丝虫病
  • 2篇碘盐监测
  • 2篇碘营养
  • 2篇动物
  • 2篇新感染

机构

  • 43篇湖南省疾病预...
  • 4篇中南大学
  • 3篇江苏省血吸虫...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福建省疾病预...
  • 2篇河南省疾病预...
  • 2篇浙江省疾病预...
  • 2篇湘西自治州疾...
  • 2篇郴州市疾病预...
  • 2篇祁阳县疾病预...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山西省疾病预...
  • 1篇辽宁省疾病预...
  • 1篇湘南学院
  • 1篇山东省寄生虫...
  • 1篇长沙市疾病预...
  • 1篇郴州市第一人...

作者

  • 43篇李正祥
  • 19篇唐阳
  • 15篇段绩辉
  • 13篇庄世锋
  • 13篇王郭清
  • 11篇郭先驰
  • 10篇王仁禹
  • 8篇何卓
  • 5篇张湘君
  • 4篇龙晓蕾
  • 4篇陈培厚
  • 3篇吴文韬
  • 2篇颜艳
  • 2篇陈文华
  • 2篇郑军
  • 2篇龙浩宇
  • 2篇张开仁
  • 2篇姚立农
  • 2篇彭进平
  • 1篇张鸿满

传媒

  • 19篇实用预防医学
  • 5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卫生统计
  • 2篇第7届全国碘...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自然医学...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第四届中南地...
  • 1篇中华医学会地...
  • 1篇中华医学会地...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南省2018-2020年孕妇尿碘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2018-2020年湖南省孕妇尿碘状况时空分布特征。方法描述性分析2018-2020年湖南省孕妇尿碘水平,应用ArcGIS 10.8建立空间数据库,利用GeoDa 1.16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10.0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2018-2020年湖南省孕妇尿碘中位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183.2μg/L(2018年)、186.5μg/L(2019年)、205.8μg/L(2020年)。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2018年和2020年湖南省孕妇尿碘有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指数分别为0.096和0.171(P<0.05);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2018-2020年湖南省孕妇尿碘呈现4种空间聚集模式(P<0.05),2018年“低-低”聚集区集中在怀化市及其周围,2020年“低-低”聚集区范围包括常德市、湘西州及长沙市,区域覆盖县(市、区)数呈上升趋势。时空扫描分析结果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共探测出7个聚集区域,其中Ⅰ类、Ⅱ-1、Ⅱ-2、Ⅱ-6类聚集区域为高值聚集区域,而Ⅱ-4、Ⅱ-5类聚集区域为低值聚集区域。结论2018-2020年湖南省孕妇尿碘中位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均位于孕妇碘适宜范围。孕妇尿碘水平的低-低聚集区域可确定为下一步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重点,需要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碘缺乏病防治策略。
周童李蕊石艳李正祥颜艳
关键词:尿碘空间自相关
湖南省2019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2019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掌握干预措施实施效果,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4—5月全省122个县(市、区,简称县)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每个片区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简称乡);每个乡各抽取1所小学校,每所小学抽取8~10岁儿童40名,采集尿样和儿童家中食用盐样,检测尿碘和盐碘含量,采用B超法测量儿童甲状腺容积。每个县在所抽取的5个乡中各随机抽取20名孕妇,采集孕妇随机尿样和家中食用盐,检测尿碘含量和盐碘含量。结果共收集36667份盐样进行定量检测,盐碘均数(26.32±5.69)mg/kg,变异系数21.61%,碘盐覆盖率为99.68%,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24%。共检测儿童尿样24450份,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31.1μg/L,共检测孕妇尿样12204份,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86.5μg/L,共检测8224名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甲状腺肿大率为0.79%。结论监测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处于适宜水平,湖南省处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状态。以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干预措施成效显著,应继续针对重点人群加强健康宣教,号召因地制宜,科学补碘和按需补碘。
唐阳李正祥郭先驰赵林娜高文艳
关键词:碘缺乏病尿碘盐碘甲状腺孕妇儿童
