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婷婷

作品数:12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黄斑
  • 4篇水肿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黄斑水肿
  • 4篇光学相干
  • 3篇孕妇
  • 3篇视网膜
  • 3篇网膜
  • 3篇脉络膜
  • 3篇康柏
  • 3篇健康孕妇
  • 3篇病变
  • 2篇断层扫描
  • 2篇血管
  • 2篇血脂
  • 2篇血脂异常
  • 2篇生理学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机构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作者

  • 12篇洪婷婷
  • 9篇汪军
  • 7篇孟忻
  • 6篇高新晓
  • 4篇范颖
  • 4篇刘广峰
  • 3篇王华
  • 3篇顾铮
  • 3篇苗森
  • 2篇彭晓燕
  • 2篇蔺洁
  • 2篇付秀稳
  • 1篇贾宇颂
  • 1篇郭佳
  • 1篇辛晨
  • 1篇朱岩
  • 1篇张举
  • 1篇宋维贤

传媒

  • 6篇眼科新进展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中国医药
  • 1篇眼科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真实世界结果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眼科收治的湿性AMD患者40例,共42只患眼,所有患眼首次治疗均常规给予0.5 mg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药,根据随访检查决定是否再次注射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6、9、12个月后患眼的视力、视网膜中心厚度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影像改变。结果治疗12个月后42只患眼平均最佳矫正视力较治疗前显著改善[(48±12)个字母比(42±12)个字母],平均视网膜中心厚度显著降低[(279±58)μm比(359±77)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患眼视网膜内液体减少10只(23.8%),视网膜下液体减少17只(40.5%),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消失6只(14.3%)。12个月内平均注射康柏西普(3.5±1.7)针,未发生严重的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真实世界研究结果证实,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AMD是有效、安全的。
高新晓马子程严然陆惠洪婷婷朱岩朱思泉
关键词: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糖尿病黄斑水肿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的短期疗效和椭圆体带完整性改变的观察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评估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的短期疗效并观察椭圆体带(ellipsoid zone,EZ)完整性改变情况。方法 DME患者14例(16眼),所有患眼均行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在注射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分别复查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比较注射前与注射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log MAR BCVA、黄斑体积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foveal thickness,CFT)以及注射前与注射后3个月的中心凹EZ不完整部分的横断面长度。结果患眼注射前log MAR BCVA为0.79±0.08,CFT为(536.44±35.87)μm,黄斑体积为(11.27±0.37)mm^3。注射后1个月患眼log MAR BCVA为(0.65±0.07),CFT为(385.63±22.60)μm,黄斑体积为(10.21±0.22)mm^3。注射后2个月患眼log MAR BCVA为0.56±0.06,CFT为(336.13±21.91)μm,黄斑体积为(9.69±0.17)mm^3。注射后3个月患眼log MAR BCVA为0.52±0.06,CFT为(292.38±22.54)μm,黄斑体积为(9.30±0.20)mm^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患者注射前通过黄斑中心凹的EZ不完整部分的横断面长度为(3116.69±385.55)μm,3次注射后为(1784.88±362.3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可以减轻黄斑水肿,提高患者视力,改善黄斑区椭圆体带完整性。
洪婷婷刘广峰高新晓范颖汪军
关键词:黄斑水肿血管形成抑制剂
糖尿病黄斑水肿眼底自身荧光和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分型以及与视力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观察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眼不同眼底自身荧光(FAF)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分型以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黄斑体积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关系.方法 临床检查确诊的DME患者47例84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均行BCVA、眼底彩色照相、FAF、OCT检查.根据FAF检查结果,将患眼分为正常组、单囊样增强组、多囊样增强组;OCT检查结果,将患眼分为弥漫水肿型、囊样水肿型、浆液视网膜脱离型.其中,正常组、单囊样增强组、多囊样增强组分别为30、20、34只眼;OCT检查所见的弥漫水肿、囊样水肿、浆液视网膜脱离分别为44、18、22只眼.统计FAF各组中不同OCT分型者的比例;不同FAF分型患眼BCVA、平均CRT、平均黄斑体积的关系;不同OCT分型患眼平均CRT、平均黄斑体积与BCVA的关系.结果 患眼平均BCVA 0.38±0.26;平均CRT(360.23±139.40) μm;平均黄斑体积(9.59±1.97) mm3.正常组、单囊样增强组中,弥漫水肿型患眼分别占本组患眼的83.3%、60.0%;多囊样增强组中浆液视网膜脱离型患眼占本组患眼的50.0%.正常组、单囊样增强组、多囊样增强组患眼平均BCVA分别为0.47±0.26、0.43±0.30、0.28±0.19;平均CRT分别为(275.50±58.22)、(315.50±100.55)、(461.29±147.68) μm;平均黄斑体积分别为(8.67±1.03)、(8.94±1.63)、(10.79±2.20) mm^3.3组间平均BCVA(χ^2 =11.34)、CRT(χ^2 =30.25)、黄斑体积(χ^2=20.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弥漫水肿型、囊样水肿型、浆液脱离型患眼平均BVCA分别为0.43±0.25、0.45±0.30、0.22±0.14;平均CRT分别为(272.41±48.62)、(402.84±134.89)、(505.67±135.20) μm;平均黄斑体积分别为(8.58±0.95)、(9.22±1.33)、(12.03±2.01)mm^3.不同类型黄斑水肿患眼平均BCVA(χ^2=11.79)、CRT(χ^2 =42.38)、黄斑体积(χ^2=39.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洪婷婷汪军孟忻高新晓刘广峰范颖顾铮贾宇颂王华彭晓燕
