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永英

作品数:25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8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教学
  • 5篇森林气象学
  • 5篇课程
  • 4篇气象
  • 3篇土壤
  • 3篇林型
  • 3篇教学方法
  • 3篇PM2.5
  • 2篇院校
  • 2篇植物
  • 2篇森林土
  • 2篇森林土壤
  • 2篇提高人才培养...
  • 2篇气象因子
  • 2篇污染
  • 2篇污染状况
  • 2篇校园
  • 2篇绿地
  • 2篇绿地类型
  • 2篇课堂

机构

  • 24篇东北林业大学
  • 4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黑龙江省蚕业...

作者

  • 25篇汪永英
  • 13篇段文标
  • 11篇韩冬荟
  • 10篇孟琳
  • 8篇郭敏
  • 4篇陶继哲
  • 2篇王玲
  • 2篇陈立新
  • 2篇刘滨辉
  • 1篇杨光
  • 1篇马承慧
  • 1篇宋秋梅
  • 1篇高靖华
  • 1篇刘忠云
  • 1篇辛颖
  • 1篇王建科
  • 1篇刘牧
  • 1篇孔令伟
  • 1篇谭增鑫
  • 1篇王振宇

传媒

  • 3篇森林工程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农机化研究
  • 2篇广州化工
  • 1篇科技通报
  • 1篇中国蚕业
  • 1篇广东化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黑龙江生态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秋季校园不同下垫面PM2.5浓度的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以雾霾为主的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校园是师生最主要的生活环境,针对其不同下垫面(即指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对PM2.5浓度的影响进行研究有助于提升生活舒适度。以东北林业大学校园内宿舍区、活动区、林场、草坪区和家属区为下垫面测量PM2.5浓度,分析其在晴天、阴天和多云天气条件下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的特征。以晴天为例,家属区的PM2.5浓度比草坪高出约15%;而在不同天气条件下,阴天活动区的PM2.5浓度较多云天高将近60%。结果表明,人员流动频繁、活动较多的地区PM2.5浓度较高,植物覆盖的地方PM2.5浓度较低;阴天的颗粒物浓度较高,多云天和晴天的颗粒物浓度较低。故在阴天不宜外出活动,且合理的绿地空间布局能有效降低颗粒物浓度,改善大气污染。
赵戈榕刘燕钟钰祺汪永英
关键词:PM2.5浓度校园下垫面绿地类型
哈尔滨供暖期间PM2.5污染状况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针对北方城市哈尔滨冬季供暖期和非供暖期PM2.5和PM10的浓度变化特征以及供暖期间PM2.5浓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4年全年空气质量在二级以上达标的天数为244天,未达标天数占33%;供暖期PM...
张雪梅汪永英韩冬荟孟琳郭敏段文标
关键词:供暖期PM2.5气象因子污染状况
从课堂教学渠道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以通识课《气象与生活》为例被引量:3
2020年
本文结合农林院校自身办学特色、专业特点和授课经验,对如何充分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如何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为今后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一定的借鉴、指导和参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汪永英赵戈榕孟琳韩冬荟段文标
典型天气条件下哈尔滨城市森林不同林型对PM2.5的调控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究不同林型对PM_(2.5)的调控作用和净化效应,进而研究气象因子与PM_(2.5)质量浓度的相关性。[方法]以哈尔滨城市森林3种不同林型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3种典型天气条件,PM_(2.5)质量浓度进行连续12 h的观测。[结果]晴天时PM_(2.5)质量浓度最小;而在降水之后的阴天条件下,其质量浓度是晴天时的1.34倍,日变化幅度不大;多云天气时,PM_(2.5)质量浓度的增加明显,日变化幅度较大,其质量浓度是晴天时的1.69倍。3种不同林型对PM_(2.5)均会起到一定的净化效应,各天气条件下净化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晴天、阴天、多云。晴天时,PM_(2.5)质量浓度与气压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多云时,PM_(2.5)质量浓度与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和气压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风速的相关性不显著;阴天时,PM_(2.5)质量浓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较低,与风速呈负相关,与气压、气温和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建议人们选择晴天条件下在樟子松林内进行休闲活动,且活动时间选择在午后;PM_(2.5)质量浓度变化趋势因天气条件差异而不同。
