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燕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即墨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同步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道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同步化疗治疗食道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5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同时给予顺铂(DDP)、平阳霉素(PYM)、5-氟尿嘧啶(5-FU)、醛氢叶酸(CF)化疗,3周为1个周期,3周期为1个疗程;对照组26例,采用紫杉醇(TAX)、顺铂(DDP)方案治疗,3周为1个周期,3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 52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61.5%,对照组50.0%,主要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为主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PLF同步化疗方案对治疗晚期食道癌临床疗效确切,缓解率高,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葛云亮潘晓燕
- 关键词:晚期食道癌同步化疗疗效分析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妊娠前后的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比较
- 2019年
-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妊娠前后的病情变化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4年1月即墨市人民医院诊治的妊娠并生育的RA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分别计算其在发病时、产后1个月、产后6个月及产后12个月的DAS28评分,并对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初次就诊时的DAS28评分较分娩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均有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分娩后6个月较分娩后1个月、12个月的DAS28评分亦有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部分RA患者产后复发病情活动程度较妊娠前初诊时减轻,但有小部分加重,呈现个体化差异。产后用药调整到妊娠前水平同样可以控制病情,但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加大药物剂量或增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来控制病情。
- 潘晓燕董静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妊娠
- 痛风性关节炎误诊1例被引量:1
- 2009年
- 1病例摘要
男,65岁,因反复多关节红肿痛12年,加重10d收入我院风湿免疫科。1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痛,自服止痛药(具体不详)约6—7d好转;以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渐累及手指、腕、膝关节,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给予药物治疗好转;关节红肿痛仍反复发作,多自服止痛药好转;10d前上述症状加重,关节红肿,疼痛难忍,活动受限,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风湿免疫科。
- 兰红梅潘晓燕
- 关键词:关节炎痛风性误诊
- 风湿性多肌痛1例报道
- 2012年
- 风湿性多肌痛(PMR)是一种多见于老年人的风湿性疾病,由于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小剂量激素治疗有效,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本文旨在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例PM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治水平,减少误诊。
- 刘晶兰蕾蕾潘晓燕
- 关键词:风湿性多肌痛误诊
- 1例误诊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流行性出血热
- 2011年
- 目的分析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误诊为流行性出血热的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一例误诊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流行性出血热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尽管在临床表现上有诸多相似之处,易造成误诊,但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查体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误诊是可以避免的。结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与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特征、流行病学资料、常规化验及特异血清学检查、病理及诊断性治疗,仔细鉴别才能避免误诊。
- 潘晓燕刘晶兰蕾蕾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误诊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 复发性多软骨炎1例
- 2011年
- RP是一种少见的破坏性疾病,全身软骨组织复发性、退化性炎症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症状不典型,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现通过对1例RP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治水平。
- 刘晶刘晓华潘晓燕
- 关键词:复发性多软骨炎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