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建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单胞菌
  • 4篇铜绿
  • 4篇假单胞菌
  • 3篇铜绿假单胞
  • 3篇铜绿假单胞菌
  • 3篇耐药
  • 3篇基因
  • 3篇计数
  • 2篇血液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细胞
  • 2篇基因研究
  • 2篇肝癌
  • 2篇白细胞
  • 1篇毒剂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多药耐药铜绿...
  • 1篇学者

机构

  • 8篇烟台毓璜顶医...
  • 4篇烟台市毓璜顶...
  • 1篇青岛大学

作者

  • 12篇杨建华
  • 4篇闫博
  • 4篇吴金英
  • 4篇范小莉
  • 4篇张玉云
  • 4篇孙成铭
  • 3篇杨少虹
  • 2篇王桂云
  • 2篇赵琪
  • 2篇栾材富
  • 2篇韩英杰
  • 2篇韩颖杰
  • 2篇李少君
  • 1篇徐新波
  • 1篇曲维英
  • 1篇张艳芳
  • 1篇高华
  • 1篇鲍翠霞
  • 1篇曹积功
  • 1篇王在秋

传媒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现代医学仪器...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螺杆菌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2006年
原发性肝癌(PLC)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有国外学者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序列分析、电镜、免疫组化及细菌培养技术证实了肝癌组织中确实存在螺杆菌感染。针对目前研究现状,我们采集了PLC患者新鲜的癌组织,分别做了细菌培养和扫描电镜的金标准检测,阳性者扩增肝螺杆菌(Hp)的重要相关基因vacA、cagA,DNA序列测定作为确认试验。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确认螺杆菌与PLC相关性。
孙成铭栾材富李少君杨建华曲维英赵琪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螺杆菌感染DNA序列分析DNA序列测定肝癌组织国外学者
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和膜孔蛋白基因研究
2008年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及膜孔蛋白基因存在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本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30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方法,分析20种β-内酰胺酶基因(TEM、SHV、OXA-1群、OXA--2群、OXA-10群、PER、GES、VEB、CARB、IMI、VIM、SPM、GIM、SIM、DHA)和膜孔蛋白基因(OprD_2)。结果3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TEM基因阳性28株,阳性率93.3%。CARB基因阳性1株,阳性率3.3%;膜孔蛋白编码基因OprD_2缺失29株,阳性率96.7%。未检出其他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烟台地区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基因(TEM)和膜孔蛋白编码基因OprD_2缺失株检出率均在90%以上。
张玉云吴金英范小莉闫博杨建华杨少虹韩颖杰
关键词:假单胞菌铜绿Β内酰胺酶类基因
肝螺杆菌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栾材富孙成铭冠新明杨建华李少君赵琪
本课题取病人原发性肝癌组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作PCR扩增及原位杂交,同时结合细菌培养的金标准,检测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肝螺杆菌的阳性率,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到结论:肝螺杆菌感染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利用DNA...
关键词: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检测与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E△1-sull)的存在状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K—B)法测定某院临床标本分离的3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qacE△1-sull基因。结果30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qacE△1-sull基因阳性13株,阳性率43.33%。结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qacE△1-sull基因携带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本结果为山东地区首次报道。
张玉云吴金英范小莉闫博杨建华杨少虹韩英杰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聚合酶链反应多药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氯霉素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2008年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氯霉素耐药相关基因的携带状况。方法采用K-B法分别对山东(A院)、江苏(B院)二家医院PAE菌临床分离株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对氯霉素耐药相关基因(catB、cmlA)进行检测,并对相关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A院30株PAE对16种抗菌药物多药耐药;B院20株PAE对16种抗菌药物均耐药;二家医院PAE对氯霉素均不敏感。A医院30株多药耐药PAE菌catB、cmlA基因均阴性;B医院20株泛耐药PAE菌cmlA基因阳性18株(阳性率90.0%),并经测序证实;catB基因均阴性。结论不同医院PAE氯霉素耐药机制可不相同,氯霉素耐药率高的原因需进一步研究。
张玉云吴金英范小莉闫博杨建华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氯霉素耐药基因
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产酶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存在状况。方法收集山东和江苏两地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50株(山东烟台多药耐药菌株30株,江苏泛耐药菌株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6种16S rRNA甲基化酶(armA、rmtAr、mtB、rmtCr、mtD、npmA)和6种AMEs基因aac(3)-Ⅰ、aac(3)-Ⅱ、aac(6′)-Ⅰb、aac(6′)-Ⅱ、ant(3″)-Ⅰ和ant(2″)-Ⅰ。结果山东烟台30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4种基因aac(3)-Ⅱ、aac(6′)-Ⅱ、ant(3″)-Ⅰ和ant(2″)-Ⅰ的阳性株数分别为6株(20.0%)、14株(46.7%)、11株(36.7%)和1株(3.3%),其余8株基因均为阴性;AMEs基因总阳性率为50.0%;江苏20株泛耐药菌株中6种基因rmtB、aac(3)-Ⅱ、aac(6′)-Ⅰb、aac(6′)-Ⅱa、nt(3″)-Ⅰ和ant(2″)-Ⅰ的阳性株数分别为11株(55.0%)、12株(60.0%)、7株(35.0%)、12株(60.0%)、10株(50.0%)和9株(45.0%),其余6株基因均为阴性;AMEs基因总阳性率为95.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存在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铜绿假单胞菌AMEs基因携带率很高;两所医院检出酶基因种类有差异。
张玉云吴金英范小莉闫博杨建华杨少虹韩英杰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
F—800血液自动分析仪应用的分析评价
1995年
使用日本Sysmex F-800型血液自动分析仪,对225例门诊病人抽取的血标要一,进行了白细胞分类计数,与人工镜检结果相比较,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处理,认为该仪器分析结果准确,相关性好,相关系数均为0.9537,可做为常规血液检验的筛选手段。
王桂云杨建华
关键词:血液自动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相关系数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在糖尿病中易患率分析
2002年
杨建华孙成铭徐新波鲍翠霞
关键词:糖尿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免疫功能
保留阴道穹窿式子宫全切术临床研究
姜秀萍宋志云杨建华高华张艳芳张丽华曹积功
我们对50例患有子宫肌瘤等良性病变患者,采用了保留阴道穹窿式子宫全切术。该术式在不影响盆地结构的情况下去除了病灶,去除了宫颈残端癌的隐患,并在缝合上几经改进与创新,具有创造性及先进性。其特点为: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术中创伤...
关键词:
关键词:阴道穹窿子宫全切术
白细胞直方图在白血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06年
杨建华孙成铭韩颖杰
关键词:白细胞计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