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绪强
- 作品数:18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的分级及机械通气的应用被引量:1
- 2003年
- 刘振明杜绪强
-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机械通气
- 百草枯中毒性肺损伤与核转录因子KappaB的关系探讨
- 2012年
- 百草枯(Paraqust,PQ)的商品名为对草快、克无踪,化学名是1,1'-二甲基-4,4'-双吡啶二氯化物,为联吡啶阳离子盐。百草枯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高效、非选择性有机杂环类触杀性除草剂。国内商品为20%的百草枯溶液,喷洒后能很快发挥除草作用,由于它和土壤接触后快速分解、极少残留,在农村使用广泛。百草枯对人、畜有很强毒性,
- 杜绪强张金英
- 关键词:百草枯核转录因子
- 不同时间进食对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进食的最佳时间。方法前瞻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滨州医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3例急性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按照入院时中毒后进食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中毒后<6 h开始进食)、B(中毒后≥6 h而<12 h开始进食)、C(中毒后≥12 h而<24 h开始进食)、D(中毒后≥24 h开始进食)4个进食组,4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即可进食,方法一致。比较中毒后不同进食时间的患者24、48、72、120 h的胆碱酯酶活性,中毒后反跳发生率、临床中毒症状消失时间。结果A组患者在中毒后24、48、72、120 h的胆碱酯酶活性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值为9.466~24.933,P<0.05或0.01);B、C、D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中毒后反跳发生率分别为3.448%(1/30)、7.407%(2/29)、6.452%(2/33)、6.897%(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0.431,P>0.05)。4组患者临床中毒症状消失时间比较,A组均短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值为18.199,P<0.01)。结论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食时间越早,胆碱酯酶活性恢复越快,中毒症状改善越早,且不增加胃肠道反应及中毒后反跳的发生率。早期进食的最佳时间为中毒后<6 h。
- 丛维红颜琬华杜海岭杜绪强王香吴立强刘玉霞
- 关键词:口服中毒有机磷农药早期进食进食时间
- 不同氧疗法对腹部手术后伴有胃肠减压患者氧疗效果的探讨
- 颜琬华周希环杜绪强王凤冯卫红
- 该研究的目的是为腹部手术后伴有胃肠减压的患者探讨一种疗效确切,易于接受的吸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化的方法,将腹部手术后伴有胃肠减压的患者60例,分成A、B 、C组,A组采用与胃管同侧鼻导管吸氧法,B组采用胃管对侧鼻导管吸氧...
- 关键词:
- 关键词:氧吸入疗法腹部手术胃肠减压
- 运用Orem自护模式护理1例脑出血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被引量:1
- 2019年
- 本文总结1例脑出血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基于Orem自护模式,医护人员将护理系统分为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支持-教育系统3个部分,根据患者需求、自理能力和护理目标,拟定具有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挖掘患者自理潜能,促进康复,实现护理目标,提高护理质量。
- 丛维红颜琬华颜琬华杜海岭杜绪强
- 关键词:自护模式脑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个体化护理
- 中年人脑血栓形成的一个可能病因——体位性低血压
- 1990年
- 脑血栓形成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本文分析了我科两年来100例脑血栓形成的住院患者的卧、立位血压,发现中年人的血压变化明显高于老年组。从而推测,体位性低血压可能是中年人脑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病因。
- 许春胜苏长海杜绪强刘竹丽王洪新
- 关键词:脑血栓形成病因中年人
-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重症脑血管痉挛15例
- 2001年
- 杜绪强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病例报告
- 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格林—巴利综合征
- 2002年
- 杜绪强刘振明
-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农药中毒格林-巴利综合征
- 血液灌流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管理的循证分析
- 2019年
- 目的:遴选并获取因中毒而行血液灌流及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管理的相关证据,并总结最佳证据。方法:检索CochraneLibrary、UpToDate、PubMed、BMJBestPractice、JBI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医脉通、国际指南图书馆、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美国指南网、维普数据库、英国指南库、万方数据库关于血液灌流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管理的全部证据,包括原始研究、系统评价、指南、最佳临床决策、证据总结。2名研究者质量评价纳入的文献,并从中提取证据。结果:共纳入14篇证据,包括2篇临床决策、4篇指南、1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1篇专家共识、1篇病例对照试验和3篇随机对照试验,最后共总结了16条最佳证据。结论:建议临床使用证据时,充分评估自身医疗机构的状况、医护人员使用证据的能力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并结合患者意愿,选择的证据要有针对性。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最佳证据随时更新,运用人员需要不断更新证据,最终通过运用最佳证据,采用科学的方法管理行血液灌流的中毒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问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 丛维红丛维红颜琬华杜绪强杜海岭王香吴立强
- 关键词:中毒血液灌流深静脉血栓形成
- B超引导下深静脉置管在急诊科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急诊科是医院对外的窗口,常见急危重症患者,其中不乏有心跳呼吸停止,外伤大出血、大面积烧伤、过敏、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重度中毒等患者,多需要深静脉置管快速静脉补液,血液净化,肠外营养、心导管检查、介入治疗、中心静脉压测定等。常规的深静脉穿刺根据静脉解剖部位进行经验性操作,但由于部分患者深静脉解剖变异及医务人员工作经验不同,失败率高,
- 邱建清胡蓬勃吕毅杜绪强周国军姜海明
-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急诊科B超引导急危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跳呼吸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