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妇科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 研究罗哌卡因重比重液用于妇科手术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采用驼人公司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套件,用0.75%布比卡因、0.75%罗哌卡因、1%罗哌卡因各1.0~1.5ml,分别加入50%葡萄糖0.1ml配成重比重溶液,取L3~4椎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注药1.1~1.6ml,术中必要时硬膜外追加2%利多卡因维持麻醉.比较3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3组均能提供较完善的麻醉,B1组和B2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A组(P<0.05),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短于A组(P<0.01),B1组感觉阻滞消退至S1~2时间,完全运动阻滞发生率,明显少于A组(P<0.01),结论 0.75%罗哌卡因1.0~1.5ml+50%葡萄糖0.1ml配成的重比重液用于妇科病人是安全的,并能达到完善的麻醉效果.
- 刘海刘文雄李立新
-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重比重液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
- 盐酸瑞芬太尼全身静脉麻醉在先天性唇腭裂手术中的应用
- 2004年
- 目的瑞芬太尼全身静脉麻醉用于先天性唇腭裂手术探索。方法择期行2岁以内小儿先天性唇腭裂手术53例,以瑞芬太尼1ug/kg 与丙泊酚1.5~2mg/kg 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以瑞芬太尼0.2~0.3ug/kg/min 速率微量泵持续输注,0.1%丙泊酚0.8~1.0mg/min,间断给以维库溴胺维持肌松,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状况和手术强度适当调控。结果麻醉诱导满意,术中0.2~0.3ug/kg/min 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术毕停止输注后作用消退快,麻醉恢复满意。结论瑞芬太尼全身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效果满意,安全可行,停药后迅速苏醒,无需逐渐减量或提前停药,长时间使用无蓄积。
- 刘海李立新高芳
- 关键词:瑞芬太尼全身静脉麻醉唇腭裂手术
- 丙泊酚靶控全身输注麻醉在骨外伤危重患者急诊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全身输注麻醉在骨外伤危重患者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骨外伤急诊危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选择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对照组选择七氟烷吸入全麻,观察两组围手术期的相关指标变动情况,并对麻醉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所有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在诱导后2 min与诱导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而MAP和HR在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时间点的上述值在组内与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的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诱导后IL-2都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但诱导后治疗组的IL-2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的s IL-2R在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及应答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吸入全麻,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在骨外伤危重患者急诊中的应用能缩短麻醉后恢复期自主呼吸恢复、睁眼及应答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艾伦王燕李立新
- 关键词:骨外伤急诊手术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
-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脑功能状态定量监测结果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初探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脑功能状态定量监测结果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腰椎减压融合手术患者,根据Z计分法分为POCD组(134例)和非POCD组(66例),对比两组脑功能状态定量监测结果,包括小波指数(WLI)、内专注指数(i_22)和脑活性指数(i_20)。结果围手术期老年患者不同时点脑功能指标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第7天WLI(96.24±2.41)明显高于术前1 d(98.76±2.65)和术后第3天(98.68±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5、4.475,P=0.000、0.000)。i_22在术前1 d、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7.365,P=0.075)。i_20在术前1 d、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663,P=0.068)。术前1 d POCD 组 i_22(241.57±6.54)低于非 POCD 组(265.33±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75,P=0.000)。结论围手术期老年患者不同时点脑功能状态定量监测结果有一定的特征,i_22可以考虑作为判断出现POCD的指标。
- 刘晓华王燕李立新
- 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围手术期
- 合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全麻诱导期小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小儿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90例全麻下行择期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在给予相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的基础上,A、B、C 3组分别给予舒芬太尼0.1,0.2和0.3μg·kg-1。在麻醉诱导前(t0)、右美托咪定静脉滴注5min(t1)、舒芬太尼静脉滴注3min(t2)、插管即刻(t3)、插管后1和5min(t4、t5),观察各组患儿心率(HR)、血压(SBP、DBP)、血糖(Glu)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变化,记录患儿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t1、t2时间点A、B、C 3组患儿HR、SBP、DBP均明显低于t0时间点(P<0.05),A组患儿t3、t4、t5时间点HR、SBP、DBP明显高于t0时间点(P<0.05),与B、C组同一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t5时间点B组HR水平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t3、t4、t5时间点NE、Glu明显高于t0时间点(P<0.05),与B、C组同一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不同时间点NE、Glu水平无显著变化;A、B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显著短于C组(P<0.05),A组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P<0.05),3组患儿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0.2μg·kg-1,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较少。
