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忍

作品数:104 被引量:2,966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建筑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3篇经济管理
  • 14篇历史地理
  • 10篇建筑科学
  • 6篇社会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乡村
  • 17篇农村
  • 12篇乡村发展
  • 12篇城乡
  • 11篇耕地
  • 11篇城市
  • 10篇农业
  • 8篇整治
  • 7篇影响因素
  • 7篇中国县域
  • 7篇土地利用
  • 7篇县域
  • 6篇粮食安全
  • 5篇人口
  • 5篇协调度
  • 5篇城镇化
  • 4篇地理
  • 4篇都市
  • 4篇农村空心化
  • 4篇珠三角

机构

  • 70篇中山大学
  • 30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陕西师范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广州地理研究...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华南师范大学
  • 5篇广东财经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衡阳师范学院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河南财经政法...
  • 1篇东北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03篇杨忍
  • 21篇刘彦随
  • 15篇任志远
  • 11篇徐茜
  • 9篇龙花楼
  • 6篇陈玉福
  • 6篇李裕瑞
  • 5篇李玉恒
  • 5篇陈秧分
  • 4篇王洋
  • 3篇郭丽英
  • 3篇王敏
  • 3篇薛德升
  • 3篇刘玉
  • 3篇王介勇
  • 3篇牛媛媛
  • 2篇韩霁昌
  • 2篇方方
  • 2篇王美霞
  • 2篇李红波

