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峰
-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小学生的五年免疫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01年
- 为了解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持久性 ,对接种 2批国产酵母疫苗 (5 μg/Dose) ,1批进口酵母疫苗(A ;10 μg/Dose)和另 1批进口酵母疫苗 (M ;5 μg/Dose)的 2 6 8名小学生 ,进行了免后 5年 (T6 0 )效果随访观察。结果表明 ,T6 0时接种A疫苗组抗体GMT(几何平均滴度 ) (197 5 3)显著高于M疫苗组 (110 6 6 )和 2批国产疫苗(9312 6 45GMT78 48,9312 6 2 3GMT 5 6 0 6 )。抗体阳转率A疫苗组 (85 71% )显著高于M疫苗组及国产两批疫苗(6 1 76 %、6 5 2 6 、6 3 83 % ) (P <0 0 5 )。而国产两批疫苗与M疫苗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本次随访结果表明 ,虽然国产酵母疫苗免后 5年的抗体阳转率和抗体GMT与剂量相同的进口酵母疫苗的水平相当 ,但抗体阳转率已降至 70 %以下 。
- 吴晓音梁争论荆庆任玲君王建峰刘建生钟熙尹爱红张华远李河民
- 关键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小学生
- 开封农村地区婴幼儿甲型肝炎抗体分析
- 2008年
- 目的了解开封农村地区婴幼儿的甲型肝炎抗体水平及动态变化,为疫苗接种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该地区569名7~30月龄的婴幼儿,进行甲肝抗体定性及定量检测,分析不同月龄组的抗体水平。结果被调查婴幼儿7~10月时抗体阳性率均在30%以上,之后逐渐下降,13~18月时降至最低之后缓慢上升。7~10月龄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13~18月龄(P<0.05)。结论该地区婴幼儿甲肝疫苗免疫的最佳时间应为13~18月龄。
- 毛群颖高加梅荆庆王建峰万宗举梁争论
- 关键词:疫苗抗体
- 新生儿乙肝酵母疫苗免疫后抗体无应答者的再免、加强免疫与细胞免疫的研究被引量:15
- 2007年
- 目的HBsAg阴性母亲婴儿应用国产乙型肝炎重组酵母疫苗常规接种后的抗-HBs无应答者的再免、加强免疫效果,以及抗体阴性婴儿细胞免疫应答状况。方法在河南省开封市筛选8093例7-24月龄,母亲HBsAg阴性,按0、1、6月程序接种国产5μg乙肝酵母疫苗的健康婴儿,RIA法检测抗-HBs。对无应答者进行5μg×2或×3;10μg×2或×3剂4组疫苗再免、加强免疫效果的比较。随机选择加免后抗体阳性和仍阴性的婴儿,用ELISPOT方法测定PBMC体外刺激产生的IFN—r和IL-2。结果2970例7~10月龄婴儿中56例抗-HBs低于10mIU/ml者分4组再免后,抗-HBs阳转率〉85%。而11~24月龄5933例中346例无应答者也同上分为4组。加强免疫后,抗-HBs阳转率为92.59%~97.92%,无统计学差异。10例加强免疫后抗体仍持续阴性婴儿TH1类细胞因子IL-2和IFN-r的阳性率分别为30%和20%,低于有应答人群(19/32,59.38%;11/32,37.04%)。结论母亲HBsAg阴性的婴儿常规接种5μg乙肝疫苗后抗体无应答者,用5μg、10μg两剂或三剂加强免疫都有良好的抗体阳转效果。加免抗体仍阴性婴儿与正常应答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应答的差别。
- 荆庆梁争论王建峰任玲君梁秀芳李仪清刘建生杨跃进李艳玲贺艳霞李河民吴晓音胡忠玉庄辉
- 关键词:再免加强免疫细胞免疫
- 母亲HBsAg阴性婴儿接种重组乙型肝炎酵母疫苗后的效果及再免、加强免疫与细胞免疫的研究
- 荆庆王建峰任玲君梁秀芳吴晓音胡忠玉李艳玲杨跃进梁争论李河民庄辉李义清刘建生
- 该课题为开封市科委2004年下达的计划任务书;同年十月又被科学技术部纳入国家“十五”攻关研究课题,内容主要是研究我国HBsAg阴性母亲(占总孕产妇95%以上)新生儿,在基础5μgx3剂乙肝酵母疫苗免疫后的抗体反应状态;对...
- 关键词:
- 关键词:加强免疫接种婴儿
- 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为了解不同类型乙肝疫苗免疫学特性,提供选择生产路线的依据,对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乙肝抗原结构不同,诱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也有所不同。无糖基化的酿酒酵母抗原诱导Th1细胞反应能力强于其它种类糖基化抗原,对CHO疫苗进行去糖基化后,细胞免疫水平增强,与单克隆抗体反应的表位密度发生改变。在严格控制抗原量、孕妇的HBeAg水平和检测试剂等条件下,对518名免疫14批乙肝疫苗的新生儿进行母婴传播阻断研究,同时对2291名免疫21批乙肝疫苗的小学生进行1~7年的免疫观察,证明国产乙肝酵母疫苗母婴传播阻断保护率达到80.56%~92.59%,与国外酵母疫苗相同,5μg国产酵母疫苗虽然剂量小,诱导的抗体较低,但保护效果高于其他糖基化疫苗,与血源疫苗30μg相当,说明可能细胞免疫起主要作用。国产酵母疫苗抗体阳转率在免后5年时与Merck疫苗水平相当,但低于10μg Amgen和血源疫苗。建议尽早加强免疫。乙肝疫苗免疫失败与 HBV S抗原变异、孕妇 HBV DNA含量高等因素有关。
- 梁争论李河民荆庆李艳平赵桂珍时景璞尹爱红吴小音李荣成马力杨超美王建峰任玲君钟熙张弛张华远
- 关键词:基因工程疫苗免疫原性免疫效果乙型肝炎乙肝疫苗
- 母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婴儿接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后的抗体无应答分析被引量:16
- 2007年
- 目的探讨母亲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婴儿,应用国产重组乙肝疫苗(酵母)常规接种后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应答状况及其特征。方法在河南省开封市筛选母亲HBsAg阴性的7~24月龄婴幼儿8 093例,按0、1、6个月程序接种5μg国产重组乙肝疫苗(酵母),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抗-HBs,对<10mIU/ml者的性别、城乡、不同月龄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 970例7~10月龄婴儿中,56例抗-HBs<10mIU/ml,无应答率为1.89%。其中1 911例城市婴儿中7例无应答(0.37%),1 059例农村婴儿中无应答者49例(4.63%),城乡婴儿抗-HBs无应答率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66.87,P<0.01),不同性别婴儿抗-HBs无应答率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城乡婴儿抗-HBs无应答率的差异与疫苗管理及接种质量综合评估呈显著负直线相关。婴儿11~24月龄间抗-HBs下降速度快,至22~24月龄时,已有15.53%抗-HBs阴转,较7~10月龄时增加8.22倍。结论母亲HBsAg阴性的婴儿常规接种5μg国产重组乙肝疫苗(酵母)后,抗-HBs无应答率为1.89%。城市低于农村。全程免疫后婴儿抗-HBs的下降速度快,提示应加大新生儿期疫苗的剂量,重组乙疫苗(酵母)可由5μg/剂提高到10μg/剂。
- 荆庆梁争论王建峰任玲君梁秀芳杨跃进李艳玲李义清刘建生李河民吴晓音胡忠玉贺艳霞庄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