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秀娟

作品数:10 被引量:143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红细胞
  • 4篇湿热
  • 4篇脾胃
  • 4篇脾胃湿热
  • 4篇中医
  • 3篇证型
  • 3篇湿热证
  • 3篇脾胃湿热证
  • 3篇热证
  • 3篇中医证
  • 3篇中医证型
  • 3篇胃炎
  • 3篇细胞
  • 3篇细胞膜
  • 3篇慢性
  • 3篇红细胞膜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机构

  • 7篇福建省中医药...
  • 5篇福建省第二人...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作者

  • 10篇李秀娟
  • 7篇祁建生
  • 7篇杨春波
  • 4篇汪碧萍
  • 3篇傅肖岩
  • 3篇柯晓
  • 3篇唐福康
  • 2篇张恩平
  • 2篇胡光宏
  • 2篇吴作干
  • 1篇陈婉竺
  • 1篇杨永昇
  • 1篇李秀娟

传媒

  • 2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3篇2002
  • 2篇2001
  • 5篇199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胃炎脾胃虚实证红细胞游离Ca^(2+)及膜Ca^(2+)-Mg^(2+)-AT Pase研究被引量:17
1999年
目的:从细胞和细胞膜酶分子水平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脾胃虚实证病理生理特征。方法:测定102 例慢性胃炎患者和30 例正常人红细胞[Ca2+ ]i、ATP含量、膜Ca2+ -Mg2+ -ATPase活性和24 h 尿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结果:湿热证细胞内外Ca2+ 转换率加快,膜Ca2+ -Mg2+ -ATPase活性和细胞内ATP合成量呈代偿性亢进;脾胃气虚Ca2+ 转换率有所下降,膜Ca2+ -Mg2+ -ATPase活性明显低于湿热,组织细胞代谢的代偿功能有所降低;脾肾气虚组织细胞代谢功能已完全失代偿,Ca2+ 在细胞内有明显滞留现象。结论:上述变化与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密切关系。
祁建生李秀娟杨春波唐福康
关键词:胃炎红细胞ATP酶胃虚
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6
1999年
为探讨脾胃湿热证的临床意义和现代含义,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和病理学、细菌学、免疫学和生物化学等多指标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400例湿热证中,属炎症性病的43种,占西医病的59.7% 。在慢性胃炎的研究中发现,湿热证组的活动性炎症和HP的感染程度均显著高于脾虚证组,湿热证组的OKT3、OKT4、OKT4/OKT8、LCT、IgG、C3、CIC、Na+ K+ -ATPase活性、ATP含量、尿17-OHCS含量均显著高于脾虚证组。说明脾胃湿热证在临床具有广泛意义,是急性、亚急性炎症的临床重要表现。“湿热”既是HP感染的外在因素,又是它赖于生长、繁殖的内在环境。
杨春波柯晓李秀娟傅肖岩祁建生杨永昇
关键词:脾胃湿热炎症免疫功能红细胞螺杆菌感染
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红细胞Ins-RTPK活性变化机理探讨被引量:28
2002年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病人不同中医证型红细胞 Ins- RTPK活性变化。方法 :对 2型糖尿病 1 0 8例分别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另设正常对照 3 0例 ,分别测定红细胞 Ins- RTPK活性及 2 4 h尿1 7- OHCS排出量。结果 :中医各证型红细胞 Ins- RTPK活性下降 ,其变化规律呈气滞血瘀型≌阴虚热盛型 >气阴两虚型 >阴阳两虚型 ;各证型 2 4 h尿 1 7- OHCS也有一定改变。结论 :不同中医证型的实验室变化说明 2型糖尿病病理机制与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改变有关。
祁建生张恩平李秀娟汪碧萍吴作干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受体中医证红细胞
Ⅱ型糖尿病各中医证型红细胞125Ⅰ-胰岛素特异性结合率变化实验研究
用红细胞Ⅰ-胰岛素特异性结合试验诊断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及其他疾病红细胞平均年龄(meanage)状态,国内外已有所报道。本文拟应用上述这一特异性指标及血浆胰岛素浓度,24h 尿17-OHCS 排出量探讨Ⅱ型糖...
