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斌
- 作品数:53 被引量:34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高场强磁共振在肝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08年
- 磁共振作为一种现代影像设备不仅可用于疾病诊断,而且能参与疾病治疗.随着外加静磁场的增加,高场强MR成像系统的优势日渐发挥,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对于肝癌的诊断与治疗,高场强MR仪既能提供优质的形态图像,又能提供病变功能及代谢方面的信息,还可用于治疗过程及反应的监测。
- 李艳辉梁斌肖恩华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肝细胞癌
- 兔肝VX2瘤活体二维多体素1H-MRS动态分析及病理对照研究
- 近年来国内外对肝脏活体1H-MRS的研究逐渐增多,但肝癌1H-MRS的研究很少,而进行肝癌活体多体素1H-MRS与组织病理学相关研究的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文以兔肝VX2瘤为实验对象,对肝肿瘤进行活体二维多体素1H-MRS...
- 肖恩华颜荣华唐蜜梁斌
- 关键词:组织病理学
- 文献传递
- IL-12基因治疗对兔VX2肝癌的微血管及免疫微环境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白介素12(interleukin 12,IL-12)基因治疗对介入栓塞后兔VX2肝癌模型的肿瘤微血管,以及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探讨IL-12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成功建立VX2移植性肝癌模型的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1组为对照组,经动脉灌注生理盐水,2组行肝动脉碘油化疗栓塞(超液态碘油+丝裂霉素),3组经肝动脉灌注治疗基因(编码人IL-12的重组基因),4组行肝动脉内碘油化疗栓塞+经肝动脉灌注治疗基因(超液态碘油+丝裂霉素+肝动脉内灌注编码人IL-12的重组基因).于治疗后第14天处死所有实验兔,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值与CD3^+、CD4^+、CD8^+效应性T细胞,以及Fox P3^+调节性T细胞.结果:化疗栓塞组肿瘤微血管密度、Fox P3^+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CD3^+、CD4^+、CD8^+T细胞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I L-12基因治疗后肿瘤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化疗栓塞组与对照组,而CD3^+、CD4^+、C D8^+T细胞高于化疗栓塞组与对照组,两个基因治疗组(3组与4组)之间无明显差异.IL-12基因治疗后,Fox P3^+细胞变化不明显,3组与1组之间差异、4组与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12基因治疗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且诱导CD3^+、CD4^+、CD8^+效应性T细胞浸润,但存在于肿瘤中以及化疗栓塞后高表达的Fox P3^+调节性T细胞可能会限制IL-12的抗肿瘤作用.
- 夏向文李欣刘一鸣梁斌郑传胜冯敢生梁惠民
- 关键词:白介素12化疗栓塞基因治疗肿瘤血管生成免疫微环境
- MSCT和MRI在布加综合征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及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或介入手术证实BCS患者的MSCT、MRI和手术资料.男35例,女18例;原发型49例,继发型4例;将BCS分为3型:下腔静脉型、肝静脉型和混合型.分析其直接征象、侧支血管、尾叶改变、强化特点、门脉高压征象以及合并疾病等,与DSA结果比较.结果:MSCT和MRI对BCS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2.9%、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489,P>0.05).49例准确显示B C S病变部位、阻塞性质、阻塞长度及走形方向、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准确显示肝内、肝外侧枝血管及其空间位置关系.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膜性阻塞17例,有孔型9例,无孔型8例;IVC节段性闭塞7例(≤2.5 cm),长段闭塞8例(>2.5 cm).14例清晰显示"危险"侧支血管,清晰显示需成形的肝静脉(hepatic vein,HV)7例,副肝静脉3例.8例MRI准确显示IVC和/或HV内血栓的位置、血栓分期,12例MSCT发现IVC和/或HV内血栓;18例MSCT显示IVC内钙化.全部手术成功,3 m o后复查,治疗血管血流通畅、支架位置佳.结论:MSCT和MRI为BCS的诊断和介入治疗提供丰富、全面的信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刘德翰夏向文袁锋梁斌梁惠民冯敢生
- 关键词:多排螺旋CT布加综合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治疗
- 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后MR扩散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 MR扩散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可通过检查活体组织内水分子的微观扩散运动状态来反映机体组织结构的生理、病理特点,已开始广泛应用全身各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评估中。本研究在动物实验...