- 郭键李海英刘晓华蔺小银李立新左志义
- 关键词:舒芬太尼全身麻醉血流动力学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了解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过程中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共38名,根据有无显性蛋白尿分为糖尿病无蛋白尿组和糖尿病蛋白尿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糖尿病蛋白尿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又高于糖尿病无蛋白尿组。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在预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监测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方面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高喜玲李立新刘晓妮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C-反应蛋白
- 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在微创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麻醉中的效果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在微创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拟行微创抽吸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3)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术,观察组(n=43)行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麻醉术;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同时记录围术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较对照组更佳(P<0.05);观察组T3和T4时刻的PaO2高于对照组(P<0.05),且T3和T4时刻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在微创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麻醉中有较好的镇静效果、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及较小的呼吸抑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艾伦李世多李立新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盐酸右美托咪定血流动力学
- 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横纹肌平面阻滞镇痛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应用于剖宫产术后腹横肌平面阻滞中的疗效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我院采用罗哌卡因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后腹横肌平面阻滞的6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腹横肌平面阻滞后各时间点进行采血和询问有无神经毒性症状,测量血浆总罗哌卡因浓度;对比分析有无神经毒性症状产妇的年龄、体质量、身高、BMI和罗哌卡因应用总剂量等临床特征,并比较血浆总罗哌卡因平均峰浓度和达到峰浓度所用时间,以评价出现神经毒性症状的血浆罗哌卡因阈浓度和给药剂量是否合适.结果 有症状组产妇体质量(70.30±7.90) kg和罗哌卡因应用总剂量(225.80±17.60) mg显著高于无症状组(62.60±12.40) kg、(189.00±22.40) 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3、t=7.143,P均<0.05);有症状组产妇血浆总罗哌卡因平均峰浓度显著高于无症状组产妇[(2.82±0.55) mg/L与(1.33±0.47)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79,P<0.05),而有症状组产妇达到峰浓度所用时间显著短于无症状组[(26.80±5.40) min与(39.20±6.3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8,P<0.05).结论 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后腹横肌平面阻滞中,存在一定的神经毒性,罗哌卡因血浆总浓度2.2 mg/L是判定临床毒性较为合理阈浓度;并且2.5 mg/kg罗哌卡因的应用剂量只适用于体质量相对较轻的产妇,而对于体质量过大的产妇将不适用于该剂量,应适当降低罗哌卡因的应用剂量.
- 刘晓华王燕李立新
- 关键词:剖宫产罗哌卡因
- 瑞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比较与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80例,其中大脑半球手术40例,垂体腺瘤16例,颅底血管病变10例,颅内血管疾病8例,其它6例,男/女46/34,年龄48.0±20.5岁,体重58.±12.5kg。所有病人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无高血压、冠心病或精神疾病史。
- 李立新刘晓华
- 关键词:手术麻醉神经外科瑞芬太尼择期手术病人颅内血管疾病大脑半球血管病变
- 硬膜外咪唑安定-吗啡配伍应用镇痛的观察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吗啡配伍应用于硬膜外的镇痛。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病人50例。随机分为2组。术前30分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钠0.19,所有病人术后留置尿管48小时。A组负荷量:吗啡1mg+咪唑安定50ug/kg;维持量:吗啡3mg+0.75%布比卡因8~12ml+0.9%氯化钠液100ml。B组维持量:吗啡5mg+0.75%布比卡因10~15ml+0.9%氯化钠液100ml。两组均在手术结束前静滴地塞米松10mg。注药后注意观察两组镇痛效果、镇痛时间、以及术后72小时内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结果表明VAS(0~2)分:Ⅰ组占48%,多于Ⅱ组(32%);VAS(2~5)分:Ⅰ组(32%),Ⅱ组(40%),两组无比较意义。镇痛效果Ⅰ组优于Ⅱ组。两组不良反应比较:Ⅰ组上腹不适、恶心呕吐明显少于Ⅱ组,嗜睡、皮肤瘙痒两组无比较意义(P>0.05)。结论咪唑安定—吗啡硬膜外腔联合给药比单独给吗啡更具优点,有临床应用价值。
- 刘文雄李立新刘海
- 关键词:硬膜外腔咪唑安定吗啡术后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