祁建生张恩平李秀娟汪碧萍吴作干
文献传递
红细胞膜Ca^(2+)-Mg^(2+)-ATP_(ase)活性与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关系被引量:16
1999年
从细胞和细胞膜酶分子水平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病理生理特点,测定了30例正常人和102例慢性胃炎病人基础和胰岛素刺激后红细胞膜Ca2+-Mg2+-ATPase活性,红细胞ATP含量及24h尿17-OHCS排出量。结果表明:湿热证膜Ca2+-Mg2+-ATPase活性和细胞内ATP含量呈代偿性增高;脾胃气虚酶活性和ATP含量有所下降;脾肾气虚组织细胞代谢完全失代偿。这些变化与肾上腺皮质功能呈正相关,从细胞和酶分子水平进一步证明“肾”对脾胃的影响作用。
祁建生汪碧萍李秀娟杨春波
关键词:红细胞膜ATP酶
慢性肝炎患者联苯双酯停药方法和指标的临床研究(附151例分析)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应用联苯双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观测停药方法及适当指标对丙氨酸转氨酶 ( AL T)反跳的影响。方法 对 15 1例经联苯双酯治疗满 3个月、AL T恢复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观察 ,其中 91例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恢复正常。停药方式包括一次性停药 ;逐渐减量至停药。两组均于开始治疗一年后复查肝功能。结果 肝功能复查提示 :15 1例患者 AL T反跳率为 2 9.8% ( 4 5 / 15 1) ,一次性停药组与逐渐减量停药组反跳率分别为 2 8.0 % ( 2 1/75 )和 3 1.6% ( 2 4 / 76) ,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 P>0 .0 5 )。进一步分析表明 :91例 AST恢复正常者 ,AL T反跳率为6.6% ( 6/ 91) ;AST异常 76例 ,AL T反跳率为 66.7% ( 4 0 / 60 )。AST恢复正常组显著低于异常组 ( P<0 .0 1)。结论 应用联苯双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当 AL T恢复正常后 ,是否停药 ,何时停药 ,尚需观察 AST是否恢复正常 ,初步认为 AST恢复正常可作为联苯双酯停药的重要指标 。
唐福康李秀娟李秀娟陈婉竺
关键词:慢性联苯双酯ACTAST停药反跳
脾胃湿热证研究的初步揭示
脾胃湿热(简称湿热)是中医脾胃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常见的脾胃实证。为了进一步了解该证临床的表现和意义,完善辨别标准,探讨它的现代病理状态,我们于1992年正式立题,开展对湿热证的临床研究,包括症候与各系统疾病关系的调...
杨春波柯晓傅肖岩李秀娟胡光宏
文献传递
脾胃湿热证研究的初步揭示
为了进一步了解脾胃湿热证临床的表现和意义,完善辨别标准,探讨它的现代病理状态,本文介绍了开展湿热证的临床研究情况,包括症候与各系统疾病关系的调查,重点病的多指标实验等.
杨春波柯晓傅肖岩李秀娟胡光宏
关键词:脾胃湿热证
文献传递
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与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2
1999年
测定了102例慢性胃炎病人和30例正常人基础和胰岛素刺激后红细胞膜NaK-ATPase活力、红细胞ATP含量及24h尿17-OHCS排出量,结果表明:脾胃湿热膜NaK-ATPase活力和细胞内能量代谢亢进;脾胃气虚膜NaK-ATPase数量有一定程度减少,细胞内能量代谢在应激情况下有所减退;脾肾气虚不论基础或应激情况下膜NaK-ATPase活力均明显减退,细胞内能量代谢严重低下,已经失去代偿功能。尿17-OHCS与NaK-ATPase和ATP存在正相关,因而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证明“肾”对“脾胃”
祁建生李秀娟杨春波
关键词:胃炎辨证分型红细胞膜酶学
红细胞Ca2+和红细胞膜不同ATPase活性与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关系研究
祁建生杨春波李秀娟唐福康汪碧萍
该课题测定了基础和胰岛素刺激后红细胞K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细胞内ATP和Ca2+含量变化及其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慢性胃炎中医脾胃虚实证型的关系。首先从细胞和酶分子水平揭示脾胃湿热细胞...
关键词:
关键词:慢性胃炎红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