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天刚

作品数:16 被引量:212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流体
  • 11篇包裹体
  • 10篇流体包裹
  • 10篇流体包裹体
  • 4篇石盐
  • 4篇矿床
  • 3篇铅锌矿
  • 3篇锌矿
  • 3篇古气候
  • 3篇厂坝
  • 2篇石英
  • 2篇同位素
  • 2篇铅锌矿床
  • 2篇西秦岭
  • 2篇锌矿床
  • 2篇均一温度
  • 1篇低温冷冻
  • 1篇地壳
  • 1篇地壳流体
  • 1篇地幔

机构

  • 16篇南京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江苏省地质矿...

作者

  • 16篇王天刚
  • 13篇倪培
  • 5篇丁俊英
  • 5篇孟凡巍
  • 4篇王国光
  • 4篇王旭东
  • 3篇赵超
  • 3篇刘吉强
  • 2篇葛晨东
  • 2篇张婷
  • 2篇赵葵东
  • 1篇唐勇
  • 1篇李波
  • 1篇韩润生
  • 1篇管申进
  • 1篇严贤勤
  • 1篇黄建宝
  • 1篇朱霞
  • 1篇孙卫东
  • 1篇蒋少涌

传媒

  • 5篇岩石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西漂塘钨矿成矿流体来源的He和Ar同位素证据被引量:27
2009年
江西漂塘钨矿是华南钨矿的一个典型代表,对该矿床主成矿阶段形成的黄铜矿、黑钨矿样品进行了流体包裹体He和Ar同位素组成测定,结果表明,成矿流体的3He/4He值为0.17~0.86R/Ra,40Ar/36Ar值为354.5~590.7.根据这些样品的He和Ar同位素组成特征,即3He/4He比值介于地壳(0.01~0.05R/Ra)和饱和大气水(1R/Ra)之间,明显低于地幔的3He/4He比值(6~9R/Ra),而40Ar/36Ar稍高于大气饱和水的Ar同位素组成,结合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体及矿床中锂元素含量特征,认为漂塘钨矿成矿流体以混有部分饱和大气水的地壳流体为主,没有明显的幔源流体参与.
王旭东倪培蒋少涌赵葵东王天刚
关键词:HE-AR同位素地壳流体
西秦岭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床变质流体(叠加)改造机制及其构造背景
中国秦岭泥盆系铅锌成矿带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之间的秦岭褶皱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铅锌成矿带之一。区内的铅锌矿床包括厂坝-李家沟超大型铅锌矿床在内均受到泥盆系地层的控制,并被认为是沉积岩容矿的泥盆系海底热液喷流...
王天刚
关键词: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同位素年代学喷流沉积
低温原位拉曼光谱技术在流体包裹体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09年
国外学者自80年代起利用原位低温拉曼测定技术在国际上首先开展地质领域感兴趣的几种盐水化合物研究以来,原位低温拉曼测定技术已经成功地用于对人工合成和自然界盐水体系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在流体相中盐类的鉴定、低温相平衡及盐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该方法是对传统的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方法的重要补充,正在成为国际上流体包裹体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在地质流体研究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倪培Jean Dubessy丁俊英王天刚张婷
关键词:相平衡盐度流体包裹体
江苏金坛盐矿形成时期盐湖水体成分:来自石盐包裹体的证据被引量:7
2011年
我国白垩纪晚期—古近纪由于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形成了一系列的断陷盆地,金坛盐矿就是该时期始新世中晚期的盐湖沉积。本次研究首次在国内半定量的进行了石盐原生包裹体的分析,发现其中Ca2+缺失而富含SO42-,原始卤水成分为Na-Mg-K-Ca-Cl-SO4体系。
孟凡巍倪培严贤勤王天刚燕夔王国光赵超宋伟民
关键词:包裹体MG/CA
闪锌矿流体包裹体显微红外测温及其矿床成因意义——以云南会泽超大型富锗银铅锌矿床为例被引量:29
2016年
显微红外测温是利用红外显微镜研究不透明~半透明矿物的流体包裹体丰度和分布特征,并与冷热台相结合进行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的一种有效的新技术。云南会泽超大型富锗银铅锌矿床是分布于川-滇-黔接壤区典型的会泽型(HZT)铅锌矿床。本文以该矿床的闪锌矿、方解石流体包裹体为例,应用显微红外测温技术发现闪锌矿中发育大量流体包襄体,按其相态可分为6类:纯气相(V)、富液相气液两相(L+V)、富气相气液两相(L+V)、纯液相(L)、含子矿物三相(L+V+S)、含CO2三相(LCO2+LH2O+VCO2)包裹体,而在热液方解石中仅发现富液相气液两相(L+V)、纯液相(L)包裹体。闪锌矿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个区间:150~221℃和320~364℃;而盐度变化范围较大,主要集中于3个区间:12.0%~18.0%、5.0%~11.0%、11%~5.0%。不同世代闪锌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大致反映成矿流体演化的全过程,而方解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反映成矿流体演化的中一晚阶段,而且与脉石矿物(方解石)共生的闪锌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也高于方解石包裹体均一温度;反映了闪锌矿流体包裹体较方解石更能反映成矿流体的信息,进一步揭示从早成矿阶段到晚成矿阶段,成矿流体大致经历了中高温-中盐度→中低温-中盐度→中低温-中低盐度的演化过程。通过压力校正后的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度反映了早成矿阶段成矿流体呈中一高温,进一步证实了该矿床并非低温矿床。通过矿床对比研究,不仅反映了该矿床明显不同于典型的MVT铅锌矿床,而且表明了显微红外测温技术为该类矿床成矿流体P—T—Z条件及矿床成因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与途径,并将在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的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韩润生李波倪培邱文龙王旭东王天刚
