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翠燕 作品数:8 被引量:20 H指数:2 供职机构: 江门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心脏电生理平衡指数预测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植入ICD有效性的价值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心脏电生理平衡指数(the index of cardio-electrophysiological balance,iCEB)预测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植入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有效性的价值。方法通过起搏器程控仪调取符合SCD一级预防并植入ICD患者的起搏器数据,根据是否发生诊断正确的心血管事件(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及适当的ICD治疗分成2组,使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参数QRS和QT计算iCEB(iCEB≈QT/QRS),对比分析两组间iCEB差异程度。结果QT/QRS预测SCD一级预防植入ICD有效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0(95%CI 0.707~0.913),且当QT/QRS≥5.0时,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8%。结论QT/QRS预测SCD一级预防植入ICD的有效性有临床应用价值。 黄启祥 梁翠燕 苏中州 张伟明 方红关键词:心脏性猝死 专科管理在基层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年 目的:探究在基层手术室管理中应用专科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8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是否采取专科管理措施作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采用专科管理。对比分析两组管理质量、风险安全管理质量、技能水平、护理效率、服务态度、亲和力评分、手术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价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岗位管理、仪器管理、药品管理、手术配合管理、术后标本管理、院感控制等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筛查、风险因素评估、应急管理以及多学科协助等风险安全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护理效率、服务态度、亲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医生对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工作态度、协调能力等满意度评价,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手术室管理中,应用专科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手术室管理质量与风险安全管理效果,还可以提升患者与手术医生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余丽云 张月琼 梁翠燕关键词:手术室管理 专科管理 肋间神经冷冻预防开胸术后切口疼痛的临床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肋间神经冷冻预防开胸术后切口疼痛的疗效。方法将205例需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组(A组,n=80),采用Jrr型冷冻手术治疗机于手术结束前冷冻切口、上下各一肋间以及放置引流管至肋间神经根部,每根肋间神经冷冻温度为-50~-70%,冷冻时间为90s;自控镇痛组(B组,n=80),术后静脉应用镇痛泵实行患者自控镇痛;采用临时肌肉注射度冷丁和口服曲马多缓释片组(C组,n=45)。根据观察术后切口疼痛程度和各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B组和C组(χ2=74.93,15.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B组和C组(χ2=17.15,8.6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间神经冷冻能有效减轻开胸术后疼痛,并减少并发症。 李佩贤 孙洁群 梁翠燕 成祥军关键词:开胸术 肋间神经 疼痛 冷冻止痛 综合保温措施在预防老年肠癌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应用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措施对老年肠癌开腹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8月在我院全身麻醉下行开腹手术治疗的肠癌老年患者80例,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综合保温措施,包括控制室温、输液加温等;对照组给予常规保温措施。记录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开始30,60,90,120,15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体温变化,比较两者患者的寒颤发生率、苏醒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手术结束时的体温高于对照组且较对照组稳定;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寒颤、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腹手术的肠癌老年患者采取综合保温措施可维持术中体温稳定,预防低体温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 张晓霞 李影婷 张月琼 张秀娟 梁翠燕 梁少英 谭剑玲关键词:开腹手术 老年患者 保温措施 肩难产团队施救合作模式与应用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肩难产团队施救的合作模式与应用。方法:采用产科医生、儿科医生合作应用HELPERR程序处理肩难产并进行相关人员培训。结果:采用团队合作模式后,观察组新生儿轻度窒息低于对照组(P<0.05),胎儿娩出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无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和重度窒息的病例,两组产妇并发症差异虽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团队抢救有效提升应对肩难产专科技术及产科专科质量。 廖艳娉 洪燕 梁翠燕关键词:肩难产 产伤 基于结果导向的护理在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基于结果导向的护理在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4月于本院接受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治疗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为导向组(41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导向组则开展基于结果导向的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穿刺时间、呼叫护士次数,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总体满意度情况。结果导向组手术时间、穿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呼叫护士次数少于对照组(均P<0.05)。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导向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均P<0.05)。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导向组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更高(均P<0.05)。导向组护理后的各项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导向组的总体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基于结果导向的护理应用于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满意度以及预后。 梁翠燕 罗静娟 梁海燕 杨春梅 钟彩芳关键词:预后 总体满意度 基于循证理论的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频发室性早搏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2023年 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频发室性早搏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84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基于循证理论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控制率及情绪状态。结果 观察组病情控制率为95.24%,明显较对照组78.57%高(P<0.05);两组干预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上述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较对照组4例(9.52%)(P<0.05)。结论 基于循证理论的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频发室性早搏患者中可提高病情控制效果,也能缓解负性情绪,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梁翠燕 赖玉庭 孔秀梅 魏炳惠 黎宝玲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干预 频发室性早搏 负性情绪 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