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子华

作品数:33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法律
  • 5篇审查
  • 5篇民族
  • 4篇行政
  • 4篇文化
  • 3篇条约
  • 3篇宪法
  • 3篇民族文化
  • 2篇动因
  • 2篇行政处罚
  • 2篇行政授权
  • 2篇文化安全
  • 2篇西部民族
  • 2篇教育
  • 2篇法律调整
  • 2篇法治
  • 2篇备案
  • 2篇备案审查
  • 2篇处罚
  • 1篇调解

机构

  • 32篇新疆财经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32篇沈子华

传媒

  • 3篇华北理工大学...
  • 2篇新疆财经大学...
  • 1篇行政与法
  • 1篇人大研究
  • 1篇行政论坛
  • 1篇河北法学
  • 1篇新疆社科论坛
  • 1篇新疆社会科学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民族论坛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 1篇法学论坛
  • 1篇农场经济管理
  • 1篇黑龙江民族丛...
  • 1篇昌吉学院学报
  • 1篇福建省社会主...
  • 1篇新疆职业大学...
  • 1篇甘肃联合大学...
  • 1篇上海政法学院...

年份

  • 7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际条约人权义务条款的国内解释
2015年
文章认为国际条约中的人权义务条款不同于一般国际法,它具有更加突出的个体性、强制性,是国内解释及适用的基础。人权义务条款的特殊意义还在于它构成各国制宪、修宪的界限,因而在国内具有至少高于法律的位阶。各国在条约人权义务条款解释适用中形成了依宪法解释条约、审查条约和依条约解释法律、审查法律的机制;解释的主体既可以由司法机关解释,也可以由立法机关解释。
沈子华
关键词:国际条约
立法法第八十三条“区域协同立法”的宪法内涵被引量:2
2024年
新修改的立法法第八十三条增加的“区域协同立法”是跨区域合作立法的依据,是从“政府立法协作”“人大协同立法”到“区域协同立法”动态变化中的经验总结。区域协同立法相对地方单个立法,既有地方横向立法的空间改变,也有立法主体、立法事项以及实施范围的授权疆域改变,形成多样化的地方法规体系。基于国家法制的统一,有必要对区域协同立法的适用范围进行规范阐释,从“备案审查“”法规清理”两方面进行宪法监督,从“共同治理需求“”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对协同立法事项进行双重限制。
秦月岩刘念沈子华
关键词:合宪性审查
数据垄断的挑战与反垄断法规制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大数据在为经济生活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垄断问题,数据拥有者实施的数据垄断给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阻碍。数据垄断与传统的垄断不同,数据垄断具有隐蔽性、动态性、易发性等特点,使得现有的法律体系在规制数据垄断时存在许多问题。规制数据垄断的立法不完善、执法力度不严格、责任追究机制不到位是导致数据拥有者对其拥有的数据信息产生垄断的重要因素。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数据价值评估机制,优化市场支配地位的考虑要素,在建立健全相关立法措施的基础上,加强反垄断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对数据拥有者实施数据垄断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
沈子华梁满有
关键词:规制
法治人才培养中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路径研究
2023年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新理论概括,需要在法治人才培养过程中予以回应,方能适应“德才兼备”的法治人才培养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与法治人才培养有着密切联系,包括内在与外在两方面。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实践理解抽象法律规范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法治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的关键点,作用样态包括案例式的培养方法、模块化的知识总结。“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法治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为其改革创新指引方向,包括“民主”与“法治”的相辅相成以及以数字技术辅助法治人才培养方法。
沈子华秦月岩
我国“城市社区”的法律释义与实践发展
2014年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城市基层民主的形式是"居民委员会",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实践的创新,"城市社区"延伸和取代了"居民委员会"的法律含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社区"经历了初创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化阶段,即城市社区从"法律上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建设的政府领导——政府领导与居民自治的双重属性"的变化,推导出今后我国城市社区的法律地位可能的两个趋向,即社区自治的归位和政府领导的弱化。
沈子华
西部民族文化安全与法律调整的动因被引量:1
2009年
随着西部开发的深入,西部各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西部民族文化的安全形势却令人担忧,诸如传统因素的消失、文化生态环境恶化及文化资源流失严重等问题,这对于法律的调整与法制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将从法律调整的时间原因、空间原因和主体原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此阐明西部文化安全的法律调整的重要性。
沈子华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安全法律调整
新疆喀什多民族文化的现代发展被引量:1
2008年
喀什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疆少数民族尤其是维吾尔族聚居区,也是维吾尔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近代以来,随着各民族之间的交流频繁,其多民族文化精彩纷呈,本文通过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介绍,分析探讨喀什多民族文化的现代发展。
沈子华
关键词:多民族文化
法治化视角下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与策略被引量:2
2022年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正处于缓慢发展的初始阶段,在如今法治化条件下对循环经济的培育与促进发展逐渐成为解决我国农业生态问题的重要措施。但目前,从法治的角度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仍面临诸多困难,如市场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政府在认识层面和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除此之外,农业循环经济在科学立法方面的进展一直处于比较缓慢的状态。由此一来,农业循环经济在执法和监管等方面也显露出相应的问题,想要促进农业循环经济有序良好的发展,这些问题就必须提上日程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毕晓燕沈子华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法治建设
新疆四片区协同立法机制探析
2024年
新疆划分四片区以局部协同治理谋求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片区协同立法可协调地方利益,提供法治保障。四片区地理区位的自然链接、齐头并进的共同事务与法律文件深层支持三项事实基础为协同立法提供施展的空间;共同事务的治理需求为片区内的共性利益,缺乏协同立法规则机制使得片区内地方间利益均衡难以达成。为此需要建立联席会议作为定期会议机制、确定监督职责以支撑日常组织机制、明晰协同立法工作制度构建合同规则约束机制,方可实现四片区协同立法的有序利益关系。
沈子华秦月岩
监察委员会治理腐败的宪法逻辑被引量:2
2018年
为有效治理腐败,国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创设了独立行使监察权的专门机构——监察委员会,随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该法以强化宪法间接效力理论的方式,改变了宪法治理腐败的附带效果及多元治理的格局;同时,以监察委员会为中心形成了一元化治理腐败模式,产生了治理腐败的双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使宪法具有了对私法主体的直接效力。按照有权力必有监督、有权利必有保障的宪法逻辑,未来监察委员会在行使监察权的过程中应做到两个方面的协调,即监察权与宪法监督机制的协调,以及监察对象与宪法中人权保障功能的协调。
沈子华刘曦雯
关键词:治理腐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