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卓璎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卫生厅面上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缺血
  • 2篇缺血
  • 2篇灌注损伤
  • 2篇大鼠心肌
  • 2篇大鼠心肌缺血
  • 1篇电离
  • 1篇电喷雾
  • 1篇电喷雾电离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序列对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激活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曲美他嗪
  • 1篇药动学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机构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5篇王卓璎
  • 2篇季勇
  • 2篇李晓珍
  • 2篇陈燕萍
  • 2篇韩艺
  • 2篇鲁翔
  • 1篇谢利平
  • 1篇顾小祥
  • 1篇崔伯塔
  • 1篇肖大伟
  • 1篇程俊霖
  • 1篇刘乃丰
  • 1篇张雯
  • 1篇刘振
  • 1篇郑大同
  • 1篇朱余兵
  • 1篇于翠霞
  • 1篇崔晓利
  • 1篇邹建军
  • 1篇樊宏伟

传媒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盐酸曲美他嗪片的人体药动学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曲美他嗪血药浓度测定方法,进行人体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LC/MS/MS法测定2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20mg后血浆中曲美他嗪浓度。结果:口服受试制剂20mg后,估算曲美他嗪的药动学参数t1/2β为(8.4±1.0)h;tmax为(1.3±0.4)h,Cmax为(75.2±12.2)μg·L-1,F为(101.7±4.8)%,AUC0-t为(743.0±132.9)μg·h·L-1,AUC0-∞为(785.9±152.1)μg·h·L-1,MRT0-t为(11.7±0.9)h。口服参比制剂估算的盐酸曲美他嗪的药动学参数t1/2β为(7.7±1.2)h;tmax为(1.6±0.5)h,Cmax为(73.6±11.0)μg·L-1,AUC0-t为(730.6±123.6)μg·h·L-1,AUC0-∞为(764.0±137.3)μg·h·L-1,MRT0-t为(11.1±1.0)h。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曲美他嗪在大部分人体内的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两种盐酸曲美他嗪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邹建军朱余兵程俊霖于翠霞樊宏伟肖大伟顾小祥王卓璎
关键词:曲美他嗪药动学LC/MS/MS电喷雾电离
CPU0213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据WHO估计,2020年急性冠状动脉阻塞性疾病将成为世界主要的致死原因。虽然其治疗手段已有了很大突破,但无论是溶栓、介入还是搭桥手术,冠状动脉再通后都将直面缺血区血流重灌后引起的损伤,即缺血-再灌注(schemia/re...
王卓璎
关键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缺血-再灌注损伤
文献传递
两种测定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梗死面积方法的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索一种在体测定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梗死面积的方法,并与传统的离体染色方法进行了比较,确定其可行性。方法:结扎雄性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给予缺血30 min,再灌注6 h,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的心功能,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的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活性。再灌注24 h后,用离体和在体两种方法进行TTC(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Evans blue双染,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心梗面积/缺血区面积(in-farct area/risk area,IA/RA)与血清CK活性的相关性。结果:在体染色法的IA/RA与离体染色法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成功率高。其IA/RA与血清CK活性的相关性高于离体染色法。结论:在体染色法与离体染色法相比,操作简易,能更准确地反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
王卓璎张雯李晓珍韩艺陈燕萍鲁翔季勇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梗死面积
探讨Abba1的C端序列对COS7细胞产生ruffling的影响
2011年
目的:Abba1在体外实验中能介导细胞产生ruffling,其N端的IMD区域中13个赖氨酸为重要的功能氨基酸位点,但Abba1单独的IMD却不足以介导细胞产生ruffling,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Abba1的C端序列影响细胞产生ruffling的分子机制。方法:先构建Abba1基因重组表达质粒,分别瞬时转染COS7细胞,通过免疫荧光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并用Western blot检测相应GTP-Rac1的蛋白水平变化。结果:过表达全长Abba1的COS7细胞形成ruffling,与对照组相比,细胞中GTP-Rac1蛋白水平升高(P<0.05);过表达Abba1-IMD和Abba1-del-357-722aa-WH2的COS7细胞不形成ruffling,与对照组相比,相应细胞中GTP-Rac1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Abba1的357-722aa这段区域参与介导细胞产生ruffling,而且这种影响与GTP-Rac1蛋白水平的降低有关。
陈燕萍崔伯塔郑大同王卓璎崔晓利鲁翔
关键词:IMDRAC1
雌激素缺乏引起雌性SD大鼠血小板激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雌激素缺乏对雌性SD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及其与一氧化氮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以及卵巢切除补充雌激素组,分别施行假手术、卵巢切除术以及在卵巢切除术后第3天开始皮下注射补充雌激素,药物补充4周后处死动物,提取血清检测血清雌激素水平,提取富小板血浆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并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中一氧化氮生物活性指标环磷酸鸟苷的水平。结果卵巢切除组雌性SD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雌激素补充使卵巢切除补充雌激素组动物的雌激素水平回复到假手术组状态。卵巢切除组雌性SD大鼠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升高;卵巢切除补充雌激素后血小板聚集率较前者明显回落,但仍高于假手术组聚集水平;血浆中环磷酸鸟苷水平在卵巢切除组显著下降,补充雌激素后血浆中环磷酸鸟苷水平与假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雌激素缺乏会促进雌性SD大鼠的血小板聚集,其机制可能与血浆中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水平下降有关。
韩艺张文李晓珍王卓璎谢利平刘振季勇刘乃丰
关键词:雌激素血小板环磷酸鸟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