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润
- 作品数:52 被引量:12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清末民初丝绸设计教育模式转型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中国丝绸精美瑰丽,在彰显中华文化的同时,传递着手工艺人夜以继日、心手合一的辛劳与情愫。这得益于师徒制教育的代代传承,但它却因袭固守、时长效低,无法适应新产业背景的变化。清末民初一系列工艺学堂的开办和新式学校的建立,预示着中国丝绸行业一直沿用的师徒制教育开始让位于具有学校性质的设计教育。这一转型突破了传统生产行业中制作与设计不相分离的局限,为机器工业生产培养了众多专业设计人才,适应了丝绸产业发展,对20世纪的丝绸设计影响深远。
- 温润张瑾马颜雪
- 关键词:清末民初教育模式师徒制
- 汉字图案在现代时装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5年
- 追求国际化、全球化会忽略民族性的重要,以及民族元素对时尚多元发展的价值。中国时装界在全盘接受西方时尚后,正经历着对民族风格的重新考量。汉字图案作为中国传统装饰素材,在现代审美崇尚图形符号化、款式立体化的今天,其体现在服饰上的祈福作用逐渐减弱,转为注重图形形式美感的装饰之功。经过中外时装设计师的巧妙处理,汉字图案主要以单独装饰、书画形式或移植其他工艺品种等方式,呈现出兼具民族性、时尚性的独特效果,在现代时装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 温润黄宇洁段卫杰任珊玥马颜雪
- 关键词:时装设计现代审美图形化民族性
- “纺织人工智能技术导论”模块化课程思政内涵挖掘与实践探索
- 2023年
- “纺织人工智能技术导论”是专门面向纺织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专业课程。在把握“两性一度”教学内涵的基础上,以模块化的方式将国策宣讲、人格培养以及开拓创新三方面的思政内容通过十四个育人要点的强化教学予以贯彻,使得学生在传承与实践工匠精神的同时,激发其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 钟跃崎方宝红温润沈华马颜雪郭珊珊李明
- 关键词:教学案例
- 基于易语言的毛呢织物组织结构识别
- 2021年
- 为改善生产过程中人工分析织物组织结构的困境,提高企业对毛呢织物自动识别其组织结构的效率,收集了平纹、斜纹、缎纹类毛呢织物,以棉织物图像预处理技术为基础,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灰度共生矩阵以及模糊聚类算法(FCM算法)等对毛呢织物图像组织特征提取、分类,将经处理的毛呢织物图像与组织库中的组织结构进行比对,得出与之相匹配的组织及概率。最后通过编写易语言程序,实现毛呢织物组织结构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采用易语言对三原素色毛呢织物进行分析,试验所得经纬向密度误差低于5%,织物组织类型与实际组织基本一致,即该方法对常见的毛呢织物组织结构的识别具有一定参考性。
- 温润涂彩云熊锴毓沈华
- 关键词:图像处理技术易语言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销丝绸产品设计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也是世界最大的丝绸出口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和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均对外销丝绸产品设计产生了较大影响。一方面,在对国际流行信息的接收速度和应用程度上,产品设计较之前更快速、更频繁;另一方面,随着报样、选样机制的解体,自主创作的设计模式在市场经济下向来样、仿样转型。抽象纹样的大胆应用,对服用效果的充分考量,以及基于工艺革新的多样风格,使改革开放以来外销丝绸产品呈现出多元并举的设计特征。
- 温润吴思洋丁慧林张小荷
- 论女装变革下的民国丝绸纹样被引量:4
- 2014年
