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礼申

作品数:32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韶关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哲学宗教
  • 19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大学生
  • 8篇心理
  • 4篇性别角色类型
  • 4篇中介
  • 4篇中介作用
  • 4篇孤独感
  • 3篇心理健康
  • 3篇人际
  • 3篇人际关系
  • 3篇手机依赖
  • 3篇自我
  • 3篇教育
  • 3篇和谐度
  • 2篇心理辅导
  • 2篇心理学
  • 2篇抑郁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人际信任
  • 2篇团体
  • 2篇团体心理

机构

  • 25篇韶关学院
  • 4篇武汉大学
  • 2篇广东松山职业...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台州学院
  • 1篇浙江海洋大学
  • 1篇广州城市理工...

作者

  • 29篇王礼申
  • 2篇井贤严
  • 2篇占丹玲
  • 2篇王雅君
  • 2篇张园园
  • 1篇张其志
  • 1篇张樱樱
  • 1篇穆湘兰
  • 1篇陈尚生
  • 1篇姜涛
  • 1篇姚美霞
  • 1篇黄玲
  • 1篇张鸿飞
  • 1篇杨盈

传媒

  • 7篇韶关学院学报
  • 3篇科教文汇
  • 2篇社会心理科学
  • 2篇南方论刊
  • 2篇湖北函授大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现代中小学教...
  • 1篇中小学心理健...
  • 1篇攀枝花学院学...
  • 1篇群文天地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美与时代(美...
  • 1篇清远职业技术...
  • 1篇科教导刊
  • 1篇新余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依恋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修订后的成人依恋自陈量表与孤独感(UCLA)量表,对300名在校大学生调查研究,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偏中高孤独水平占72.3%,依恋类型与孤独感呈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多以惧怕型依恋为主,依恋类型和孤独感密切相关。
王礼申姚美霞
关键词:大学生依恋类型孤独感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人际关系和谐度的相关研究
2012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和人际关系和谐度的年级、性别、城乡、专业和是否独生的差异,以及性别角色类型和人际关系和谐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自我报告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了300名武汉市四所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将所得数据以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1性别角色之中男性正性和女性正性两个因子在专业、年级、性别、城乡和是否独生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2人际关系和谐度在年级、性别、专业和是否独生上都没有显著差异,在城乡分布中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3男性正性特质和人际关系和谐度呈现十分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对其人际关系存在一定的相关。
王礼申
关键词: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
家庭系统排列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探析被引量:1
2015年
家庭系统排列在心理咨询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对来访者情绪的纾解和心理症结线索的呈现。咨询师将来访者带入安全、信任的场域,呈现来访者重要他人和重要事件,充分调动并表达其负面情绪,帮助来访者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王礼申
关键词:心理咨询
吸毒人员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探析被引量:4
2018年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第一,目前我国的吸毒人员数量仍在上升,且有一定低龄化的趋势。第二,目前吸毒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且在性别上存在一定差异。第三,目前关于吸毒人员吸毒原因的研究普遍认同:个体自身因素(如:吸毒年龄)和社会环境(如:文化程度、家庭环境气氛、亲朋和社会关心与支持)的共同作用造成了初次吸毒和复吸。另外,复吸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身体依赖性负强化的影响。第四,目前应对吸毒行为主要从预防与干预两方面着手。预防的手段主要从心理方面推进,其中包括推进社会教育、加强社会控制因素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以提高心理承受力。干预的手段包括生理手段和心理手段。干预吸毒行为需要在服用戒断药物的同时,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及重视其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吸毒人员的心理水平。
梁康俊何烨露吴丽容张裕婷王礼申
关键词:吸毒人员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流动儿童社会排斥、自尊、亲子依恋与抑郁的关系:一项追踪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为探讨流动儿童社会排斥、自尊、亲子依恋与抑郁的动态关系。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对385名流动儿童进行为期一年的纵向追踪调查。采用协方差结构方程模型对前、后两次4个研究变量间的动态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控制年龄和性别作用后显示:①流动儿童前测社会排斥可以预测其后测抑郁水平(β=0.12,P<0.01);②流动儿童前测自尊在社会排斥对抑郁的即时和延时预测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是0.11和0.03;③流动儿童前测亲子依恋在其前测社会排斥影响后测抑郁的中介路径前半段中起延时调节作用,调节效应值为-0.12。结论:①社会排斥可以预测流动儿童的抑郁水平;②自尊在社会排斥和流动儿童抑郁中起即时和延时中介作用;③亲子依恋能够延时调节流动儿童社会排斥与自尊的关系。
张樱樱姜涛叶子青王礼申叶一舵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排斥自尊亲子依恋抑郁
关于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
2015年
艺术素养不仅影响科学进步,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是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点。针对学校艺术教育发展面临的受重视程度不够等诸多问题,我国应对学生进行艺术素质考核,并将其纳入各级升学考试中,以此为推动,逐渐在全社会孕育发展艺术氛围。
王礼申
关键词:艺术教育
双性化现象解读及其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启示
2009年
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于1977年提出“向双性化”的概念。双性化是指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具有此种人格类型的人身上同时具备男女两性的能力、性格、兴趣、动机等,在心理特征上同时具备男性和女性共同优点和长处。本文将对双性化现象进行阐释,并将对由双性化现象引起的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一些冲击和反思进行讨论。
王礼申
关键词:传统教育理念双性化人格类型心理学家心理特征
团体心理辅导对技校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干预研究——以南方技师学院为例
2015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技校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干预研究,提高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方法:通过招募选取30名技校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15人,控制组15人,分别进行8次有针对性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果:经实验干预后,实验组、控制组生涯定向总分、自我概念因子以及自我信心因子的后测-前测差值有显著差异。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技校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生涯定向程度的提高有显著改善,且对其自我概念和自我信心水平提高有一定的效果。
王礼申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技校生职业生涯规划
韶关初中女生遭受性侵经历与性心理健康人际信任的关系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索初中女生性侵经历、人际信任与性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针对遭受性侵个体开展心理辅导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遭受性侵问卷、信赖他人量表与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对方便抽取的韶关地区5所中学499名初中女生进行调查。结果遭受性侵报告率为36.87%,非接触型性侵报告率为34.87%,接触型性侵报告率为8.82%,侵入型性侵报告率为1.20%;初中女生的遭受性侵经历与性价值观、性适应、性心理健康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1,-0.10,-0.13,P值均<0.01);调节效应分析显示,人际信任调节性遭受侵经历与性认识、性价值观、性适应、性心理健康之间均呈负相关(95%CI分别为-0.05^-0.01,-0.05^-0.01,-0.04~0.00,-0.04^-0.02,P值均<0.05)。结论初中女生的人际信任在遭受性侵经历与性心理健康间具有调节作用。提高初中女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可以减少性侵经历对于性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蔡瑶瑶占丹玲王礼申
关键词:性犯罪女(雌)性
“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公平的启示被引量:3
2009年
以教育对象出发,探讨《论语》中"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中所凸显的价值,对现代教育公平的影响及其对后人的启示。
王礼申
关键词:有教无类教育公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