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一波

作品数:13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蛋白
  • 4篇免疫
  • 4篇病理
  • 3篇炎症
  • 3篇炎症性
  • 3篇炎症性肠病
  • 3篇肠病
  • 2篇蛋白激酶
  • 2篇蛋白激酶CK...
  • 2篇炎性肠疾病
  • 2篇粘膜
  • 2篇粘膜组织
  • 2篇图像
  • 2篇切片
  • 2篇着色
  • 2篇小鼠
  • 2篇免疫调控
  • 2篇免疫调控作用
  • 2篇内镜

机构

  • 13篇济宁医学院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大理大学
  • 2篇济南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寄生虫...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13篇王一波
  • 5篇洪丰
  • 4篇王全义
  • 3篇张海荣
  • 2篇孔令斌
  • 2篇孙富强
  • 2篇张秋生
  • 2篇司传平
  • 2篇毕研贞
  • 2篇樊增
  • 2篇王全全
  • 2篇张小蓓
  • 2篇杨永红
  • 2篇张秋生
  • 1篇李珊珊
  • 1篇孙富强
  • 1篇张惠
  • 1篇张帆
  • 1篇杨峰
  • 1篇景德怀

传媒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医学诊断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PI-926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IPI-926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在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过程中IPI-926对Hedgehog(刺猬,Hh)信号通路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体外培养人结肠癌HT-2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空白培养基)和不同浓度IPI-926(10 nM、20 nM、30 nM)的实验组,培养HT-29细胞72 h后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各组培养72 h后HT-29细胞抑制率;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培养72 h后HT-29细胞Shh、Ptch、Smo和Gli-1 mRNA及其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而用不同浓度IPI-926(10 nM、20 nM、30 nM)处理的HT-29细胞细胞凋亡增加,并随着IPI-926浓度的增加,凋亡率明显升高;10 nM、20 nM、30 nM浓度的IPI-926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抑制率分别为(17.23±1.32)%、(38.34±1.82)%和(75.81±3.43)%,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抑制率呈量效关系。空白对照组和IPI-926浓度为10 nM时Shh、Ptch、Smo和Gli-1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IPI-926浓度为20 nM和30 nM时,Shh、Ptch、Smo和Gli-1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比空白对照组明显下调,并且IPI-926浓度为30 nM时的Shh、Ptch、Smo和Gli-1的表达明显高于20 nM时的mRNA表达。结论小剂量IPI-926不能有效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但当超过20 nM时则可以有效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其抑制的机制可能与Hh通路相关成员Shh、Ptch、Smo和Gli-1的表达有关。
左赛毕研贞孔令斌王一波张秋生洪丰张帆邱悦
关键词:结肠癌HT-29细胞
Cenicriviroc治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探讨Cenicriviroc(CVC)对硫代乙酰胺(TAA)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SD雄性大鼠66只被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CVC治疗组。各组大鼠于同日开始腹腔注射TAA 30mg/Kg,3次/周,连续8周;另设空白对照组。治疗组分别在TAA诱导肝纤维化不同时间,按30mg·kg-1·d-1灌胃给药,包括:与TAA同日开始给CVC,连续8周(1B组);TAA腹腔注射4周后,给予CVC,连续4周(2B组)和TAA腹腔注射8周停用后,再给予CVC,4周(3B组)。治疗结束后,检测血清中生化指标,留取肝组织,行HE和苦味酸天狼星红溶液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肝纤维化定量分析。同时,以qRT-PCR检测CVC对培养肝星状细胞(HSC)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胶原蛋白I(collagen I)的直接作用。与模型组比,早、中期CVC治疗(1B组和2B组)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增高的肝脏系数(P<0.05)和血清中异常升高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1B组和2B组大鼠肝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较模型组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其肝组织中胶原纤维面积显著降低(P<0.01),但是CVC对已形成的肝硬化(3B组)无显著改善作用。体外实验显示,CVC可以直接抑制HSC胶原蛋白I mRNA表达(P<0.05),但α-SMA mRNA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CVC具有明显抑制肝纤维化形成作用,但对已形成的肝硬化缺乏逆转作用。
司传平高鹏飞王全义张秋生张惠王一波孙富强张耀文鲁园园Ye Hong李灿委洪丰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硫代乙酰胺
一种用于肠粘膜组织中蛋白激酶CK2的着色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肠粘膜组织中蛋白激酶CK2的着色检测方法。该方法对着色肠粘膜炎症病理切片图像不同通道表达的通道图像进行分析,获得由广泛表达信息特征和特定表达信息特征构成的光谱特征。根据着色肠粘...
周广玺朱凤琴董冠军王一波张海荣周亚琪
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度评估的研究进展
2023年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非特异性的结肠炎症性疾病,可导致肠道损害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准确评估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度对指导临床治疗、制订最佳管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内镜评分、炎症指标、影像学表现等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度的常用评估指标和方法,以及潜在生物学标志物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指导。
王瑜然景德怀戴凤仙王一波周广玺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度生物学标志物影像学表现
