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晓嵘
- 作品数:65 被引量:177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红曲霉JR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0
- 2010年
- 对红曲霉JR摇瓶分批补料发酵产红曲色素的发酵动力学进行研究,并通过Origin 7.5软件分析得出菌体生长、产物合成与基质消耗的动力学模型。将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红曲霉JR分批补料发酵过程。
- 程新夏海林黄林涂晓嵘李昆太
- 关键词:红曲色素发酵动力学数学模型
- 新型高效生物杀菌剂-农抗702免蒸生料发酵中试
- 本课题组分离筛选到一株产抗菌活性物质极强的链霉菌702菌株,经鉴定为稠李链霉菌.该菌所产抗菌活性物质在微量浓度下,分别对细菌(G+和G-)、酵母菌和霉菌均有极其抑菌活性.
- 涂晓嵘涂国全魏赛金黄林黎循航张智平阮彩彪涂璇周云何建
- 梅岭霉素对二斑叶螨和昆虫的杀虫活性研究
- 本文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梅岭霉素等4种杀虫抗生素对二斑叶螨成螨、若螨和其他8种昆虫的毒力以及对二斑叶螨杀卵作用,结果表明:梅岭霉素、阿维菌素、多杀菌素对二斑叶螨雌成螨的毒力分别为浏阳霉素的1298倍、698倍和517倍;...
- 涂晓嵘涂晓赟黄林高勇生涂国全
- 文献传递
- 灵芝、低聚果糖、乳酸菌营养液保藏实验研究
- 2008年
- 通过检测灵芝菌球、低聚果糖和乳酸菌制备7种剂型营养液在不同温度贮藏过程中乳酸菌数量、干物质、pH值的变化,探讨7种剂型营养液的保藏温度和时间。结果表明,以3种乳酸菌为菌种发酵生产灵芝低聚果糖保健营养液,在室温和37℃保藏时干物质、pH值的变化较小,Ⅳ、Ⅴ、Ⅵ剂型的乳酸菌数量初始为6.5×10^8个/mL左右,经室温保藏270d为4×10^8个/mL,高温(37℃)保藏150d后减少为2×10^8个/mL左右。根据酸度对产品口感的影响确定营养液的储存时间为室温270d,37℃为90d。
- 魏赛金程新涂晓嵘涂国全
- 关键词:灵芝营养液乳酸菌保藏
- 农抗702及其单体组分对尖孢镰刀菌的抗菌毒力测定被引量:2
- 2011年
- 探索农抗702及其两个单体组分对香蕉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和4号生理小种(FOC1、FOC4)的抗菌活性的毒力测定。分别以农抗702、其中两个单体组分Dzp8和Dzp9以及那他霉素为供试材料,以FOC1,FOC4为靶标菌。抗菌活性的测定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那他霉素对FOC1,FOC4的EC50和EC90分别为2.08,1.71,6.6,11.96μg/mL;样品Dzp9对FOC1,FOC4的EC50和EC90分别为4.67,3.41,21.54,53.09μg/mL;农抗702对FOC1,FOC4的EC50和EC90分别为20.98,16.84,50.68,62.18μg/mL。那他霉素、Dzp9样品和农抗702这3种抗生素对供试的靶标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而供试靶标菌对Dzp8样品不敏感。
- 何建阮彩彪涂晓嵘涂国全
- 关键词: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抗真菌活性毒力测定
- NTG诱变农抗702产生菌链霉菌702的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筛选出产抗真菌活性物质的高产链霉菌702突变株。方法:分别以链霉菌702菌株为试验材料,以庆大霉素为敏感抗生素,NTG诱变链霉菌702菌株,获得抗庆大霉素突变株。结果:NTG处理90min对菌株的致死率可达73.46%,突变率高达23.64%,经过摇瓶筛选获得高产突变株20-29-12,产素单位达到1 443μg/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8.08%。结论:采用抗药性致死突变标志的NTG诱变筛选模型可以获得产抗真菌活性物质的链霉菌702高产菌株。
