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莉丽 作品数:26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强势特色学科基金 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河北省高校强势特色学科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管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霍奇金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kin’s Lymphoma,NHL)的血管新生情况和血管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病变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抗人VEGF多克隆抗体,免抗人VIII因子相关抗原抗体,... 武莉丽 高玉环 岂连鹏 王红芳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血管新生 文献传递 培门冬酶联合化疗用于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刘海生 武莉丽 马光宇 赵桂敏 姚影珍 黄晨 高玉环 刁兰萍 刘丽宏妊娠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HBV感染1例治疗探讨 被引量:2 2014年 妊娠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目前多为散发病例或个案报道,其中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更罕见。现介绍1例经本院治疗的妊娠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HBV感染的病例,该患者经过联合化疗后顺利分娩,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7(呼吸、肤色、肌张力各减1分)-9(肌张力减1分)-10分。通过对本例患者治疗前进行多学科讨论,进一步探讨妊娠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HBV感染的诊疗流程,推动多学科合作诊治的发展。 武莉丽 刘丽宏 高玉环 张慧欣 江莲 殷飞 黄晨关键词:淋巴瘤 妊娠 乙型肝炎 诊疗流程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对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生长调控的研究 目的:观察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 lymphocyte stimulator,BLyS)对人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增殖、凋亡及凋亡相关通路的影响,探讨BLyS在B淋巴瘤细胞生长调控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细... 高玉环 王志彬 刁兰萍 武莉丽关键词:BLYS NF-KB JNK P38 文献传递 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发黑热病1例 2008年 唐建发 沈扬 武莉丽 刁兰萍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及其增殖诱导配体APRIL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本文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并分析MM患者血清中BLyS和APRIL水平,探讨BLyS/APRIL系统在MM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肿瘤负荷及预后指标的相关性。方法:1标本的采集用真空采血管分别抽取健康成... 高玉环 李超 武莉丽 姚影珍文献传递 血管新生在非霍奇金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为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血管新生情况和血管新生在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病变中的意义,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结论:尽管NHL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率与反应... 武莉丽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血管新生 文献传递 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起病的原发骨髓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16年 背景:原发骨髓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亚型。目的:报道1例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起病的原发骨髓T细胞淋巴瘤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起病的原发骨髓T细胞淋巴瘤患者,详细分析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过程,探讨骨髓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及诊疗中的规律,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疗水平。结果与结论:此例72岁女性患者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起病,骨髓活检显示大量T淋巴细胞异常增生,增生小淋巴细胞基本为T细胞,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流式及骨髓活检,诊断为原发于骨髓T细胞淋巴瘤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予R—CHOP样方案化疗后贫血缓解,淋巴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均正常。患者未遵医嘱继续治疗,出院后2个月死亡。原发骨髓T细胞淋巴瘤的文献报道病例数较少,缺乏大规模回顾性研究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故标准治疗方案仍待进一步探索。 武莉丽 刘丽宏关键词:骨髓 T细胞淋巴瘤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MMP-2和TIMP-2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92例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MMP-2-1306C/T、-735C/T和TIMP-2-418G/C 3个SNPs的基因型。结果①MMP-2-1306C/T和-735C/T的TT基因型及TIMP-2-418G/C的CG基因型分布频率显著升高,分别为69.44%、59.82%和48.04%,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105,P=0.297,P=0.203)。②MMP-2-1306C/T、-735C/T和TIMP-2-418G/C的基因型分布频率与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性别、肿瘤大小、是否骨髓浸润无显著相关(P〉0.05)。③年龄≤60岁患者-1306C/T的CC+C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年龄〉60岁患者,OR值分别为2.257(95%CI=1.031~4.942;P=0.038)和0.461(95%CI=0.260~0.812;P=0.006)。④年龄≤60岁非高危患者-418G/C的GG+CG基因型分布显著高于高危患者(OR=2.520;95%CI=1.089~5.829;P=0.028),年龄〉60岁非高危组患者-1306C/T的T等位基因分布较高危组患者显著增高(OR=0.171;95%CI=0.046~0.634;P=0.005)。⑤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患者的-735C/T的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OR=0.558;95%CI=0.329~0.947;P=0.029)。⑥有B症状的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1306C/T的T等位基因分布较无B症状患者显著增高(OR=1.796;95%CI=1.127~2.861;P=0.013)。⑦肿瘤起源于淋巴结患者-418G/C的GG+CG基因型分布频率较起源于淋巴结外的患者显著增高(OR=0.539;95%CI=0.293~0.991;P=0.046)。⑧MMP-2-1306 C/T、-735C/T和TIMP-2-418G/C 3个SNPs的基因型分布与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的3年总生存无显著相关(Log-rank检验,P〉0.05)。结论 MMP-2和TIMP-2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疾病进展相关。 武莉丽 刁兰萍 高玉环 李涛 刘丽宏 刘海生 赵桂敏关键词:T细胞淋巴瘤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雷帕霉素对人淋巴瘤Raji细胞株增殖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宜欣可)对人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分析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5、10、20、40、50和100nmol/L)雷帕霉素作用不同时间(24、48和72h)对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雷帕霉素对Raji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雷帕霉素对Raji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E、Cyclin A和p27及凋亡蛋白抑制因子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雷帕霉素浓度>5nmol/L对Raji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依赖关系。雷帕霉素处理后,可明显抑制Raji细胞周期发展(P<0.05),随着药物浓度的加大、作用时间的延长,处于G0/G1期细胞逐渐增多,S期和G2/M期细胞则逐渐减少。但Raji细胞没有发生明显的凋亡现象(P>0.05)。50nmol/L雷帕霉素处理后,Raji细胞的Cyclin D1、Cyclin E、p27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P>0.05),但Cyclin A和Survivin表达水平被明显抑制(P<0.05)。结论:雷帕霉素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发展抑制Ra-ji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CyclinA和Survivin表达有关。 王炜 高玉环 王彬 刁兰萍 刘海生 武莉丽关键词:雷帕霉素 淋巴瘤 RAJI细胞 细胞周期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