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甲定
- 作品数:19 被引量:376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黄柳与垂柳的耐热性和耐旱性比较研究被引量:21
- 2005年
- 作为一种优良的固沙植物,黄柳(Salix gordejevii)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在流动沙 丘边缘和半流动沙丘生长最多,属于灌木型先锋植物。实验对黄柳的耐热性和耐旱性与垂柳(Salix babylonica)进行 了比较研究。两种植物的离体叶片在6个温度(即25、30、35、40、45、50℃)下处理1 h;在6个水势梯度(即0、 -0.25、-0.5、-0.75、-1.0、-1.25 MPa)下处理24 h后,测定了其含水量、膜透性、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 (由Fv/Fm计算)等参数。黄柳叶片在温度处理和干旱处理中均能保持比垂柳较高的含水量;45℃以下的温度对两 种植物叶片的膜透性没有明显影响,但高于45℃的温度(本实验中为50℃)使黄柳和垂柳叶片膜透性剧增,且黄柳 增大更多;干旱处理造成两种植物叶片膜透性增大,且垂柳的总是大于黄柳的;低于35℃的温度对Fv/Fm没有影 响,高于40℃的温度使两种植物叶片的Fv/Fm明显降低,且黄柳的极显著地小于垂柳的;干旱处理总使两种植物 叶片的Fv/Fm降低,当渗透势小于-0.75 MPa时,黄柳的Fv/Fm显著地大于垂柳的。这些结果说明黄柳的耐旱性 比垂柳强,其耐热性比垂柳差。就光合器官而言,黄柳、垂柳耐热性和耐旱性的差别主要是由于通过光系统Ⅱ的电 子传递对高温和干旱的敏感性不同造成的。
- 杨甲定赵哈林张铜会
- 关键词:黄柳垂柳耐热性耐旱性膜透性固沙植物
- 白兰瓜中ACC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9
- 2005年
- 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介导植物对许多发育信号和环境刺激作出响应[1],特别是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有明显作用[2~4].跃变型果实内呼吸强度上升与乙烯合成的增加相同步,标志着果实成熟的开始.对于非跃变型果实,乙烯也能加速呼吸,引起叶绿素降解、组织软化和多糖水解等变化,促进果实成熟[3].
- 杨甲定钟海文
- 关键词:ACC氧化酶白兰瓜乙烯合成着果
- 植物光合对沙区环境因子和外源NO处理的响应及相关机理
- 杨甲定
-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野生植物大田作物植物生理学
- 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沙米群落生物量特征及其防风固沙作用被引量:39
- 2003年
- 沙米(Agriophyllumsquarrosum)是流动沙丘上的先锋植物群落,沙米群落的建立是群落演替和植被恢复的起点。对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上沙米群落的研究表明,初次建立的沙米群落具有较高的生物量47.5g/m2,以及较高的空间变异程度,变异系数为1.201,反映出群落在空间分布上的斑块化程度较高。在随后的演替中,群落的活生物量迅速下降,而先前沙米群落生物量则以立枯的形式存在,沙米立枯生物量占群落总生物量的54.93%。沙米茎杆粗硬,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和抗风蚀能力,其立枯生物量可以存留2~3个生长季。保护沙米群落及其立枯生物量不受人畜破坏,对维持群落演替早期沙面环境的稳定,促进其它物种侵入和定居,从而促进群落演替并加速植被发育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 张继义赵哈林崔建垣李玉霖杨甲定
-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生物量植被恢复
- 干旱和高温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19
- 2006年
- 干旱(水分亏缺)和高温是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植物生长季的两个主要环境胁迫因子。本文主要就干旱和高温在生理水平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以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一些分析。
- 云建英杨甲定赵哈林
- 关键词:干旱高温环境胁迫光合作用
- 引种到青藏高原大田的玉米叶片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的日变化(英文)被引量:1
- 2003年
- 引种到青藏高原大田的玉米 ,其拔节期的全天光合进程中 ,叶片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PEPC)活性总是大于相应时间点的净光合速率 (Pn) ,且全天变化幅度较 Pn 缓和。通过研究 PEPC活性和 Pn 之间差异的全天变化 ,分析了环境因子 (如光强、气温 )和气孔状态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杨甲定
- 关键词:引种青藏玉米叶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日变化
- 青藏高原大田青稞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被引量:3
- 2001年
- 刘志民杨甲定
- 关键词:叶片日变化
- 科尔沁沙质草地禾本科植物主要功能类型对连续放牧的反应被引量:6
- 2004年
- 为了正确评价连续放牧对禾本科牧草的影响,在科尔沁典型沙质草地,设置不同放牧强度的4块样区,连续放牧4年后对各样区植被中禾本科植物的盖度和高度进行了样方调查,分析了3个禾本科植物功能类型。结果表明:1)禾本科植物的平均盖度对重牧比较敏感,而在中牧区、低牧区和对照区差异较小;2)3个功能类型植物的高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有规律的降低。而且多年生牧草的高度对放牧强度最敏感,一年生优质牧草次之,一年生劣性牧草最不敏感;3)多年生牧草在各样区的相对盖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加,逐渐减少,在重牧区仅为0.69%;一年生优质牧草在各样区的相对盖度表现为中牧区>低牧区>重牧区>封育对照区,说明放牧干扰有提高此相对盖度的影响;一年生劣性牧草在各样区的相对盖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加,逐渐增大。
- 张铜会杨甲定赵哈林
- 关键词:放牧沙质草地禾本科
- 一氧化氮(NO)在植物逆境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20
- 2005年
- 简要介绍了有关一氧化氮(NO)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生理作用的研究现状,并对与这一问题相关的研究趋势作了分析和讨论。
- 杨甲定云建英赵哈林
- 关键词:非生物胁迫植物逆境生理作用
- ACC脱氨酶基因转化白兰瓜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 2002年
- 用带有 ACC脱氨酶基因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 ( Npt ,作为报告基因 )的工程根癌农杆菌转化白兰瓜子叶 ,通过组织培养 ,得到具有卡那霉素 ( Km)抗性的再生小苗。经 Npt 报告基因的 PCR扩增、ACC脱氨酶基因的 Southern点杂交以及 ACC脱氨酶活性的生理生化检测可知 ,ACC脱氨酶基因已成功转入白兰瓜子叶再生小苗 ,而且不同植株的真叶中表现出不同水平的 ACC脱氨酶活性。
- 杨甲定钟诲文
- 关键词:ACC脱氨酶基因转化白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