湖南省居民户食盐碘含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湖南省居民户盐碘含量的变化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每年以县为单位按照《全国碘盐监测方案》来抽样,按照地域因素分层,采用横断面分析和队列研究方法,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结果湖南省居民户食盐碘含量呈历年降低趋势。邻省交界县(市、区)特别是环洞庭湖区县(市、区)食盐碘含量低于其他内陆县(市、区)。结论碘盐生产企业的加碘浓度下降是造成居民户盐碘含量下降的直接原因,邻省交界地区特别是环洞庭湖区存在非碘盐冲击市场的现象。
唐阳王仁禹郭先驰李正祥
关键词:碘盐影响因素
湖南省消除疟疾历程及策略评价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分析湖南省疟疾流行规律与防治历程,总结评估消除疟疾策略及措施。方法 对湖南省历年疟疾防治疫情数据报表、文件、工作计划、防治策略与措施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总结,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的要求,从保障措施、技术措施、防控效果3个方面对消除疟疾工作进行评估。结果 湖南省曾发生过3次疟疾大流行,1954—1956年、1962—1965年和1971—1973年,发病率分别为87.45/万~156.04/万、39/万~58.98/万和44.46/万~69.51/万,通过及时调整防治策略和措施,大多数地区疟疾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在启动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以来,通过不断地落实各项疟疾防治策略和措施,疟疾发病率持续稳定在1/10万以下。2010年湖南省报告最后一例本地感染病例后,已连续多年未报告本地感染病例。至2016年,全省122个县(市、区)和14个市(州)均通过了消除疟疾的县级考核和市级评估,2020年通过国家评估达到消除疟疾的标准。结论 湖南省经过多年疟疾防治,保持连续11年无本地疟疾病例,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巩固工作重点是加强输入性病例监测,降低本地再传播风险。
庄世锋李正祥彭进平王郭清赵琳娜何卓龙晓蕾吴文韬
关键词:疟疾
2015年湖南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调查被引量:36
2017年
目的了解湖南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选取湖南省12个市州48个县(市、区)的148个调查点开展土源性线虫病(包括蛔虫病、鞭虫病、钩虫病、蛲虫病)、带绦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和肠道原虫病的调查。每个调查点调查250人,共调查37 640人次。采集受检人粪便,应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肠道蠕虫;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定钩虫虫种,碘液涂片法和生理盐水涂片法查肠道原虫包囊或滋养体,透明胶纸肛拭法查蛲虫卵和带绦虫卵。结果全省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4.57%,共检出肠道寄生虫13种,包括线虫4种,吸虫4种,绦虫1种,原虫4种。其中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华支睾吸虫、人芽囊虫感染率分别为1.32%、2.18%、0.13%、0.07%、0.01%、1.50%。土源性线虫占肠道寄生虫感染人数的80.35%。湘西自治州的寄生虫总感染率以及钩虫、人芽囊虫感染率在12个市州中最高,分别为26.53%、9.55%、17.38%;蛔虫、鞭虫、蛲虫感染率最高的地区分别是岳阳市(4.49%)、株洲市(0.55%)、永州市(0.28%)。女性寄生虫总感染率以及蛔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为5.14%、1.55%、2.57%),高于男性(3.98%、1.08%、1.79%),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寄生虫总感染率以及蛔虫、钩虫、人芽囊虫、蛲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4者在60~岁年龄组最高(分别为6.94%、1.68%、3.84%、2.24%);蛲虫感染率在0~岁年龄组最高(0.46%)。不同职业组寄生虫总感染率以及蛔虫、钩虫、鞭虫、蛲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4者在农民组最高(分别为5.79%、1.63%、3.01%、0.15%);蛲虫感染率在学龄前儿童组最高(0.64%)。不同文化程度组寄生虫总感染率以及钩虫、蛲虫、人芽囊虫、蛔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4者在文盲组最高(分�
何卓唐阳李正祥庄世锋王郭清
关键词:寄生虫病流行病学
湖南省10县(市)土源性寄生虫感染调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了解湖南省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现况。方法应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肠道蠕虫卵、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钩虫虫种、透明胶纸肛拭法查蛲虫卵和带绦虫卵。结果湖南省土源性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6.36%,其中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30.81%、4.82%和4.65%。钩蚴培养结果表明:湖南省是以美洲钩虫为主的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混合流行区。结论湖南省人群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仍然是土源性寄生虫的严重流行区,防治工作任重道远。防治工作的重点地区为农村,重点人群为中小学生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
