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温差电
  • 1篇正常体温
  • 1篇致冷
  • 1篇致冷器
  • 1篇体表
  • 1篇体表温度
  • 1篇体温
  • 1篇胃寒
  • 1篇温差电致冷器
  • 1篇灵敏度
  • 1篇漏电
  • 1篇漏电流
  • 1篇敏度
  • 1篇冷暖
  • 1篇光电
  • 1篇光电倍增管
  • 1篇背心
  • 1篇倍增管

机构

  • 3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3篇王铁民
  • 3篇林磊
  • 2篇张建中
  • 2篇王泽深
  • 1篇任保国
  • 1篇郑海山
  • 1篇张昕琰
  • 1篇葛晓丽
  • 1篇于俊鹏
  • 1篇梁意
  • 1篇赵宝兴

传媒

  • 2篇电源技术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温差电冷暖背心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差电冷暖背心,它包括背心主体,背心主体上设置有水管,与水管连接的有控温单元。此技术由于在控温单元中采用了半导体温差电技术实现致冷、致热,通过液体循环对人体进行冷敷和热疗,当其实现致冷作用时,可以显著地...
王铁民王泽深任保国张昕琰林磊郑海山于俊鹏梁意
文献传递
提高温差电空调系统效率的探讨被引量:2
2004年
通过对现有温差电公式进行理论推导,结合具体的试验结论,通过绘制Z-η(COP)、△T-η以及U-η三条关系曲线,直观地反映了最佳ηopt与优值系数Z、温差△T以及工作电压U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为设计高效温差电空调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此,通过改进温差电材料的热电性能、提高优值系数Z、降低冷热面温差、优化工作电压以及引入高密高效散热器、改善散热条件等几个方面,设计了一套高效率的温差电空调系统,其致冷效率可以达到4~5.
赵宝兴王铁民王泽深林磊张建中
温差电致冷在光电倍增管上的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通过阐述光电倍增管探测性能与工作温度的关系,全面分析了引入致冷的必要性,此外详细叙述了水冷式光电倍增管致冷器的设计结构和工作原理,目的是通过使用温差电致冷器来降低光电倍增管阴极的温度,达到-30℃甚至更低。我们进行了多次单分子探测试验,结果表明,此法可以显著地降低阳极暗电流三个数量级以上,大幅度地提高光电倍增管的灵敏度。温差电致冷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改善了光电倍增管的探测性能,从而拓展了其应用领域。
王铁民林磊张建中葛晓丽
关键词:光电倍增管温差电致冷器漏电流灵敏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