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翠霞 作品数:9 被引量:45 H指数:5 供职机构: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中药蜡泥灸对气郁质、阳虚质失眠伴抑郁患者皮质醇、5-HT和证候红外热分布值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观察中药蜡泥灸对气郁质和阳虚质失眠伴抑郁患者的皮质醇、五羟色胺(5-HT)和中医证候红外热分布值(TDV)的影响,探索中药蜡泥灸的起效机制。方法 采用中药蜡泥灸治疗气郁质、阳虚质失眠伴抑郁患者,采集和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抑郁量表和TDV,早8点和晚20点抽取静脉血查皮质醇、5-HT,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激素水平和中医证候红外热分布值的变化规律。结果 治疗前气郁组PSQI评分较阳虚组患者高,阳虚组HAMD评分较气郁组高,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明显改善。气郁组患者晨起皮质醇高于阳虚组(P <0.01),夜间皮质醇低于阳虚组(P <0.01)。昼夜斜率气郁组陡峭,阳虚组平坦。治疗后两组均趋向于彼此的中间值。阳虚组患者早晚5-HT均较气郁组偏低(P <0.01),治疗后两组均有提升,但阳虚组仍明显低于气郁组(P <0.01)。气郁组的气滞TDV明显低于阳虚组,阳虚组的阳虚TDV也明显低于气郁组。治疗后气滞TDV和阳虚TDV均有所上升,但组间差异仍比较明显(P <0.01)。结论 气郁质和阳虚质皮质醇、5-HT的昼夜分泌水平以及TDV存在明显差异,中药蜡泥灸能通过调节皮质醇、5-HT昼夜分泌改善失眠伴抑郁患者的激素紊乱,从整体上有效改善患者异常红外热像状况。 郝晓东 唐宜春 方圆 杨翠霞 丁海明 梁镇忠关键词:失眠 抑郁 气郁质 阳虚质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心理状态和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拟行腰椎后路椎板切除+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的62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脊柱专科常规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围手术期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及术后7 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 d SAS、SDS、NRS评分均较入院时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术后7 d SAS、SDS、NR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围手术期心理干预能改善LDH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增强对疼痛的耐受能力,提高手术疗效。 杨翠霞 冯灿林 黎汉文关键词: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 手术期间 中药外敷联合穴位按摩护理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僵硬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穴位按摩护理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僵硬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常规骨科护理;术前,指导抬高患肢并制动,对于臀肌、股四头肌等采取长舒缩运动,锻炼此处肌肉紧张度;术后,髌骨用提髌法,采用四指髌骨,次数在10次左右;膝关节用屈膝法,分抓踝与扶膝,屈曲患者膝关节,同时推向腹部,10-15min/次,2次/d。护理组60例中药外敷、穴位按摩;术前,对患侧膝关节中药外敷(防风、羌活、血蝎、没药、乳香各10g),磨粉调糊,敷于膝关节处,2d更换1次,达活血化瘀目的;术后,按摩结合肢体功能锻炼:取仰卧位,膝关节处垫一薄枕,采用点穴、按揉等按摩手法,按摩膝关节膝眼、血海、足三里、曲泉穴,缓解消除膝关节处酸胀、疼痛感,同时还需结合适当肢体功能锻炼,15-20min/次,2次/d;常规护理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优54例,良5例,中1例,差0例,优秀率90.00%。对照组优38例,良14例,中6例,差2例,优秀率6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穴位按摩护理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僵硬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杨翠霞 黎汉文 梁筠玉关键词:中药外敷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应用中药蒸汽喷雾及护理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应用中药蒸汽喷雾及护理的效果.方法:60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应用“通络止痛方”蒸汽喷雾,辅以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临床痊愈35例,显效13例,好转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6.7%.结论:中药蒸汽喷雾配合相应护理对早期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杨翠霞 曾连开 黎汉文关键词: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护理 失眠患者相关经脉腧穴的红外热像观察 被引量:13 2019年 为观察失眠患者相关经脉腧穴的红外体表温度变化规律,利用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仪采集失眠患者和健康自愿者的督脉、膀胱经、脾经、心经和阴阳跷脉上穴位的体表温度,并对比两组同名穴位的温度差值(腋下温度--穴位温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失眠组患者的督脉、膀胱经颈背部腧穴温度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脾经腧穴的温度虽然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对于心经腧穴,部分病例出现温度下降,部分出现上升现象,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阴跷脉腿部腧穴的温度下降(P<0.05),阳跷脉头部腧穴的温度上升(P<0.05)。由此可知,失眠患者经脉腧穴体表温度的变化体现了失眠的内在病机--"阳亢于上,阴甚于下,阳不入阴",临床可根据红外热成像的检测结果选穴治疗。 