李正祥张湘君段绩辉唐阳庄世锋
湖南省广州管圆线虫病自然疫源地调查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了解湖南省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及广州管圆线虫病自然疫源地的分布情况。方法分别在野外、螺类养殖场、餐饮场所、自由市场等4类场所进行福寿螺、褐云玛瑙螺、蛞蝓等中间宿主的分布调查,应用"肺检查法"结合"组织匀浆法"进行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调查。结果福寿螺在湘中以南广大地区分布广泛,局部地区存在广州管圆线虫病自然疫源地。结论湖南省局部地区是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自然疫源地,广州管圆线虫病对该省居民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李正祥段绩辉王郭清唐阳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
湖南省新宁县2006--2011年土源性线虫感染调查分析
2012年
目的了解湖南省新宁县土源性线虫病流行规律,为湖南地区的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2011年,每年9—11月在新宁县高桥栗叶村进行调查,应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土源性线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查儿童蛲虫卵;土壤监测采用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法,分别对虫卵进行检测与计算,调查污染情况。结果2006--2010年共监测5021人,蛔虫的感染率由2006年的6.78%降至2010年的0.70%;钩虫的感染率由2006年的2.29%降至2010年的0.30%;鞭虫的感染率在2006、2008、2009年均为0;蛲虫的感染率2006、2007年为0.70%、0.60%,2008、2009、2010年均为0。结论新宁县2006--2011年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
李正祥陈培厚龙晓蕾段绩辉王郭清
关键词:线虫感染土源性线虫流行病学感染率
我国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分布首次调查被引量:47
2009年
目的调查我国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的分布。方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借用主要中间宿主螺类有效累积温度模型参数,预测和绘制我国主要中间宿主螺类及广州管圆线虫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地图。根据绘制的预测地图,以区域抽样法,按栅格总数5%比例进行随机抽样。随机抽取55个调查点于2006年9~10月开展主要中间宿主分布及感染率调查。结果我国大陆潜在分布小管福寿螺的有19个省(市、区),其中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8个省(区)已证实有小管福寿螺自然分布。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广东、广西和海南等7个省(区)有广州管圆线虫自然感染,其中,福建建瓯、江西兴国、浙江瑞安、湖南汝城、广东化州、广西上思和海南五指山等地的小管福寿螺自然感染率较高,分别为36.6%、19.9%、16.0%、5.0%、6.3%、39.1%和25.0%。结论证实小管福寿螺自然感染有广州管圆线虫的7个省(区)均存在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
张仪吕山杨坤刘和香胡铃李莉莎邓卓晖张鸿满胡锡敏姚立农曾小军李正祥陈朝王立英周晓农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地理信息系统
丝虫病传播阻断后残存传染源的微丝蚴密度消长及传播作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传播阻断后班氏丝虫病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微丝蚴密度消长、持续时间及人群新感染情况。方法选择湖南省吉首市儿科坨寨作为观察点,进行22年纵向观察(1984-2005年),应用常规厚血膜法定期进行全民血检,观察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微丝蚴密度消长和自然转阴情况,以及新感染情况。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丝虫特异IgG4试剂盒检测人群丝虫抗体水平。在传播季节解剖致倦库蚊观察幼丝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度。以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方法观察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基本消除丝虫病后的19年间,10次全民血检共检出微丝蚴血症者4例,其中原微丝蚴血症者3例,新感染者1例。4例微丝蚴血症者中,1例7年内自然转阴,1例第9年转阴后第12年又查到微丝蚴,至第13年自然转阴,另1例第14年转阴后第19、20年又分别查到微丝蚴,至第21年经乙胺嗪治疗后转阴;新感染者微丝蚴血症持续5年,经乙胺嗪治疗后转阴。血清学(IFA、IgG4)检测未发现新的抗体阳性者。致倦库蚊幼丝虫自然感染率及感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丝虫病传播阻断后,个别残存传染源的微丝蚴血症可持续20年以上。
段绩辉罗亨桥张开仁张明曾祥卫李正祥彭欣荣向远银孙德建伍卫平
关键词:班氏丝虫病微丝蚴血症新感染传播阻断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