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涂裕英

作品数:31 被引量:23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衣原体
  • 15篇沙眼
  • 15篇沙眼衣原体
  • 14篇生殖道
  • 12篇生殖道沙眼衣...
  • 11篇泌尿
  • 11篇泌尿生殖
  • 11篇泌尿生殖道
  • 10篇泌尿生殖道沙...
  • 8篇原体
  • 7篇生殖
  • 6篇尿道
  • 6篇尿道炎
  • 6篇中药
  • 6篇敏感性
  • 5篇疱疹
  • 4篇单纯疱疹
  • 4篇单纯疱疹病毒
  • 4篇性病
  • 4篇药物敏感

机构

  • 1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0篇中山医科大学...
  • 9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佛山市第二人...

作者

  • 31篇涂裕英
  • 12篇白桦
  • 9篇佟菊贞
  • 7篇韩建德
  • 6篇李建军
  • 5篇廖绮曼
  • 5篇凌宏忠
  • 5篇陈木开
  • 4篇宁波
  • 4篇李欢
  • 3篇曹丽萍
  • 3篇韩建德
  • 3篇陈小红
  • 3篇王斌
  • 3篇何定阳
  • 2篇曹光玲
  • 2篇宋彪
  • 2篇宋彪
  • 2篇刘隽华
  • 2篇王莉红

