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内皮
  • 2篇新生淋巴管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祖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管
  • 2篇内皮生长因子
  • 2篇内皮祖细胞
  • 1篇心动图
  • 1篇胸骨
  • 1篇胸骨翻转
  • 1篇胸骨翻转术
  • 1篇修补术
  • 1篇杂音
  • 1篇收缩期
  • 1篇收缩期杂音
  • 1篇缺损
  • 1篇缺损修补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熊健
  • 4篇钟竑
  • 2篇陈苏峰
  • 2篇许勤
  • 1篇柳瑞军
  • 1篇梅举
  • 1篇单根法

传媒

  • 4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重组腺病毒介导β半乳糖苷酶基因转染内皮祖细胞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测定重组腺病毒介导β半乳糖苷酶基因对内皮祖细胞的转染率,为利用人类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转染内皮祖细胞治疗肺癌提供依据。方法将转染β半乳糖苷酶(LacZ)的重组腺病毒AD5F35(AD5F35LacZ)加入培养有内皮祖细胞的24孔板,转染内皮祖细胞。转染后用LacZ检测试剂盒染色,计算转染率。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蓝色细胞为AD5F35LacZ基因转染成功的内皮祖细胞。在不同感染复数MOI的前提下,腺病毒对内皮祖细胞的转染率是不同的,在一定的范围内,转染率随MOI的增大而增大,在MOI达到400时,转染率最大,为98.38%±1.25%。结论重组腺病毒可成功转染内皮祖细胞,转染率随MOI的增大而增大,当感染复数为400时转染率最大。
熊健钟竑陈苏峰许勤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重组腺病毒LACZ基因
新生淋巴管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6年
熊健钟竑
关键词:肿瘤新生淋巴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同期行微创漏斗胸矫治术一例被引量:1
2007年
熊健陈苏峰梅举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漏斗胸矫治术彩色超声心动图胸骨翻转术微创收缩期杂音
人骨髓内皮祖细胞的分离、诱导培养和扩增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并改进从人骨髓中分离、诱导培养和体外扩增内皮祖细胞(EPCs)的方法,为EPCs参与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不同的细胞分离液,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正常人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hBMMNCs),分别培养在包被人纤维连接蛋白(HFN包被组),包被明胶(明胶包被组)和未包被(未包被组)的培养皿内,利用EBM-2培养4~7d后出现细胞克隆集落(cellcolony—forming units,CFUs),挑选内皮祖细胞样CFUs继续培养(CFUs挑选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KDR+和CD133+KDR+双荧光阳性细胞,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EPCs表面标记CD133、CD34、CD31、vWF和KDR的表达。结果用Optiprep^TM分离液可从人骨髓中更有效地分离出hBMMNCs,进而诱导获取更多EPCs并可进行体外培养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133+KDR+细胞高达70.4%±5.4%,CD34+KDR+细胞高达69.1%±8.7%;HFN包被组和明胶包被组细胞生长一样旺盛,均可促进EPCs的贴壁生长,促进其生长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而未包被组细胞生长数量最少。培养7d的贴壁细胞表面标记CD133、CD31、vWF和KDR均呈阳性,培养14d的贴壁细胞表面标记CD34呈阳性。结论CFUs挑选法可以从人骨髓中成功地获取更多EPCs并在体外扩增,提出了另一种获取EPCs的高效简单方法,进一步拓宽了获取EPCs的方法和范围。
柳瑞军钟竑单根法许勤熊健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骨髓细胞培养
新生淋巴管与肺癌转移相关性研究进展
2006年
新生淋巴管形成对肺癌的转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新生淋巴管形成是肿瘤转移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在肿瘤转移中所起的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肺癌淋巴结转移是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新生淋巴管与肺癌转移之间的关系现还有许多不明之处。现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熊健钟竑
关键词:新生淋巴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