汪永英孙琪李昭韩冬荟孟琳郭敏段文标
关键词:PM2.5
校园内植被覆盖对PM_(2.5)和PM_(10)浓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大气颗粒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愈发严重,植被作为校园绿地景观的主要成分,可有效吸附、截留并沉降清除PM_(2.5)和PM_(10),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本研究测量了东北林业大学校园内不同绿地类型——林地、草地和无任何覆盖物的裸地内PM_(2.5)和PM_(10)的质量浓度,以及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3个气象因素,并对不同植被覆盖类型样地的PM_(2.5)/PM_(10)和净化效益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PM_(2.5)和PM_(10)浓度时间变化特征基本一致,且PM_(2.5)和PM_(10)浓度月变化特征均呈现10月>11月>9月>8月。植被覆盖可使PM_(2.5)浓度、PM_(10)浓度和PM_(2.5)/PM_(10)值显著降低,且作用效果表现为林地>草地。植被覆盖对PM_(2.5)和PM_(10)的净化效益虽相差不大,但随着月份变化,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对于颗粒物的净化效益存在显著差别。因此,根据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对于PM_(2.5)和PM_(10)的净化作用,合理规划校园绿地植被覆盖类型和分布,有助于创造美好校园生态环境,减轻大气颗粒物污染对师生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
赵戈榕汪永英刘燕钟钰祺
关键词:绿地类型
探讨气象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从东北林业大学气象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重点说明了在气象学实验教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以及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
汪永英段文标刘滨辉辛颖郭敏
关键词:气象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小兴安岭南坡3种林型林地水源涵养功能评价被引量:18
2011年
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和方法,通过选取影响林地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的11个指标,对小兴安岭南坡3种主要林型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天然杨桦混交林水源涵养综合能力评价值最大(0.427 1),落叶松人工林次之(0.368 7),天然红松林最小(0.204 1),说明天然杨桦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最强,落叶松人工林中等,天然红松林最弱;3种林型的水源涵养功能的强弱与现实生产实际相吻合,表明层次分析法在不同林型水源涵养功能的定量评价上是可行的。
汪永英段文标
关键词:林型层次分析法水源涵养功能
哈尔滨城市森林小气候状况及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被引量:21
2012年
通过对哈尔滨城市森林3种不同林型的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定点观测,用温湿指数(IT,H)表征人体舒适度这一生物气象指标,评价了不同林型对人们户外活动舒适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夏,气温的日变化呈单峰型,清晨最低1,4:00达到最高值;相对湿度的变化呈U型,与气温的日变化相反。3种不同林型对周围环境均具有一定的降温增湿作用,白桦林的平均降温率(6.69℃)最大,而且降温效应以午后14:00前后最为显著;蒙古栎林的平均增湿率(44.78%)最高,且也以午后14:00前后增湿最为明显;在一日中对人体舒适度感觉最好和感觉舒适时间最长的是白桦林(22.13%1,2 h)和樟子松林(22.17%,10 h)。
汪永英孔令伟李雯毛桃义曹晓飞荣旭东
关键词:小气候温湿指数人体舒适度增湿
关于高等院校教学方法变革的思考
2017年
近几年,高等院校不断推出新的教学方法改革措施,作者针对高等院校教学方法改革中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论文首先区分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的异同优劣;其次根据不同授课对象,提出了不同的教学方案,包括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最后强调要发挥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各自优势,相互结合、存真去伪,采取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为高等教育服务。
韩冬荟汪永英段文标陈立新杨光孟琳
关键词:传统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方法本科教学研究生课程
卫星在林火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通过对卫星监测林火机理的介绍,阐述了卫星监测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如何提高监测精度问题。
杨崇军汪永英
关键词:卫星林火监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