关键词:黄斑水肿
Oasis预装式虹膜扩张器在小瞳孔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较分析超声乳化术中使用Oasis预装式虹膜扩张器治疗小瞳孔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患者30例(47眼),A组为小瞳孔白内障组10例(17眼),B组为正常瞳孔白内障组20例(30眼)。A组手术中使用Oasis预装式虹膜扩张器,其余2组手术方法相同。观察2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及术后患者视力、瞳孔大小及角膜内皮细胞情况。结果手术并发症:6例手术中Oasis预装式虹膜扩张器第一次未能进入导入装置,调整拉钩之后顺利将虹膜扩张器拉入导入装置,2例需将虹膜扩张器从导入装置中取出,通过拉钩拉入导入器。视力:A组术后1个月BCVA 0.88±0.02,B组术后1个月BCVA 0.92±0.02,两组术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瞳孔直径:A组术后1个月瞳孔直径(2.67±0.14)mm,B组术后1个月瞳孔直径(2.60±0.11)mm,两组瞳孔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细胞计数:A组患者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209.59±63.99)mm^(-2);B组患者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330.03±51.81)mm^(-2),两组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使用Oasis预装式虹膜扩张器治疗小瞳孔白内障,其术后视力、瞳孔大小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正常瞳孔白内障无显著区别。
刘广峰孟忻洪婷婷苗森汪军
关键词:超声乳化小瞳孔白内障
健康孕妇和子痫前期孕妇黄斑中心凹下不同脉络膜分层厚度变化的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正常女性、健康孕妇和子痫前期孕妇的黄斑中心凹下不同脉络膜分层厚度的变化和差异。方法经我院妇产科检查确诊的子痫前期患者22例22眼(子痫前期孕妇组)、孕20周以上的健康孕妇22例22眼(健康孕妇组)以及正常女性22例22眼(正常女性组)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裂隙灯检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采用OCT测量受检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脉络膜大血管层厚度(large choroidal vessel thickness,LCVT)、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中血管层厚度(medium choroidal vessel thickness,MCVT),并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三组间年龄、等效球镜度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健康孕妇组与子痫前期孕妇组的孕周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女性组、健康孕妇组、子痫前期孕妇组的SFCT分别为(263.45±69.66)μm、(310.55±55.63)μm、(350.41±54.32)μm;LCVT分别为(188.25±60.88)μm、(213.27±65.31)μm、(264.77±56.21)μm;MCVT分别为(75.20±33.65)μm、(97.27±22.14)μm、(85.64±20.93)μm。三组受检眼SFCT、LCVT、MCV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健康孕妇组SFCT、MCVT较正常女性组厚,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两组LCV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9)。子痫前期孕妇组SFCT、LCVT较健康孕妇组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两组MCV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结论子痫前期孕妇较健康孕妇SFCT、LCVT厚度增加,MCVT无明显差异。
洪婷婷孟忻汪军王华
关键词:子痫前期孕妇脉络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外伤性眼球脱臼合并视神经撕裂伤一例被引量:4
2009年
患者男,30岁。因左眼撞至车门视物不见12小时于我院急诊就诊。检查:左眼:视力无光感,眼压Tn。左眉弓下方长约3cm浅层皮肤裂伤,眼球完全脱出于睑裂外,结膜完整附着,四条直肌附着点处大的血肿(图1),瞳孔光反射消失,眼内结构正常。眼眶CT扫描示:眼球突出,眼环完整,视神经明显增粗、欠连续(图2)。右眼未见明显异常。于急诊手术探查左眼球壁无裂伤,眶内压力高,四条直肌无明显撕裂,眼球加压不能直接还纳。遂剪断外、下直肌,清除肌锥内血块及大量渗液,眼球还纳。
张举洪婷婷宋维贤
关键词:眼球脱臼撕裂伤视神经外伤性瞳孔光反射CT扫描示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Dickkopf-1水平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血清中的Dickkopf-1(DKK1)蛋白浓度,探讨Wnt信号通路在PD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12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及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28例PDR患者及2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糖尿病对照组。通过ELISA法检测PDR组和对照组、活跃期和静止期PDR组血清中的DKK1蛋白浓度,分别比较组间的DKK1水平差异。结果 PDR组血清DKK1蛋白浓度为96.14~1303.65 pg·mL-1,平均为491.79 pg·mL-1;对照组血清DKK1蛋白浓度为250.36~1520.92 pg·mL-1,平均为882.38 pg·mL-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静止期PDR组血清DKK1蛋白平均浓度为683.35 pg·mL-1,高于活跃期PDR组(275.48 p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 PDR患者血清中DKK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提示Wnt信号通路可能在PDR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高新晓彭晓燕孟忻洪婷婷汪军
