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宁
-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的常规扩张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费用、住院时间、治疗后的血液动力学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费用、治疗后心率、血压以及脉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肺动脉压下降迅速,且安全性有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林玉婵林宁冯真英江月明
- 关键词:常频机械通气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 68例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病因分析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病因与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2年收治的68例小儿慢性咳嗽完整病例。结果婴幼儿慢性咳嗽病因以反复呼吸道感染占第一位,随着年龄增长,主要病因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鼻后滴漏综合症、支原体感染,其次是胃食管返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支气管异物、结核、心理源性因素。结论小儿慢性咳嗽病因多而复杂,应根据各年龄咳嗽特点、辅助检查、治疗效果等力争得到确切诊治。
- 林玉婵余庆祥廖志勤林宁
- 关键词:慢性咳嗽小儿病因
-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测定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测定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本院诊治的新生儿败血症37例(观察组)及足月健康新生儿30例(对照组)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治疗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后较对照组高(P〈0.01);观察组治疗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PCT与CRP联合测定可作为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指标,能为临床提供较准确快速的诊断依据。
- 杨少芬李素林宁黄韬
-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新生儿败血症
- 鼻塞高频喷射通气联合氨溴索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鼻塞高频喷射通气及鼻塞高频喷射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方法选择58例经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证实为RDS的早产儿分为两组,单用组30例单用鼻塞高频喷射通气,合用组28例用鼻塞高频喷射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呼吸功能各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高频喷射通气总通气时间、生后24h及48h X线胸片变化、肺炎发生率、死亡率、临床治愈率。结果两组患儿鼻塞高频喷射通气治疗后临床表现好转,各项呼吸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合用组的鼻塞高频喷射通气总通气时间明显缩短及生后48h X线胸片好转率明显增高,且合用组死亡率下降、临床治愈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生后24h好转率及肺炎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塞高频喷射通气与盐酸氨溴索联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进一步改善氧合,缩短氧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减低死亡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 涂燕青江月明林宁虞靖虹
-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观察组)及3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进行血和尿β2-MG测定。结果观察组中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血、尿β2-MG值随胆红素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0.01);血胆红素水平与血、尿β2-MG直呈直线正相关(r=0.63、0.57,P均<0.01)。结论测定血、尿β2-MG可早期判断高胆红素血症对肾脏的损害程度,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积极干预,同时要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 杨少芬廖志勤林宁虞靖虹
-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Β2-微球蛋白肾损害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