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芬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宜昌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油菜菌核病病原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2年
- 针对江苏和安徽两省油菜菌核病病原菌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现状,文章就抗药性的形成与发展、抗性机制、防治药剂的交互抗性以及产生抗药性后的综合治理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有效控制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增加菌核病的防治途径提供参考。
- 周锋王彦芬张小磊朱福兴
-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多菌灵抗药性
- 芋病毒病田间调查及毒氟磷对芋病毒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7
- 2012年
- 对芋病毒病及类似病害症状进行调查,其症状表现主要分为羽状花叶、叶片向上卷曲并伴有黄化或花叶、脉间黄化、明亮褪绿黄斑、褪绿斑点(斑驳)及叶片皱缩和叶缘黄化。采用RT-PCR和PCR技术对随机采集的32份表现症状的鄂芋一号样品进行了芋花叶病毒(DsMV)和芋杆状病毒(TaBV)2种病毒的检测,检出率均为68.8%。同时,利用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1 000倍液对芋病毒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第一次施药后10 d调查,毒氟磷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0.9%和24.9%;第二次施药后15 d调查,500倍液和1 0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72.8%和59.4%。田间药剂试验结果表明,毒氟磷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比1 000倍的防治效果好,从田间芋头长势可看出,毒氟磷对芋头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王彦芬Syeda Amber Kazmi曲林宁王国平刘玉平洪霓
- 关键词:病毒病
- 侵染我国芋的杆状DNA病毒分子鉴定及特异性检测被引量:8
- 2013年
- 采用已报道杆状DNA病毒属(Badnavirus)的通用检测引物BadnaFP/BadnaRP,从7份芋样品中扩增到Badnavirus病毒的RT/RNaseH基因保守区域,获得12个克隆序列,长度为576bp。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来自不同样品的克隆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78.8%~99.5%和81.3%~99.5%;来自同一样品扩增产物的克隆间在序列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9.6%~100%和92.7%~100%。在系统进化树中,本研究所获序列与Badnavirus病毒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聚在同一簇,表明此病毒为Badnavirus属病毒,但与芋杆状病毒(Tarobacillifo硎virus,TaBV)序列相似性较低,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58.0%~62.2%和58.5%~64.1%,推测为杆状DNA病毒属的一个新种。根据所测定序列设计了用于该病毒检测的引物P197/P433,对51份芋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引物可有效检测来源于我国芋的Badna—virus病毒。
- 施世明王彦芬王国平王利平徐文兴洪霓
- 关键词:PCR
- 五峰马里兰烟草花叶病及病毒检测
- 2014年
- 为了摸清五峰马里兰烟草花叶病毒病的发生情况,采用田间调查和实验室RT-PCR技术进行了TMV、CMV和PVY的感染情况检测。结果表明,在五峰马里兰烟区发生的烟草花叶病常表现为TMV、CMV与PVY的复合感染,复合感染率为50%。其中,以TMV感染为主,检出率为100%;其次是CMV感染,检出率为50%;然后是PVY感染,检出率为40%。
- 张曙光孙红绪王彦芬
- 关键词:烟草花叶病病毒检测
- 两种芋病毒的检测及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 目前国外已报道有8种病毒可侵染芋。本研究分析了我国栽培芋上芋花叶病毒(Dasheenmosaicvirus,DsM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CMV)的侵染状况,并对这两种病毒进行了分子鉴...
- 王彦芬
-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外壳蛋白基因基因组防控体系
- 文献传递
- 芋病毒病田间调查及毒氟磷对芋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 对芋病毒病及类似病害症状进行调查,其症状表现主要分为羽状花叶、叶片向上卷曲并伴有黄化或花叶、脉间黄化、明亮褪绿黄斑、褪绿斑点(斑驳)及叶片皱缩和叶缘黄化。采用RT-PCR和PCR技术对随机采集的32份表现症状的鄂芋一号样...
- 王彦芬Syeda Araber Kazmi曲林宁王国平刘玉平洪霓
- 关键词:病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