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
- 作品数:115 被引量:638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退行性腰椎侧凸的外科治疗
-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10月-2007年8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45例,其中4例单纯椎管减压术;25例行减压+后路内固定融合术;20例行减压+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椎间隙植入cage。术...
- 贺西京李浩鹏王国毓王栋杨平林徐思越张挺
-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侧凸植骨融合内固定
- 前、后联合入路一期病灶清除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结核
- 目的:对于脊柱多节段的严重结核患者病灶清除手术,通过单一入路难以达到彻底清除病灶或重建脊柱稳定性的效果,本研究将观察多节段脊柱结核前后路联合手术的治疗效果为多节段脊柱结核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随访我院脊柱外科2003年...
- 王栋贺西京李浩鹏
- 关键词:脊柱结核多节段手术入路
- 文献传递
- 3D打印模型在寰枢椎陈旧性脱位诊断评估及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寰枢椎脱位术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寰枢椎脱位患者资料.术前常规X线、CT及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其中早期20例患者采取常...
- 王栋赵波李锋涛秦杰贺西京
- 关键词:寰椎枢椎脱位
- 前、后联合入路一期病灶清除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结核并不全瘫
- 目的:对于脊柱多节段的严重结核患者病灶清除手术,通过单一入路难以达到彻底清除病灶或重建脊柱稳定性的效果,本研究将观察多节段脊柱结核前后路联合手术的治疗效果为多节段脊柱结核治疗提供新的思路.<br> 方法:随...
- 王栋贺西京李浩鹏
-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脊柱稳定性
- 一次性吸引电刀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吸引电刀,包括刀柄、设在刀柄前端的刀座以及安装在刀座前端的刀头;刀座的侧壁内开设有环形通道,环形通道与设在刀柄内的吸引管紧密连通,吸引管另一端穿出刀座的尾端与负压吸引装置连接,刀座远离刀柄的一端环...
- 张琼弛王栋吴景涛张成义刘玉怀
- 后路椎体截骨撑开植骨固定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被引量:19
- 2009年
-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楔形截骨撑开植骨、跨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临床特点及并发症。[方法]总结本院2003年6月-2008年5月以来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楔形截骨跨节段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26例,其中男19例,女7例,均为陈旧性胸腰段骨折病例,病程时间平均12.6年,平均24.2(16~45)岁,后凸角均>40°(平均46.4°±3.5°),均有长期腰痛病史,合并神经症状16例。18例患者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椎弓根钉棒系统跨节段加压固定矫形,8例患者应用截骨面前方撑开式植骨纠正后凸畸形。将手术前后患者X线片后凸Cobb’s角比较,统计分析,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术后22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4.6个月),术后后凸Cobb’s角明显改善,矫正角度幅度平均达86.45%±4.56%。1例患者术后出现肠系膜动脉压迫综合征。[结论]该方法术中即可改善后凸畸形,对于畸形矫正幅度满意;椎体前方撑开式植骨可减少脊柱加压短缩,降低脊髓损伤等并发症。
- 王栋刘增霞贺西京李浩鹏徐思越杨平林王国毓
- 关键词:脊柱后凸陈旧性骨折截骨
- 胸腔镜及Z-plate系统治疗胸椎骨折初步报告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了解应用胸腔镜及Z -plate系统对胸椎骨折治疗的特点。方法 :治疗 6例胸椎骨折患者 ,从手术显露、复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对该种手术方法进行评估。结果 :应用胸腔镜及Z -plate技术具有组织损伤小、视野清晰、骨折复位满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结论 :胸腔镜及Z -plate系统结合为治疗胸椎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 王栋贺西京李浩鹏徐思越兰宾尚吕惠茹
- 关键词:胸腔镜胸椎骨折
- 小切口潜行松解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比较小切口潜行松解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68例臀肌挛缩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78例,采用小切口潜行松解术,B组90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疗效。结果 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优良率96.2%,B组优良率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潜行松解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王栋赵波李锋涛秦杰董军贺西京
- 关键词:臀肌挛缩症小切口传统手术
- 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复位术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复位技术诊治的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37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观察手术前后椎体高度、Cobb&apos;s 角变化,并统计术后并发症。【结果】37例均获得随访。手术时间为1.1(0.75~1.5)h;出血量20~100 (40.5±10)mL;术后随访时间10~36(19.8±5.6)个月。术后4周、术后1年与术前1 d 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明显减轻;治疗4周、治疗12个月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后凸Cobb角明显高于治疗前,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1个月与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3例(8.1%),均系椎弓根螺钉置入不正确穿破外壁,无硬脊膜破裂及血管损伤患者。随访无明显后凸畸形和高度丢失,骨折全部获得愈合。12个月随访时发现2例患者共3枚螺帽松动;椎弓根螺钉断裂2例(5.4%),其中l例见于术后6个月,1例见于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椎弓根螺钉退出1例(2.7%)。【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病椎稳定性的破坏,既能到达稳定脊柱的目的,又可减小术中创伤。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其将会作为一项基础技术广泛应用。
- 赵波邱晓文李萌王栋秦杰张峰
- 关键词:脊柱骨折随访研究
-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脊髓损伤机制研究的现状
- 脊髓损伤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首要的原因是以外伤后逐渐出现的继发性损伤为主,导致脊髓损伤组织坏死及空动的形成.如今,脊髓继发性损伤机制的研究得到不断的深入,相应的甲基强的松龙(MP)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也得到了不断的...
- 徐军奎董军王栋贺西京
- 关键词:MP脊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