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子兴

作品数:17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长宁区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9篇数学
  • 7篇教学
  • 3篇数学课
  • 3篇数学课程
  • 3篇数学课程标准
  • 3篇课程
  • 3篇课程标准
  • 3篇教学设计
  • 2篇等差
  • 2篇等差数列
  • 2篇性学
  • 2篇研究性
  • 2篇研究性学习
  • 2篇数列
  • 2篇数学概念
  • 2篇思维
  • 2篇年级
  • 2篇课堂
  • 2篇教师
  • 2篇过程性

机构

  • 16篇长宁区教育学...

作者

  • 16篇沈子兴

传媒

  • 8篇上海中学数学
  • 7篇现代教学
  • 1篇上海课程教学...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一道数学高考题的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三个同学对2006年上海高考理科第12题:"关于x的不等式x2+25+|x3-5x2|≥ax在[1,12]上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提出各自的解题思路.……
沈子兴
关键词:高考题恒成立不等式解题思路
在数学复习课中体现过程性教学——高三专题复习“函数的最大(小)值”教学设计被引量:1
2017年
【前端分析】数学复习课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理,把以前孤立、分散、无序、认识模糊的概念及解题的思路,以再现、整理、归纳等方法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使其形成条理化、系统化的知识网络、知识框架。其教学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巩固和梳理已学知识、技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结构性理解和本质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结构网络”和“解题方法网络”。
沈子兴
关键词: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过程性函数知识网络
“老师,你错了!”
2009年
[事件描述]2008年4月的某一天,高二年级的教室里一堂数学公开课正在有序进行着,本节课课题是“椭圆定义在解题中的应用”,老师正在引导学生解决一道数学问题.
沈子兴
关键词:老师数学公开课高二年级数学问题教室
新理念下的数学概念课教学探究
2005年
沈子兴
关键词:数学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教学探究
寻找教师培训的魅力
2011年
综观普通教师的培训现状,确实令人担忧,培训是为了"混"学分,教师几乎是在"被培训"。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培训内容缺少吸引力,培训过程缺乏魅力。要真正发挥培训的作用,让教师喜欢培训而不是"被培训",作为培训者应该在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上寻找突破。
沈子兴
关键词:教师培训普通教师培训者
课堂教学转型的落脚点在哪里被引量:1
2013年
教育转型,立足点在于课堂教学的改变;而课堂教学转型,根本在于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近期,关于“课堂教学转型”的话题不绝于耳,“翻转课堂”“智慧课堂”“慕课”等,这说明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如何将轰轰烈烈的“课改”真正落实到“改课”,即真正将新教学理念落实为改善课堂教学,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沈子兴
关键词:教学转型教师教学行为教育转型智慧课堂
数学概念教学中体现概念的形成过程——高一年级《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被引量:1
2015年
[前端分析]数学概念是数学的核心之一,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的正确与否,理解层次的深浅,直接关系到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问题的提出]《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学概念教学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对于数学概念的教学设计,应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和实际生活经历,设计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景或事例,充分展现概念形成的过程。通过问题讨论、事例分析,
沈子兴
关键词:数学概念教学教学设计高一年级倾斜角数学概念理解数学课程标准
“学业成就发展指数”的实践与探索
2012年
“绿色指标”内容之一的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包含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指数以及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三个方面,本刊在此介绍上海市部分区县以及学校的相关探索和实践,诠释学业水平指数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意义.
沈子兴
关键词:学业成就学业成绩高层次思维均衡度
36的一半是多少
2010年
案例描述: 在一所薄弱初中的数学教师办公室里,一位初三数学教师在给一位学生订正试卷。有一道题目是“列出代数式:X的5倍与36的一半的和”。学生答案是“5x+6”。
沈子兴
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问题解决——对“刹车距离与行车速度”的课例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笔者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建立不同的数学模型,利用已有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把学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探究过程中培育学生的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直观想象及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
沈子兴
关键词:交通问题数学建模开放思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