传媒

  • 6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岭南皮肤性病...
  • 2篇中国性病艾滋...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第三届中南地...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 3篇2000
  • 6篇1999
  • 1篇1997
  • 3篇1996
  • 3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PCR技术扩增恙虫病立克次体Sta58主要抗原基因的部分片段被引量:7
1992年
参照国外发表的恙虫病立克次体Karp株sta58全基因序列,合成1对DNA引物(27个碱基和23个碱基),以Karp DNA为模板,成功扩增了长约Ikb的DNA片段。将PCR技术应用于立克次体研究,为今后用PCR检测立克次体以及立克次体分子克隆研究起了探索作用。
陈添胜涂裕英冯慧敏
关键词:恙虫病立克次体抗原基因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对几种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37
2006年
目的检测和对比数年来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临床分离株对几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分别选用1997年、1999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临床泌尿生殖道Ct分离株,用McCoy细胞培养法鉴定,检测7种药物抗Ct体外抗菌活性,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1997-2005年,几种常用药物MIC_(90)、MBC_(90)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尤其是左氧氟沙星升高最为明显,MIC_(90)由0.063 mg/L升高至1 mg/L,MBC_(90)由0.063 mg/L升高至4 mg/L,2005年Ct临床分离株,克拉霉素、司帕沙星和莫西沙星杀菌浓度均较低,其MBC_(90)分别为:0.25 mg/L、0.125 mg/L和0.063 mg/L。结论Ct对几种常用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降低;目前Ct临床分离株对克拉霉素、司帕沙星和新药莫西沙星有较好敏感性。
韩建德陈木开廖绮曼王莉红凌宏忠涂裕英
关键词:衣原体沙眼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大环内酯类米诺环素
瞿麦等12味利水中药体外抗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活性检测被引量:49
2000年
目的 :了解常用利水中药体外抗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活性。方法 :应用微量McCoy细胞培养法 ,检测了 12味利水中药体外抗衣原体的活性。结果 :瞿麦等 12味中药体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活性 ,其MICs值从 0 .12 2~ 6 2 .5mg·ml-1,瞿麦、茯苓皮、猪苓、茵陈的抗衣原体活性较强。并发现 :随着中药浓度的升高 ,衣原体包涵体的体积和数量逐渐减小、减少 ,最后消失 ;未发现这 12味利水中药对McCoy细胞的生长有明显影响和细胞毒作用。结论 :瞿麦等 12味利水中药体外均有一定抗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作用。
李建军涂裕英佟菊贞汪培土
关键词:利水中药沙眼衣原体非淋菌性尿道炎
生殖器疱疹的诊断及感染特征探讨被引量:15
1996年
细胞培养法对80例临床诊断为典型生殖器疱疹的患者进行了人类单纯疱疹病毒(HSV)分离,并结合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法(LSAB)及PCR法对其中部分患者进行了HSV及其型别检查。三种方法的HSV检出率分别为58.8%、20%、90%;培养法作为金标准特异性高,对早期患者检出率达86.4%;PCR法与其他两法比较敏感性高,并利于HSV型别的诊断;LSAB法对临床标本的检出率虽很低,却可提高培养法的检出率。HSV的感染型别HSV2占91.7%、HSV1占8.3%。还讨论了PCR引物的优点,并总结了本组患者的临床感染特征。
白桦佟菊贞叶兴东李欢涂裕英王树兴
关键词:疱疹生殖器疱疹VERO细胞聚合酶链反应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因学关系探讨
1999年
应用细胞培养法及血清学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分别检测了286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泌尿生殖道单纯疱疹病毒和血清单纯疱疹病毒抗体。结果表明:Ⅱ型单纯疱疹病毒血清抗体阳性率高达49.3%,但细胞培养阳性者仅3例。提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在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高度流行,但仅少数可能为其致病因素,多数为非病因性的潜伏感染。
方险峰白桦宋彪涂裕英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因学
236株解脲支原体对8种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检测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解脲支原体(UU)对常用8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UU培养和药敏试剂盒检测UU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236株UU对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依次为罗红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氧氟沙星、美满霉素、环丙沙星,其总的耐药发生率为35.43%。结论对UU耐药性的检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李建军涂裕英韩建德高谦何定阳佟菊贞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药物敏感性检测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UU
构建人CD23及其反义RNA的逆转录病毒表达重组体
1996年
利用CD23cDNA全基因克隆pUCD976,分别以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XbaI酶切该重组质粒DNA,回收1.0kb的CD23cDNA全基因、HindⅢ酶切后回收3’端607bp的结合区段基因以及EcoRⅠ和HindⅡ酶切回收5’端403bp的调控区段基因。将各回收片段先以Klenow酶补平后,插入已补平的pZIP逆转录病毒载体BamHⅠ单切点,利用地高辛素标记的CD23cDNA全基因探针,以斑点核酸杂交筛选逆转录病毒重组体,结合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或BglⅡ酶切鉴定插入方向,最终获得正、反向插入的CD23全基因-逆转录病毒重组体各2个,反向插入3’端和5’端部分基因片段的重组体分别为4个和1个。为进行CD23反义RNA的研究和真核表达CD23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王斌曹丽萍杨斌涂裕英
关键词:RNA核酸杂交逆转录病毒
人类IL-2 cDNA的一步法克隆
1999年
宋彪白桦方险峰赵国华涂裕英黄茹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DNA
性病门诊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临床调查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分析性病门诊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为非淋球菌尿道(宫颈)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收集并分析181例阳性感染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1例中,男性占88.95%,女性占11.05%,男女之比为8:1。年龄以17~30组占51.67%。患者主要分布在广州市区,发病原因以非婚性接触为主。男性患者表现为尿道少量分泌物、轻度红肿、尿道瘙痒、尿痛;85%女性患者有症状,表现为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有异味、宫颈粘液脓性分泌物。结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以青中年男性和非婚性传播为主,病人主要是当地居民,女性感染表现为生殖道异常等症状。
陈小红杨建凌宏忠涂裕英韩建德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
HSV-gD2-IL-2融合蛋白疫苗动物免疫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gD2-IL-2融合蛋白疫苗对BALB/C小鼠生殖器疱疹动物模型的保护能力。方法:gD2-IL-2融合蛋白疫苗和PBS、IL-2分别免疫60只雌性小鼠,免疫前后ELISA法观察血清抗体变化。小鼠阴道内接种HSV-2-Sav株建立小鼠生殖器疱疹模型,感染后观察小鼠阴道病变情况及病死率,同时行阴道分泌物病毒量检测。结果:疫苗组小鼠免疫后抗体滴度明显升高,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小鼠感染后均出现外阴部红肿、水疱等症状,但疫苗组阴道症状得分和病死率与其他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制备的HSV-gD2-IL-2融合蛋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免疫小鼠产生HSV-2-IgG和中和抗体,初步证实疫苗在抵抗致死性病毒攻击时对小鼠有较好地保护作用。
王莉红陈木开廖绮曼韩建德李振鲁涂裕英
关键词:IL-2亚单位疫苗小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