- 中西文化在民国时期激荡交融,女装变革是为物化典型。受其影响,以女装为主要载体的民国丝绸纹样呈现出异于古代之新风。由平面到立体的款式促使纹样装饰趋于简洁,由厚重到轻薄的面料致使印花纹样日益流行,由迂缓到趋时的时装加速了纹样更迭,由鄙夷到崇洋的心态助推外来纹样大量涌入。女装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国丝绸纹样的发展方向,使其突破了数千年一直纵向继承、自成体系的保守模式,转变为横向借鉴、多元并行的开放形态,俨然成为20世纪中国丝绸纹样演进的重要特征。
- 温润石林
- 关键词:民国旗袍丝绸纹样印花工艺
- 论民国月份牌广告画中女性形象的演变被引量:3
- 2022年
- 民国月份牌广告画藉由商业美术设计策略汇流到现代文明的商品体系中,进而参与了当时乌托邦语境的建构。文章将20世纪30年代作为月份牌广告画发展中的分水岭,以其中的女性题材类型为基础,分别围绕服饰、发式及商品符号版式中的女性形象演变进行现象梳理和背景成因分析。研究表明:画中女性服饰历经衫袄裙装(裤装)配布鞋(高跟鞋)到改良旗袍或其他新式服装配高跟鞋的演变,女性发式由前刘海式与束发结簪逐步更替为短发和烫发;在商品符号版式方面呈现出女性和商品符号由分离到逐步融合的过程。基于民国月份牌美女广告画的商业功能和消费主义本质,上述女性形象的变化受到服饰裁剪技术、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运动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回应,也是借鉴相关艺术类型并藉由商业美术设计策略呈现消费文化环境、勾勒所谓现代生活乌托邦的结果。
- 王柯温润陈晨
- 关键词:女性形象服饰
- 基于线上销售的秋冬针织衫面料视觉感知与评价被引量:1
- 2023年
- 服装集视觉、触觉于一身,其品质高低需综合二者评价。线上销售产品的局限是消费者缺乏触觉体验,消费者满意度及购物效率因而降低。本文以线上销售秋冬纯棉和羊毛针织衫为实验对象,采用眼动仪及统计学分析方法探究消费者注视规律,并对消费者在面料实物和销售页面两个维度的视觉感知进行主客观分析与评价,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纯棉和羊毛面料的线上展示,消费者注视基本遵循横向先中间后从左至右,纵向由上至下的规律;面料各性能触觉感知较视觉评分高,表明消费者对线上销售商品的性能感知存在欠缺,而对于纯棉面料的保暖感以及羊毛面料的柔软感和厚实感,视觉评分已接近触觉,可一定程度反映手感。此外,两种面料的柔软感、弹性感和悬垂感易通过视觉感知获得,而能体现秋冬特点的保暖感和厚实感在线上展示时应通过辅助方式加以突显;销售页面应侧重针织衫侧面展示并辅以相关文字描述。
- 郑亮高倍倍温润
- 关键词:针织衫视觉感知
- 基于生织匹染工艺的宋锦产品设计
- 2022年
- 针对宋锦产品生产成本高、受众面小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蚕丝与涤纶染色差异,将生织匹染工艺用于宋锦产品创新。通过对知名品牌宋锦产品的调研,得出地、花两色灰度比值区间,继而设计染色实验获得染色温度、保温时间、染料用量3因素对蚕丝和涤纶上色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染色工艺,获得与调研相匹配的染色方案,使宋锦实现双色或多色效果。研究表明:宋锦地色、花色灰度的常规比值范围在0.4~0.6;酸性环境下高温更利于蚕丝染色,且染料用量在1%~3%(o.w.f)间上染变化明显;蚕丝、涤纶染色差异与灰度比值符合调研结果,可通过生织匹染或与色织结合开发出年轻化、低成本及多样化的宋锦产品。
- 温润王桂芳吴思洋沈华
- 关键词:涤纶灰度值产品设计
- 新中国成立30年以来的外销丝绸印花设计
- 2024年
- 新中国成立以来30年间,随着印花工艺日臻完善,设计人员的创作空间不断拓展,印花纹样因工艺细化在服用性、艺术性和流行性上大幅提升,圆满地完成了创汇任务,为新中国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立足于实物分析,在外销历史宏观框架中予以丝绸印花设计恰当定位及评价,为近代丝绸文化延续提供参考借鉴。
- 温润李璠陈何榕
- 关键词:中国丝绸印花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