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其林
- 作品数:33 被引量:146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省种子管理站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创建育繁推加联合体 加速优质小麦产业化
- 1999年
- 宋家永汤其林李铁庄周新保闫耀礼
- 关键词:优质小麦生产经济利益共同体
- 良种繁育推广对粮食增产的作用被引量:12
- 2009年
- 良种更新换代对河南省粮食单产提高的贡献
在提高粮食单产诸多因素中,良种贡献率一般认为达40%以上。
2004-2007年,河南省小麦总产量由504亿斤提高到599亿斤,增加了95亿斤,全省平均单产由680斤/亩提高到760斤/亩,提高了80斤/亩,平均每年增加20斤/亩。
- 汤其林
- 关键词:良种繁育推广粮食增产粮食单产贡献率总产量小麦
- 四级种子生产技术在烟草良种繁育上的应用被引量:1
- 2001年
- 丁永乐杨铁钊汤其林霍晓妮张福平
- 关键词:烟草四级种子良种繁育生产技术
-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与育、繁、推一体化被引量:4
- 2001年
- 张伟孙立民熊元超王春平陈翠云汤其林霍晓妮李铁庄
- 关键词:农作物四级种子
- 理顺种子管理体制 加强市场监督管理被引量:9
- 2009年
- 当前,我国种子存在的主要问题仍是国办发[2006]40号文件中的那4句话:体制不顺、队伍不稳、手段缺乏、监管不力。如何解决这些长期困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问题,笔者有如下建议:
- 汤其林
- 关键词:市场监督管理种子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 中国种子生产程序的革新及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的构建被引量:29
- 2005年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种子生产国与消费国之一,但中国种业的发展远落后于农业经济的其它部门,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本文对中国加入WTO后种子生产程序的革新及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建议。指出:中国应逐步放弃“三圃制”,推行四级种子生产程序;育种家种子的保存,应建立“株系(行)循环法”和低温低湿库双重保存制度。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的构建,应与“四级程序”配套,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提出了几种作物种子质量标准构建方案。
- 王春平张万松陈翠云张新友赵虹郭天财霍晓妮汤其林尹海庆
- 关键词:种子质量标准WTO种业四级种子生产程序株系
- 种子体制改革后如何调控种子市场保障种子供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查研究报告被引量:2
- 2009年
-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科学有效地调控种子市场,保障农作物种子供应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我国种子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种子市场主题及企业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国有种子公司实行了事企分离和政企脱钩,一大批具备资质的集体和个人股份制种子公司相继成立,种子市场形成了国有、集体和个人共存的多元结构,
- 汤其林徐献军
- 关键词:种子供应科学发展观种子市场《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 论中国迈向21世纪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程序和种子类别被引量:16
- 2002年
- 中国迈向 2 1世纪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程序和种子类别的确立 ,应遵循以育种者种子为种源基础 ,运用重复繁殖技术路线 ,对种子进行限代繁殖等原则 ,以适合中国种子现代化特点 ,并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建议采用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四级程序。并逐步建立以“株系循环法”技术为基础的保种圃和“低温低湿库”
- 张万松王春平陈翠云王淑俭杨会武郭天财汤其林张进生霍晓妮张福平郭香墨
- 论中国迈向21世纪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程序和种子类别
- 2001年
- 中国迈向 2 1世纪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程序和种子类别的确立 ,应遵循以育种者种子为种源基础 ,运用重复繁殖技术路线 ,对种子进行限代繁殖等原则 ,以适合中国种子现代化特点 ,并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建议采用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四级程序。并逐步建立以“株系循环法”技术为基础的保种圃和“低温低湿库”
- 张万松王春平陈翠云王淑俭杨会武郭天财汤其林张进生霍晓妮张福平郭香墨
- 关键词:农作物种子株系循环法
- 新形势下我省种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 2000年
- 汤其林
- 关键词:种子产业种子管理体制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