唐宜春 郝晓东 杨翠霞 蔡兰辉关键词:红外热成像 失眠 经脉 穴位 体表温度 蜡泥灸联合揿针治疗肺脾气虚型儿童过敏性鼻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蜡泥灸联合揿针治疗肺脾气虚型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6例肺脾气虚型过敏性鼻炎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A(50例,蜡泥灸联合揿针治疗)、观察组B(48例,揿针治疗)和对照组(48例,口服氯雷他定)。比较三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评估临床总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后,三组患儿症状评分呈下降趋势,观察组A在治疗后、随访时症状评分均低于同期观察组B、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三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呈下降趋势,观察组A在治疗后、随访时评分均低于同期观察组B、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总有效率为为92.0%(46/50),观察组B79.2%(38/48),对照组58.3%(28/4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蜡泥灸联合揿针治疗肺脾气虚型儿童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操作简易方便,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罗伟君 唐纯志 陈楚丽 杨翠霞关键词:揿针 儿童过敏性鼻炎 肺脾气虚 鼻三针联合大椎穴雀啄灸治疗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鼻三针联合大椎穴雀啄灸治疗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机制。方法选取130例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针灸治疗组,每组65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针灸治疗组予鼻三针联合大椎穴雀啄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治疗后第24周免疫功能、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1)免疫功能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CD_(4)^(+)、CD_(8)^(+)、CD_(4)^(+)/CD_(8)^(+)水平无明显改变;针灸治疗组经治疗后CD_(4)^(+)、CD_(4)^(+)/CD_(8)^(+)水平呈上升趋势,CD_(8)^(+)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治疗后、治疗后24周针灸治疗组CD_(4)^(+)、CD_(4)^(+)/CD_(8)^(+)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CD_(8)^(+)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2)症状评分比较:经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呈下降趋势,针灸治疗组在治疗后、治疗后第24周症状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3)生活质量调查问卷情况:两组鼻腔结膜炎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评分呈下降趋势,针灸治疗组在治疗后、治疗后第24周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4)疗效比较:针灸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60/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2%(43/6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三针联合大椎穴雀啄灸治疗气虚型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鼻塞、喷嚏、鼻涕等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相关。 罗伟君 陈楚丽 罗璧玉 杨翠霞 张芳 蔡兰辉关键词:鼻三针 变应性鼻炎 气虚型 免疫功能 临床护理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顽固性高眼压的影响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顽固性高眼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PDR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护理对术后顽固性高眼压的影响。结果:本组98例患者119只眼术后21例25只眼发生顽固性高眼压,其中15例19只眼为术后1周内出现眼压升高,经药物治疗15例18只眼维持正常眼压。结论:精心的临床护理可以减少PDR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后顽固性高眼压的发生。 杨翠霞 黄少萍关键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眼压 消瘿散结方结合蜡泥灸对甲状腺结节合并乳腺增生患者TSH、E_(2)和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消瘿散结方联合蜡泥灸治疗甲状腺结节合并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甲状腺结节合并乳腺增生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消瘿散结方+蜡泥灸)和对照组(消瘿散结方),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甲状腺结节症状积分、乳腺增生症状积分、中医症状积分及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雌激素(estrogen,E_(2))水平的变化情况;并通过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仪采集患者甲状腺、乳腺的体表温度和异常红外区域,对比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甲状腺结节主症评分、乳腺增生主症评分、中医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TSH、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降低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局部异常升高的温度及缩小异常高温区域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瘿散结方结合蜡泥灸治疗甲状腺结节合并乳腺增生疗效确切,能有效缩小增生结节,改善患者不适症状。 唐宜春 郝晓东 杨翠霞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乳腺增生 红外热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