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祖尧

作品数:52 被引量:248H指数:9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专利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标志物
  • 13篇幽门螺
  • 13篇幽门螺杆菌
  • 13篇螺杆菌
  • 13篇基因
  • 12篇基因组
  • 10篇胃癌
  • 9篇细胞
  • 9篇病毒
  • 8篇乙型
  • 8篇乙型肝炎
  • 8篇乙型肝炎病毒
  • 8篇乙型肝炎病毒...
  • 8篇乙型肝炎病毒...
  • 8篇细胞癌
  • 7篇甲基化
  • 6篇直肠
  • 6篇基因组序列
  • 6篇甲基化水平
  • 5篇直肠癌

机构

  • 51篇香港中文大学
  • 8篇医院管理局
  • 5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

作者

  • 52篇沈祖尧
  • 18篇于君
  • 8篇林三仁
  • 8篇周丽雅
  • 8篇金珠
  • 6篇丁士刚
  • 6篇曹世植
  • 5篇钟尚志
  • 5篇黄雪彪
  • 5篇梁巧仪
  • 4篇陈洁
  • 4篇李明
  • 4篇梁伟强
  • 4篇胡品津
  • 4篇叶嗣懋
  • 4篇陈旻湖
  • 3篇赵伟仁
  • 3篇李峥
  • 3篇陈为
  • 3篇李晓星