- 涂璇刘霞涂晓嵘涂国全
- 关键词:NTG诱变链霉菌702
- 农抗702抗真菌活性的测定被引量:19
- 2009年
- 探索农抗702的抗真菌活性。通过以农抗702为供试材料,霉菌、酵母菌以及14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菌丝干重法测定农抗702对各种供试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农抗702对黑曲霉、青霉、毛霉、根霉、木霉、啤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最低抑菌浓度(mg/L)分别为3.3、6.5、6.5、3.3、3.3、6.5、3.3、23.8、59.64、475.4。农抗702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EC50(mg/L)和EC90(mg/L)依次是:油菜菌核病菌为0.23和1.95,葡萄炭疽病菌为0.27和2.91,车前草穗枯病菌为0.33和8.58,烟草赤星病菌为0.89和12.02,车前草菌核病菌为1.23和4.02,小麦赤霉病菌为1.40和7.38,棉花黄萎病菌为1.53和5.07,富贵竹炭疽病菌为1.73和5.61,水稻纹枯病菌为1.89和7.03,紫荆炭疽病菌为3.21和14.17,辣椒根腐病菌为3.40和20.78,交链孢病菌为4.13和22.01,稻瘟病菌为12.51和29.36,稻曲病菌为59.42和201.80。研究表明农抗702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为农抗702的应用提供有益的试验证据。
- 周云张智平涂晓嵘涂国全
- 关键词:链霉菌702抗真菌活性植物病原真菌
- 柚苷酶产生菌的抗药性UV诱变筛选被引量:6
- 2007年
- 通过敏感抗生素对柚苷酶产生菌3-54菌株孢子致死浓度的测定,采用不同的UV照射时间对菌株孢子进行诱变处理,将诱变后的孢子涂在含纳他霉素致死浓度(2.0 U/mL)的平板筛选培养基上,获得了大量的抗药性致死突变株。从120个纳他霉素抗性基因突变株中通过透明圈初筛和多次摇瓶复筛,得到1株摇瓶发酵单位为500 U/mL的3-54-7号菌株,比出发菌株的产酶能力提高了近30%。
- 陈玲涂晓嵘涂国全
- 关键词:柚苷酶抗药性
- 链霉菌702抗药性致死突变标志微波诱变筛选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筛选出产抗真菌活性物质的高产链霉菌702突变株。方法分别以链霉菌702菌株为试验材料和以庆大霉素为敏感抗生素建立链霉菌702孢子致死突变标志的微波诱变筛选模型,通过微波对链霉菌702菌株孢子进行不同时间的诱变处理,将诱变处理后的孢子悬液涂布于含致死浓度的庆大霉素的PDA平板培养基上,获得抗庆大霉素突变株,分别挑取单个抗药性突变菌株进行摇瓶初筛和复筛。生物效价测定采用一剂量法。结果微波处理30s对菌株的致死率可达70.53%,抗药性突变率高达23.13%,获得的抗药性突变株经过摇瓶初筛和复筛,获得高产突变株20-29-47菌株,产抗真菌活性物质的摇瓶发酵单位达到1478μg/ml,比出发菌株发酵单位986μg/ml提高了49.9%。结论采用抗药性致死突变标志的微波诱变筛选模型可以获得产抗真菌活性物质的链霉菌702高产菌株。
- 涂璇涂晓嵘张智平涂国全
- 关键词:链霉菌702微波诱变菌种选育
- 链霉菌702所产抗真菌物质抗菌谱的研究
- 通过对链霉菌702所产抗真菌物质对霉菌、酵母菌以及各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试验结果得出了链霉菌702对霉菌,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以及对各种植物真菌的EC50、EC90,证明了链霉菌702所产抗真菌物质有较强的抑菌...
- 张慧雯涂晓嵘陈玲张智平孙宇辉涂国全
- 关键词:链霉菌抗真菌物质抑菌作用植物病原真菌抗菌谱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