传媒

  • 12篇地理学报
  • 8篇地理科学进展
  • 8篇地理科学
  • 8篇热带地理
  • 7篇地理研究
  • 6篇自然资源学报
  • 5篇干旱区资源与...
  • 4篇经济地理
  • 3篇农业系统科学...
  • 2篇规划师
  • 2篇人文地理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现代城市研究
  • 2篇中国国土资源...
  • 2篇2015’全...
  • 2篇2012中国...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8篇2024
  • 10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1篇2018
  • 3篇2017
  • 10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行动者网络和共享经济视角的乡村民宿发展及空间重构——以深圳官湖村为例被引量:94
2018年
立足于乡村空间多元分化研究的学术背景,采用深度访谈法,结合行动者网络分析框架,对深圳市官湖村民宿集群旅游空间发展的过程和空间重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民宿业主和熟人网络是官湖村民宿旅游发展的核心行动者,在其主导推动下实现了乡村物质景观空间和社会空间的转型和重构。(2)官湖村的空间重构过程中,民宿旅游的行动者网络空间随着熟人网络的不断建构和转译而促成越来越多分散的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集中并转化为官湖村发展的社会资源。民宿业主和熟人网络共同构成了官湖村发展的非结构性动力主体。(3)外来行动者构建的新型社会熟人网络,与官湖村传统社会熟人网络因无法完成转译过程和连通,造成官湖村民宿业主等群体和当地村民等群体的社会分化隔离与关系网络的权力斗争,进而引起动力机制从非结构性向二元动力机制转变,带来新的物质空间重构。(4)在共享经济演进过程中,官湖村形成一种基于社会熟人关系网络,线下为主并与线上相结合的商品共享和服务交易的新型共享经济模式,是一种比互联网中介更加低成本的共享方式。
陈燕纯杨忍王敏
关键词:行动者网络社会空间
城市土地再开发产权处置与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基于深圳市三个案例的实证
2020年
受到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和土地资源的刚性约束,盘活存量土地的再开发日益成为解决城市空间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深圳市土地再开发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参与主体及其角色演变、开发方式、产权关系、利益平衡分成等。文章在分析这些因素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指出未来城市土地再开发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1)明晰产权,完善“政府引导、市场配置、公众参与、利益共享”的土地再开发机制;(2)鼓励村民与开发商形成利益共同体;(3)转变土地收益分配制度观念,完善公服配建。
陶娟吴箐杨忍
关键词:土地再开发利益分配
面向城乡融合的都市农业功能转型研究进展及其关键科学问题被引量:2
2024年
面向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聚焦于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演化与空间重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系统梳理了都市农业功能转型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亟需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发现:1)都市农业功能转型研究的主要议题包括都市农业发展转型评价及类型划分、都市农业多功能转型及可持续发展、都市农业空间组织与生产组织方式、都市农业发展中土地利用及竞租机制、都市农业发展问题及其多维效应等5个方面。2)都市农业地域系统与城乡地域系统间的要素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两者间的内在作用逻辑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石。都市农业地域系统功能演化和空间重组的动力机制有待深入探索,亟待强化基于地域系统视角的都市农业发展中的土地竞租、土地权属和相关利益主体等研究。3)聚焦于都市农业地域系统功能演变的关键科学问题,未来亟待开展的研究包括3个方面:其一,基于城乡连续体的视角,厘清都市农业系统地域功能演化的内源性和外部性驱动力间的交互联动和耦合作用机制;其二,揭示都市农业地域系统空间重组的核心机理,以及利益主体的作用关系与土地竞租的内在逻辑;其三,探索都市农业地域系统功能演化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
杨忍林元城
关键词:都市农业城乡融合生态环境效应农业生态系统
环渤海地区耕地复种指数时空变化遥感反演及影响因素探测被引量:36
2013年
利用SPOTNDVI数据,对环渤海地区2000、2004、2008年耕地复种指数进行遥感反演。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对影响复种指数动态变化的因素进行定量探测。结果表明:①从南至北,复种指数从平原地区最高280%降至北部山区最低70%,呈现出一定南北递减的纬度地带性。丘陵、高原、山区的复种指数比同一纬度地区偏低40%~60%,表现出一定垂直地带性。②2000-2004年,平原传统农区的复种指数上升,高原、山区、丘陵地区局部出现下降;2004~2008年,下降区域的复种指数反弹上升,平原农区保持平稳。③粮食单产水平是影响复种指数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人均耕地面积、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现代化水平、区位条件等因素等对其变化起着一定影响。
杨忍刘彦随陈玉福李婷婷
关键词:复种指数遥感反演影响因素
基于GIS的农业气候生态适应性评价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例
本文基于人地系统关系协调的地学研究主题,在GIS技术支持下,选择关中地区的耕地指数综合测评、农业气候要素的空间栅格化与栅格尺度的农业气候生态适应性的综合评价,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关中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研究。本...
杨忍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
文献传递
城市土地再开发产权处置与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基于深圳市三个案例的实证被引量:1
2020年
受到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和土地资源的刚性约束,盘活存量土地的再开发日益成为解决城市空间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深圳市土地再开发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参与主体及其角色演变、开发方式、产权关系、利益平衡分成等。文章在分析这些因素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指出未来城市土地再开发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1)明晰产权,完善"政府引导、市场配置、公众参与、利益共享"的土地再开发机制;(2)鼓励村民与开发商形成利益共同体;(3)转变土地收益分配制度观念,完善公服配建。
陶娟吴箐杨忍
关键词:土地再开发利益分配
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动态与区域差异格局被引量:31
2011年
本文以2000、2004、2008中国31个省际农村发展指标面板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状态的区域差异进行综合分析。从空间格局来看,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农村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农村发展的差异格局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格局依旧存在,农村的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致性,自然资源禀赋与历史经济发展水平是中国农村发展区域差异基础,农村主体特征与区域发展阶段是导致农村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偏向性的政府政策与全球性因素是强化区域差异的重要动力,而各地差异性的农村产业转型过程,是助推中国农村发展区域差异的核心机制。2000、2004和2008年中国农村发展差异度分别为0.356、0.413、0.386,这表明,自2000年以来区域农村发展差异先拉大后缩小,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这是长期以来区域发展外部环境与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从2000-2008年中国农村发展"重心"移动的轨迹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发展的重心落在安徽省内,农村发展水平东西差异明显,2000-2004年,中国农村发展水平的重心向北移动,北方地区的农村发展速度较快;2004-2008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国农村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有了一定缓和,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杨忍刘彦随刘玉
一种城乡建设集聚性的探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乡建设集聚性的探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在若干不同时间点的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矢量数据;制作不同尺度的空间网格;对不同尺度格网数据以研究区边界图层为掩模图层进行裁剪,获得与所述研究区匹配的不同尺度的...
刘彦随杨忍陈玉福李裕瑞李玉恒
文献传递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港口竞争力评价被引量:28
2018年
"海上丝绸之路"是促进亚欧和亚非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对其沿线重要港口的竞争力研究,可以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提供参考。本文综合考虑港口的自然条件、腹地环境、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政府廉洁度,及其在航运网络中的地位差别等因素,运用熵权-层次分析法对沿线51个国家的99个重要港口的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港口综合竞争力空间分布呈明显的区域化特征,且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显著相关,地中海地区港口竞争力普遍较强,亚洲次之,非洲最弱。(2)港口的网络地位对竞争力的影响最大,竞争力强的港口多位于重要水域的战略通道,网络地位高,辐射范围广。(3)我国投资的部分沿线港口综合竞争力与成熟港口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具备较大的竞争力提升空间。
杨忍杨忍牟乃夏刘希亮张恒才刘希亮
关键词:港口竞争力复杂网络
中国县域交通优势度与农村发展的空间协同性及影响机制解析
本文利用综合评价、耦合协调度、空间滞后模型(SMR)等模型,对中国分县的近10年来的农村综合发展水平及交通优势度进行测度,解析其两者的空间耦合协同特征,并探索道路交通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如下:(1)2000-201...
杨忍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