IL-33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炎性反应的免疫调控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基因易感性、免疫应答异常、肠黏膜屏障破坏、肠道菌群失调等有关。近年来IL-33在IBD中的作用及机制存在争议,有研究发现IL-33可抑制肠道炎性反应,这与既往研究报道的IL-33可促进肠道炎性反应相悖。该文从T细胞、巨噬细胞、杯状细胞、肠道微生物方面综述了IL-33对IBD患者肠黏膜炎性反应的作用及机制,并探讨了IL-33对IBD的潜在作用靶点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王茹肖晓周广玺王一波
关键词:IBD
抑郁状态对炎症性肠病影响的系统性综述
2024年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复杂的病因涉及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IBD患者常面临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此同时,抑郁症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上升,对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产生广泛影响。研究显示,IBD患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可能通过影响治疗依从性和免疫系统功能加剧IBD病程。本研究综述了抑郁状态对IBD影响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管理策略,探讨了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反应和预后的影响,并提出了综合性治疗方案。本文旨在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including ulcerative colitis (UC) and Crohn’s disease (CD), 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with a complex etiology involving genetic, environmental, and immunologic factors. Patients with IBD often face abdominal pain and diarrhea, which can have a serious impact on quality of life. At the same time,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has increased globally, with wide-ranging effects on mental health and physical health.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is higher in IBD patients than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may exacerbate the course of IBD by affecting treatment adherence and immune system function. This study reviewed the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ic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the effects of depressive states on IBD, explore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wo and their impact on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response to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and proposed a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program.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clinical practice.
鲁惠惠王一波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抑郁症病理生理机制
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免疫调控作用被引量:2
2022年
炎症性肠病(IBD)是发生在胃肠道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的主要病因是异常的免疫调节作用。辅助性T细胞(Th)介导的获得性免疫调节反应在IBD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Th17是一类CD4+T细胞亚群,能特异性地产生白介素-17(IL-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本文就Th17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在IBD中的免疫调控作用作一综述。
吴超张海荣于伟薛原王一波周广玺
关键词:炎性肠疾病白细胞介素17免疫调控
食管胃早期癌的内镜特点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食管胃早期癌内镜特点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食管胃早期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记录食管胃早期癌患者内镜下的临床特点,分析临床病理特征,记录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浸润深度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长径及浸润深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下分型和组织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相关性。淋巴结转移与淋巴结未转移患者年龄、性别、内镜分型与肿瘤长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无相关性;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患者内镜下分型主要为Ⅱb型,占36.00%(36/100)。低分化患者40例,中分化患者34例,高分化患者26例。肿瘤长径≤1 cm者34例(34.00%,34/100),2~3 cm者51例(51.00%,51/100),≥4 cm者15例(15.00%,15/100)。结论行内镜检查为诊断及发现食管胃早期癌的一种有效临床方法,分析内镜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浸润深度进行提示,对判断淋巴结转移具有参考作用。
张曜文艾宽宽刘素芹马翠梅孙富强王一波
关键词:内镜特点病理特征
缺氧诱导因子1α-糖酵解轴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3年
炎症性肠病(IBD)是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其特点是不断进展和反复复发。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作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的下游蛋白,被mTORC1激活后易位进入细胞核调节细胞的糖酵解途径。HIF-1α-糖酵解轴在IBD发生和发展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主要与免疫细胞、自噬途径有密切联系。因此,深入了解HIF-1α-糖酵解轴与免疫细胞、自噬之间的关联对治疗IBD有着深刻意义。
邢韬格何恒王一波朱凤琴周广玺
关键词:炎性肠疾病免疫细胞
一种用于肠粘膜组织中蛋白激酶CK2的着色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肠粘膜组织中蛋白激酶CK2的着色检测方法。该方法对着色肠粘膜炎症病理切片图像不同通道表达的通道图像进行分析,获得由广泛表达信息特征和特定表达信息特征构成的光谱特征。根据着色肠粘...
周广玺朱凤琴董冠军王一波张海荣周亚琪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