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汉祯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学习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理论
- 1992年
-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告诉我们,国民经济中的基本比例关系,是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毛泽东同志认为,就经济联系看,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基本上反映了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农、轻、重的比例关系是否适当,对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毛泽东同志主要从农业。
- 樊汉祯赵跃红
- 关键词: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国工业化道路生产资料生产经济联系工业为主导
- 论行政审批中的“越位”、“错位”和“缺位”被引量:6
- 2002年
- 行政审批改革是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 ,我国当前的行政审批存在着严重的“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双轨制的存在、权力利益的部门化和个人化、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及传统观念的顽固存在是导致行政审批当中不合理现象和错误做法的主要原因。应当通过加快立法、大力发展中介组织、积极借鉴中外行政管理的先进做法来消除这些弊端。
- 樊汉祯孙中华
- 关键词:行政审批
- 改革开放中的思想道德建设
- 1998年
- 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思想道德在某些方面也有了显著的进步。比如,人们的自我意识、平等意识和风险意识大大增强了,人们的知识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和竞争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社会上又出现了一系...
- 樊汉祯翟炎
- 关键词: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思想物质文明建设价值观
-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思考
- 1993年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下简称为特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有着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我们要真正掌握特色理论的基本精神,充分发挥它的指导作用,就必须深刻领会它的哲学思想。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本身来说,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它的科学的哲学基础,我们搞社会主义,其它国家也搞社会主义,对于一切社会主义国家来说,社会主义是个普遍性的问题,共性的问题,但是,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情。
- 樊汉祯
- 关键词:辩证关系立国之本历史性飞跃
- 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 2000年
- 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失败的教训 ,我们能从中得到重要启示 :必须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 ;必须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
- 樊汉祯赵宇霞
-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革历史条件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政府职能转变
- 1993年
- 转变政府职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在我国当前的现实体现。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转变政府的职能。为了正确地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必须从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发,遵循“精简放权、高效服务、宏观管好、微观放开”的原则,尽快完成这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这对我们深化改革、加快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樊汉祯
- 关键词:市场经济政府职能
- 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的“两个必然”理论被引量:1
- 2002年
-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资本主义虽有许多新发展 ,但依然无法根本解决其经济危机、精神危机和贫富两极分化等三重危机 ;而社会主义在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中 ,加快改革进程 ,积极参与全球合作与发展 ,显示出光明的前景。这证明马克思的“两个必然”理论没有过时 ,仍具有现实的真理性。
- 樊汉祯张莉
-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被引量:1
- 2003年
-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既从根本上回答了我们党要把自己建成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又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新形势下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 樊汉祯武贤明
-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
- 网络发展对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影响被引量:2
- 2004年
- 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网络技术革命 ,给知识分子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为此 ,我们应及早采取对策 ,扩大其积极作用 。
- 樊汉祯曹妍
- 关键词:网络知识分子政治参与
- 认真学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札记
- 1993年
- 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概括,认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并确认了它对全党各项工作的指导地位。这个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 樊汉祯
- 关键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