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痉挛治疗
  • 1篇多潘
  • 1篇多潘立酮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态
  • 1篇行为疗法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症状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载量
  • 1篇症状
  • 1篇认知行为疗法
  • 1篇生活质量
  • 1篇替诺福韦
  • 1篇潘立酮
  • 1篇疗法
  • 1篇疗法联合

机构

  • 3篇秦皇岛市第三...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秦皇岛市九龙...
  • 1篇宝鸡市人民医...

作者

  • 3篇王晓荣
  • 1篇张淑艳
  • 1篇曹立华
  • 1篇王丽杰
  • 1篇高海英
  • 1篇高海江
  • 1篇王晓华
  • 1篇邹怀宾
  • 1篇赵培利
  • 1篇丁丽娜
  • 1篇段钟平
  • 1篇廉璐琛
  • 1篇温井奎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遵义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根据基线特征组间均衡的原则,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干预28周后对患者治疗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采用胃肠道生活指数(GIQLI)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胃肠症状等级评估量表(GSRS)对患者消化不良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对患者干预结束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患者的并发症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GIQL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SRS中呕吐、胃胀、恶心、烧心、痉挛性上腹部疼痛、胃部不适、胸骨后不适、早饱、食欲缺乏及总分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多潘立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干预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临床症状。
曾德娜王晓荣王薇廉璐琛赵培利王丽杰李汉丽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多潘立酮功能性消化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改良电痉挛治疗与686项目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改良电痉挛治疗(MECT)与686项目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99例686项目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MECT与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3%,利培酮组为6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0.05)。实验组的锥体外系反应、窦速和停经泌乳等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χ2=9.50,6.91,4.95;P<0.05)。结论 MECT与686项目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安全有效。
强瑞香高海江刘炳书高海英张淑艳王晓荣王晓华邹永江
关键词:改良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对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母婴阻断的分析
2024年
目的对比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用于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高病毒载量母婴阻断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高病毒载量孕妇116例,分为TAF组(56例)和TDF组(60例),在第24~28孕周开始服药,两组均分别在24~28孕周、32~36孕周及分娩时检测HBV DNA、HBsAg和HBeAg,新生儿分别在出生时、7月龄时检测HBV DNA、HBsAg和HBeAg。结果分娩时两组孕妇血清HBV DNA降至2.0×10~5 IU/mL以下的病例数,TAF组占92.9%,TDF组占95%;TAF组57例新生儿(1例为双胞胎),出生时HBsAg阳性4例,占7.01%,HBV DNA阳性1例,占1.75%,TDF组60例新生儿,出生时HBsAg阳性2例,占3.33%,HBV DNA均阴性。两组新生儿7月龄时HBsAg、HBV DNA均阴性,均产生抗HBs,阻断成功率100%,两组孕妇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新生儿出生时、28、48、96周均未见明显生长发育障碍。结论TAF用于慢性HBV感染的高病毒载量的母婴阻断有效且安全。
温井奎曹立华李仕武丁丽娜盖亚会王晓荣贺艺杰邹怀宾段钟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