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文飞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毛细胞
  • 4篇干细胞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共培养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分化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细胞分化
  • 2篇细胞样
  • 2篇毛细胞样细胞
  • 1篇诱导分化
  • 1篇鼠骨
  • 1篇听觉
  • 1篇微环境
  • 1篇微环境诱导
  • 1篇细胞共培养
  • 1篇小鼠
  • 1篇小鼠骨髓

机构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杨文飞
  • 4篇黄建民

传媒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 1篇华东六省一市...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共培养微环境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内耳毛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体外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经胶质细胞(AST)和基底膜细胞(BAMCs)共培养诱导分化为内耳毛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和纯化.第三代用于荧光免疫组化法检...
杨文飞黄建民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毛细胞共培养微环境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脑胶质细胞及基底膜细胞共培养后向毛细胞样细胞分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体外建立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毛细胞分化的方法。方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胶质细胞(ASTs)与基底膜细胞(BAMCs)至第3代。取MSCs与ASTs共培养于DMEM/F12/RA+10%FBS培养基中。7 d后免疫荧光法检测Nestin的表达。所得细胞再与BAMCs共培养于DMEM/F12+10%FBS中。14 d后免疫荧光法检测诱导后细胞中毛细胞的标志物(Math1与MyosinVIIa)的表达。RT-PCR检测毛细胞的标志物(Math1与MyosinVIIa)mRNA的表达。结果经ASTs共培养后的MSCs表达Nestin。Nestin阳性细胞与BAMCs共培养后部分细胞表达Math1和MyosinVIIa的蛋白与mRNA。结论 MSCs经与ASTs及BAMCs共培养后,部分细胞被诱导分化为毛细胞样细胞。
杨文飞黄建民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毛细胞共培养
共培养法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毛细胞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体外共培养法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毛细胞样细胞分化的方法。   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并传代和纯化。第三代用荧光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表面标志蛋白CD44、CD...
杨文飞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毛细胞共培养细胞分化
文献传递
Six1基因与听觉系统发生及疾病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同源异形框基因Six1与哺乳动物多种器官发育有关,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的进步,研究表明Six1与听觉系统的发生、分化及疾病关系密切。本文主要综述Six1在耳发育中的作用和Six1与耳相关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杨文飞黄建民
关键词:发育耳畸形
干细胞诱导分化成毛细胞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以往认为毛细胞损伤、老化不能再生,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鱼、两栖动物、鸟类毛细胞在受损后能够再生,并观察到在实验室中哺乳动物毛细胞同样也能够再生。从此人们开始设想将干细胞培育成毛细胞,再植入受损动物的耳内,并成为治疗耳聋的最有希望的方法之一。本文就近年干细胞诱导分化成毛细胞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杨文飞黄建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