- 肖恩华尚全良肖运平罗建光卞读军贺忠梁斌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MR扩散成像病理变化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非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CT诊断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非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HCH)的CT表现及相关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共21个非典型HCH的CT表现,包括病灶大小、平扫密度、动态增强模式及邻近改变。结果:有13个病灶CT平扫呈非均匀密度。共出现4种非典型动态增强模式:Ⅰ型(5例)表现为动脉期病灶快速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Ⅱ型(13例)动脉期肿瘤周边结节状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向心性强化,但不能完全填充整个病灶;Ⅲ型(2例)动脉期病灶呈中央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向周边呈离心性强化;Ⅳ型(1例)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轻度周边强化或不规则强化。HCH邻近区域的改变:有9个病灶周围可见动脉-门静脉分流(APVS),4个病灶邻近可见肝包膜回缩(HCR)征。以上非典型CT表现的出现在不同大小的病灶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CH非典型CT表现的出现与病变的结构特征密切相关,认识其非典型表现对HC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宋丹梁斌肖恩华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肝肿瘤
- 吡格列酮联合非药物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非药物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NAFLD患者随机分成非药物组和联合组,每组32例。非药物组接受中等程度热量限制及中等量有氧运动治疗,联合组接受吡格列酮+中等程度热量限制及中等量有氧运动治疗。检测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的体重指数(BMI)、天门冬胺酸转胺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T)、肝脏B超、肝脏CT、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对比两组治疗3、6个月的疗效;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非药物组治疗6个月BMI和FNS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3、6个月的BMI、ALT、-GT、FPG、FNS、HOMA-IR、TG、TC、HDL-C及肝/脾CT比值较治疗前改善(P<0.05)。联合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同期的非药物组(34.4%vs 12.5%,81.3%vs 21.9%,均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仅1例女性患者发生双下肢轻度水肿。结论吡格列酮联合非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NAFLD及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多项临床指标,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 谢伶俐梁斌李菊杜鹏戴兵周力李丽滨
- 关键词:吡格列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
-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法洛四联症B-T分流术后咯血1例被引量:3
- 2015年
- 临床资料 患者,女,31岁,自由职业。自出生后3个月开始即出现嘴唇发绀,喜蹲踞,时常发热,喂养困难。平日上楼或跑步后呼吸困难明显。结合UCG,ECG及CTA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重症法洛四联症(TOF)。患者于2012年11月5日在我院行B-T分流术(布莱洛克-陶西格手术,锁骨下动脉-肺动脉吻合术,Blalock-Taussig shunt),术后患者嘴唇发绀及呼吸困难有所好转,于2014年2月7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每次10-60 ml,每日1-2次,4 d后住入我院呼吸科,当地医院曾作CT,示左下肺炎性病变,双肺外周间质性改变,先天性心脏病术后。
- 李林郑传胜熊斌梁斌董祥军钱坤刘一鸣张欣
- 关键词:重症法洛四联症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
- 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皮质盲一例被引量:2
- 2017年
- 患者女,63岁。因头痛1周入院。体检:血压145/80mmH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心、肺、腹检查阴性,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神经反射征阴性。头颅CT平扫未见异常,CTA可疑基底动脉开窗。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经右侧股动脉穿刺入路,采用5 F单弯导管分别选择右椎动脉、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椎动脉造影。采用非离子对比剂碘佛醇,共110 ml。
- 乐发庭胡隆尧梁斌郑传胜
- 关键词:皮质盲脑血管造影检查椎动脉造影碘佛醇左颈总动脉神经反射
- 兔肝VX2瘤模型MR灌注成像与MVD及VEGF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研究肝脏肿瘤MR灌注成像(PWI)表现与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并优选灌注评价指标。材料与方法建立15只新西兰兔肝VX2瘤模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5只,分别在肿瘤种植成功后的16、28、45天进行T2*WI的PWI和MVD、VEGF检测,PWI采用信号强度-时间曲线中的几个指标包括达峰时间(TTP)、最大信号下降百分率(SRRmax)、最大信号下降斜率(SRSmax)、平均通过时间(MTT)作为参数用于肿瘤灌注的定量研究,并分别与肿瘤的MVD计数、VEGF表达强度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SRRmax、SRSmax与MVD呈正相关(r=0.584,P=0.022;r=0.731,P=0.002),其中SRSmax与MVD的相关性更高;3组之间SRSmax和MVD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52,P=0.013;χ2=9.260,P=0.010),A组的SRSmax、MVD明显高于C组(P<0.05);各项灌注指标与VEGF表达强度不相关。结论MR-PWI与MVD密切相关,SRSmax可作为优化的灌注评价指标。
- 梁斌肖恩华唐蜜颜荣华袁友红罗建光司徒卫军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