第三纪极热事件时期的古温度:来自流体包裹体的证据
第三纪的古新世——始新世的极热事件,被认为是最类似于现今的温室效应。从赤道到热带的温度记录表明,全球温度在不到1万年内上升了至少5度(Zachos et al.,2003),这个温度的迅速升高被认为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迅速...
孟凡巍倪培丁俊英王天刚
文献传递
利用石盐中的流体包裹体重建古气候——以青海茶卡盐湖为例
<正>石盐是表生环境下形成蒸发岩系的主要矿物,在各个地质时代都广泛分布(袁见齐等,1991;杨吉根,1994;魏东岩,1999;张芳等,2001)。蒸发岩——如石盐、石膏、芒硝中的包裹体,是海洋泻湖或者陆地盐湖的环境下,...
倪培孟凡巍葛晨东刘兴起王天刚
文献传递
西秦岭勉略带北部黄渚关和厂坝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源区性质被引量:20
2010年
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出露大量中生代岩浆岩,对这些岩浆岩进行精确的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可以为揭示大陆碰撞过程、追溯岩浆源区物质来源提供线索.对出露在西秦岭地区的黄渚关和厂坝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黄渚关花岗岩中心相和边缘相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14±1)和(213±3)Ma;厂坝花岗岩的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13±2)Ma.这些年龄年轻于华南陆块与华北陆块碰撞引起超高压变质的年龄225~240Ma,对应于同折返岩浆活动.厂坝花岗岩中存在若干新元古代继承锆石((757±14)Ma),说明其岩浆源区为华南陆块.地球化学上,这两个岩体都富集LILE和LREE、亏损HFSE和HREE,表现出典型的弧岩浆岩的特点.但是,黄渚关花岗岩的主要氧化物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暗示同源岩浆演化的特点;中心相含有大量闪长质微粒包体,暗示岩浆混合的存在.厂坝花岗岩相对高Si和K,低Fe和Mg,且具有较高的Fe*,说明其为岩浆高度演化产物,它的出现预示着秦岭造山带已进入碰撞晚期的伸展拉张演化阶段.因此,黄渚关和厂坝花岗岩是秦岭造山带在碰撞晚期晚三叠世期间华南陆块不同成分地壳物质分别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
王天刚倪培孙卫东赵葵东王旭东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花岗岩
西秦岭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因意义被引量:9
2011年
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西段的西成盆地内,是秦岭泥盆系铅锌成矿带中规模最大的铅锌矿床.由于矿床经历了三叠纪的秦岭造山过程,使得矿床的原始流体的记录全部被消除,现存的包裹体仅记录了后期造山过程中产生的变质流体活动的信息.本次通过对矿床块状和条带状矿石中石英内流体包裹体详尽的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和拉曼光谱学研究,鉴定出矿床中的包裹体类型主要为H2O-NaCl型包裹体、H2O-NaCl-CH4-CO2型包裹体和CH4-CO2型碳质流体包裹体三类,矿床的包裹体的典型特征是富含CH4和CO2.测温结果显示,H2O-NaCl型包裹体和富气的H2O-NaCl-CH4-CO2型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基本一致,说明该变质流体经历了不混溶过程.拉曼探针分析结果显示,流体包裹体的主要成分为盐水溶液和以CH4和CO2为主的碳质流体.厂坝-李家沟铅锌矿的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这种碳质流体为代表的变质流体对矿床存在改造作用.
王天刚倪培沈昆王国光赵超丁俊英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造山作用西秦岭
显微红外测温技术及其在金红石矿床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07年
显微红外测温技术是红外显微镜通过红外成像系统研究不透明和半透明矿物的流体包裹体的丰度和分布特征,并与冷热台相结合,进行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以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海榴辉岩中金红石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研究为例,系统介绍了显微红外测温分析技术。结果表明,显微红外测温技术是研究半透明和不透明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新手段,可见光和红外光两种光源下流体包裹体的测定不存在系统误差。利用红外显微镜进行半透明-不透明矿石矿物的流体包裹体测定时,循环技术法是测定冰点和均一温度的有效方法。江苏东海地区超高压变质带所经历的早期退变质阶段是金红石矿床的主要形成阶段。显微红外测温技术对研究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以及矿床成因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将在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的研究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朱霞倪培黄建宝王天刚
关键词:金红石矿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