关键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CKKOPF-1WNT信号通路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黄斑区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非缺血性黄斑水肿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27
2017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黄斑区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继发非缺血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确诊的BRVO继发非缺血性黄斑水肿患者50例(50眼),依据手术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康柏西普组26例(26眼)患者接受按需治疗的玻璃体内注射,光凝组24例(24眼)患者接受标准的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黄斑水肿。2组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进行复查,观察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的变化。对比分析2组患眼治疗前后BCVA、CMT的变化,并观察眼部和全身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柏西普组和光凝组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康柏西普组与光凝组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组间比较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康柏西普组18眼(69.23%)视力提高2行以上;光凝组8眼(33.33%)视力提高2行以上。治疗前2组患者的CM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柏西普组和光凝组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CMT均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康柏西普组与光凝组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2组间CMT比较均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康柏西普组首次注药后随访3个月,11眼行重复注射。其中1个月后CMT>250μm重复注射2眼,2个月后重复注射7眼,3个月后重复注射2眼。随访期间50眼均未发生与药物、玻璃体内注射相关的全身不良反应。注射后出现局部球结膜下出血7眼。结论康柏西普治疗BRVO继发的非缺血性黄斑水肿术后视力提高的程度和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减轻的程度均优于黄斑区格栅样光�
刘广峰洪婷婷苗森孟忻王华贾羽颂付秀稳汪军
关键词: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视网膜光凝
子痫前期与健康孕妇脉络膜血管分层的定量评估分析
2021年
目的:定量评估健康孕妇与子痫前期孕妇脉络膜血管分层厚度的改变。方法:横断面观察性研究。纳入100例女性受试者,包括40例正常未孕者,23例健康孕妇和37例确诊为子痫前期的孕妇。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测量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FCT)以及距黄斑中心凹750、1500μm处鼻/颞侧脉络膜厚度,分别定量评估三组受检者Sattler层(LCVT)和Haller层(MCVT)脉络膜血管厚度的差异。结果:三组平均年龄和等效球镜度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240,0.338)。健康孕妇和子痫前期孕妇胎龄无显著性差异(P=0.783)。三组受检者LCVT、MCVT和SFCT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未孕者相比,健康孕妇LCVT、MCVT和SFCT显著增加(P<0.05)。与健康孕妇相比,子痫前期孕妇LCVT和SFCT显著增加(P<0.05),而MCVT则无差异(P=0.709)。结论:妊娠期和子痫前期孕妇脉络膜血管亚层厚度明显增加,脉络膜厚度(CT)的增加可能是由于Haller层增厚,且子痫前期和健康孕妇鼻侧CT的增幅大于颞侧,推测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介导的调节作用及非血管平滑肌细胞可能在妊娠和子痫前期脉络膜血管亚层厚度的变化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洪婷婷高新晓马子程朱思泉
关键词:子痫前期脉络膜厚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硬性渗出与血脂异常的关系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有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硬性渗出的程度与各项血脂指标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0例(90眼)诊断为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中央50。数字彩色眼底照片分析硬性渗出的范围并依据视网膜硬性渗出的程度进行分组:黄斑区未见明显硬性渗出者为A组;黄斑区有硬性渗出且硬性渗出面积〈1/2视盘面积者为B组;黄斑区有硬性渗出且硬性渗出面积≥1/2视盘面积者为C组,各30例。记录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胰岛素治疗情况及血压、血Cr水平并进行血脂分析(TC、LDL—C、HDL—C、TG)。结果A、B、C组患者血清Cr分别为(88±31)、(103±24)、(106±42)mmol/L,TC分别为(4.9±2.6)、(5.34-1.2)、(5.9±1.3)mmol/L.LDL—C分别为(2.9±0.9)、(3.1±1.1)、(3.5±1.0)mmol/L,TG分别为(1.7±0.5)、(2.0±0.7)、(2.1±0.7)mmol/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B、C组患者血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16±0.19)、(1.14±0.22)、(1.17±0.24)mmol/L,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水肿的硬性渗出程度与患者血清TC、LDL、TG水平相关。
范颖洪婷婷孟忻苗森顾铮蔺洁汪军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血脂异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