传媒

  • 5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胃肠病学
  • 2篇中国消化内镜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现代消化病及...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免疫保护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9
2002年
目的 研究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幽门螺杆菌 (Hp)疫苗诱导小鼠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的机制。方法 将表达Hp尿素酶B亚单位 (UreB)、黏附素 (HpaA)及尿素酶B亚单位/黏附素融合蛋白 (UreB/HpaA)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 (Salmonellatyphimurium)给小鼠分别灌胃 ,另设单纯减毒鼠伤寒沙门菌和生理盐水免疫鼠为对照。免疫 4周后以Hp活菌攻击 ,观察各组小鼠的免疫保护率 ,攻击前后血清中抗Hp抗体IgG1、IgG2a和IgA的变化 ,小鼠脾脏和胃黏膜中γ干扰素 (IFN γ)和白介素 4 (IL 4 )mRNA表达变化。结果 UreB、HpaA及UreB/HpaA组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 5 0 % ,4 1%和 77%。和生理盐水组相比 ,攻击前各鼠伤寒沙门菌免疫组IgG1、IgG2a均轻度升高而IgA无变化 ,攻击后各鼠伤寒沙门菌免疫组IgG2a升高显著并以UreB/HpaA组为最 ,而IgG1和IgA的升高无统计学差异。胃黏膜攻击前生理盐水组无IFN γ表达 ,其余各组均 10 0 %表达 ;攻击后生理盐水组IFN γ轻度表达 ,但仍明显低于各鼠伤寒沙门菌免疫组。IL 4在攻击前后各组均无表达。脾IFN γ和IL 4在所有组攻击前后均全部表达。
陈洁陈旻湖朱森林于君梁伟强陈为胡品津沈祖尧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菌免疫应答疫苗免疫保护机制
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重度消化性溃疡与出血的内镜检查和药物治疗被引量:1
2007年
1美国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在美国,尽管单纯的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在下降,但是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并没有太大变化。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发病率为每年50000到100000例,并且每年约有150000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平均住院天数为5.7天。尽管内镜治疗法已有进步,再出血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和过去三四十年相比仍是基本持平,再出血发病率是15%~25%,死亡率是5%~12%(平均为10%)。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病人群体年龄较高且并发症较多。
沈祖尧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口服溶液消化道溃疡胃肠病非甾体类抗炎药内镜检查
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影象学诊断与分期新进展
1999年
李玉堂沈祖尧
关键词:影象学诊断胃肠道恶性肿瘤钡剂内镜恶性疾病
幽门螺杆菌与胃炎活动性关系的病理观察被引量:15
2000年
目的:探讨胃癌高危人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与胃炎活动性的关系。方法:对胃癌高发区成年人群(533人)做内镜、快速尿素酶试验及胃粘膜活检组织学检查,Hp以组织学WS染色检查为标准,数据结果均做χ2检验。结果:(1)人群Hp的检出率为64.54%,活动性胃炎的检出率为69.42%。(2)活动性胃炎中Hp的检出率为92.43%。(3)Hp阳性组活动性胃炎的检出率为99.42%,明显高于Hp阴性组。(4)胃窦部及体小弯活动性胃炎的检出率高于胃底部;胃窦部高于体小弯。(5)Hp阳性者各活检部位的活动性胃炎组织中Hp的检出率均高。(6)Hp根除后活动性胃炎的检出率明显下降(5.77%),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1)Hp与胃炎活动性密切相关。(2)Hp的检出提示胃内有活动性炎症的存在。
金珠林三仁沈祖尧叶嗣懋周丽雅曹世植
关键词:螺杆菌感染胃炎病理学微生物学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炎症变化的人群随访研究被引量:35
2003年
目的 观察胃癌高发区中幽门螺杆菌 (Hp)阳性者根除Hp 5年后胃黏膜组织的炎症变化 ,以探讨Hp感染与胃黏膜组织炎症及胃癌的关系。方法 对胃癌高发区山东省烟台市成年人群随机抽样 1 0 0 6例 ,做内镜、快速尿素酶试验及胃窦、胃体部黏膜组织学检查 ,将Hp阳性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奥美拉唑 2 0mg、克拉霉素 50 0mg、阿莫西林 1 0 0 0mg)及对照组 ,2组入选者分别于 1年后、5年后进行内镜复检 ,本研究是将 5年后复查胃镜及相同部位胃黏膜组织病理检查与 5年前结果进行比较并做 χ2 检验。结果  552例Hp阳性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 2 76例 ,5年后Hp持续阴性者 1 61例 ,持续阳性者 1 98例。 2组结果统计显示 :(1 )入选前 2组胃窦部炎症及活动度发生率与体部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值分别为 0 1 0 5及 0 0 84,但萎缩及肠化生发生率明显高于体部 ,P值均为0 0 0 0 ;(2 )根除Hp 5年后胃窦、胃体部炎症及活动度均明显减轻 ,P值均为 0 0 0 0 ;(3)根除Hp 5年后胃窦部肠化生减轻或未进展 ,而Hp持续阳性组肠化生发生率明显增加 ,P =0 0 32 ;(4)根除Hp 5年后窦、体部萎缩改善差异无显著性 ,两组比较P值分别为 0 2 2 3及 0 40 2。结论 根除Hp可使胃慢性炎症及活动度明显减轻 ,窦部肠化生得到显著控制 ,溃疡病发?
周丽雅沈祖尧林三仁金珠丁士刚黄雪彪夏志伟刘建军郭慧兰曹世植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黏膜炎症溃疡病肠化生胃黏膜萎缩
无线磁控内窥镜
提供了用于微创手术的新型可操纵内窥镜。内窥镜系统包括无线可操纵内窥镜(1)、外部磁控制器(2)和图像/视频显示器(3)。无线可操纵内窥镜(1)可通过身体皮肤(4)上的切口(4‑1)插入,并且通过外部磁控制器(2)在体腔内...
李峥吴士衡赵伟仁沈祖尧
文献传递
胃癌标志物与胃癌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检测胃癌的方法和试剂盒,其中PAX5基因的表达或甲基化被用作胃癌的诊断和预后的标志物。本发明还提供了通过在癌细胞中表达PAX5基因抑制胃癌细胞发展的方法。
于君沈祖尧李晓星
文献传递
与肝细胞癌相关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标志物
本发明涉及与肝细胞癌相关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标志物以及预测HBV感染个体发展成肝细胞癌(HCC)的遗传素因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一种或更多种探针,当其与HBV基因组接触时,如果所述基因组为C2基因型、且包括至少一种下...
沈祖尧陈力元徐国荣梁广锡莫树锦安杰兰·巴托洛梅乌斯梁慧仪李健康
文献传递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被引量:9
1997年
近10年来,尽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但这种细菌的传播方式仍不明。幽门螺杆菌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细菌。发达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总发病率约50%,而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就更高。了解其传播方式对于控制感染至关重要。本文就现今有关幽门螺杆菌传播的流行病学及可能的途径作一回顾。
沈祖尧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高感染率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抑制物胃食管反流PCR技术
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免疫保护作用与免疫后胃炎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为载体构建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疫苗的免疫保护机制。方法:将表达不同Hp抗原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typhimurium)分别免疫小鼠,免疫4周后以Hp攻击;在攻击前及攻击后5周分批处死小鼠,比较各组小鼠Hp定植密度及各项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1)和NS(Normalsalin,NS)对照组相比各免疫组的Hp定植密度显著下降。(2)和NS组相比攻击前后各免疫组血清IgG2a和胃黏膜Th1型细胞因子表达显著升高。(3)和NS组相比攻击后免疫组鼠胃黏膜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结论: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出以Th1反应为主并伴随免疫后胃炎的保护性免疫应答。
陈洁陈旻湖廖文俊于君梁伟强陈为胡品津沈祖尧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