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秀丽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儿童
  • 1篇心理攻击
  • 1篇信息条件
  • 1篇性别刻板印象
  • 1篇学前儿童
  • 1篇社交焦虑
  • 1篇特质
  • 1篇特质推理
  • 1篇内隐
  • 1篇内隐性别刻板...
  • 1篇内化
  • 1篇内化问题
  • 1篇教养方式
  • 1篇父母
  • 1篇父母教养方式
  • 1篇城乡
  • 1篇初中生

机构

  • 4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王美芳
  • 4篇李秀丽
  • 2篇杨峰
  • 1篇刘莉
  • 1篇夏晶
  • 1篇姜新华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山东省团校学...
  • 1篇中国心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父母教养压力、心理攻击与学前儿童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
刘莉王美芳夏晶李秀丽李倩倩
关键词:心理攻击内化问题
不同特质信息条件下儿童特质推理的比较
2014年
采用个别访谈法考察5岁组、7岁组和9岁组儿童在三种特质信息条件(仅特质范畴信息、仅特质特性信息、特质范畴/特性信息)下的特质推理及推理依据情况。结果发现:①从总体上看,儿童对积极特质的推理成绩要高于对消极特质的推理成绩。②在特质特性条件与特质范畴/特性信息条件(既提供特质范畴信息又提供特质特性信息)下,三个年龄组儿童的特质推理成绩均无显著差异,而在特质范畴信息条件下,9岁组儿童的特质推理成绩显著高于5岁组儿童。③在特质范畴信息或者特质特性信息条件下,三个年龄组儿童均主要依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在特质范畴/特质特性信息条件下,5岁组和7岁组儿童依据特质范畴信息或特质特性信息进行推理的人次基本相当,9岁组儿童更多地依据特质范畴信息进行特质推理。
杨峰李秀丽王美芳
关键词:儿童特质推理
父母教养方式与城乡初中生社交焦虑的关系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城乡初中生社交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修订版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儿童社交焦虑问卷对城市和农村初中87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农村初中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城市初中生,女初中生的社交焦虑水平边缘显著高于男初中生;2城市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程度显著高于农村父亲,父亲对男孩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程度显著高于女孩;3城市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与保护和拒绝否认程度显著高于农村母亲,母亲对男孩的过分干涉与保护、拒绝否认程度显著高于女孩;4在控制初中生性别的影响后,只有父亲的过度保护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城市和农村初中生的社交焦虑。结论:父亲的过度保护对城市和农村初中生的社交焦虑存在显著影响。
李秀丽王美芳
关键词:初中生社交焦虑父母教养方式城乡
8-13岁儿童关于能力与热情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考察8-13岁儿童关于能力与热情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的发展。方法:以235名8-13岁儿童为被试,采用反应/不反应联想测验(Go/no-go Association Test,GNAT)考察其关于能力与热情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结果:(1)从总体上来说,8-13岁的儿童持有男生低热情,女生高能力高热情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2)8-9岁组和10-11岁组男生仅认为男生高能力,12-13岁组男生认为男生高能力女生低能力。但男生不存在关于热情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3)8-9岁组和10-11岁组女生表现出男生低能力低热情、女生高热情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而12-13岁组女生表现出男生低能力低热情、女生高能力高热情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结论:8-13岁儿童关于能力与热情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与成人不一致,且男生和女生在8-13岁期间持有的关于能力与热情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的发展趋势不尽相同。
姜新华杨峰李秀丽王美芳
关键词:内隐性别刻板印象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