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祥锋

作品数:40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动力工程及工...
  • 13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机械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叶栅
  • 13篇气动
  • 11篇气动性能
  • 9篇涡轮
  • 8篇弯叶片
  • 6篇数值模拟
  • 6篇汽轮
  • 6篇汽轮机
  • 6篇静叶
  • 6篇环形叶栅
  • 6篇后部加载
  • 6篇值模拟
  • 5篇压气机
  • 5篇冲角
  • 4篇涡轮叶栅
  • 3篇动叶
  • 3篇叶型
  • 3篇英文
  • 3篇透平
  • 3篇平衡孔

机构

  • 40篇哈尔滨工业大...
  • 13篇哈尔滨汽轮机...
  • 1篇重庆大学
  • 1篇哈电集团
  • 1篇北京临近空间...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作者

  • 40篇王祥锋
  • 32篇韩万金
  • 11篇颜培刚
  • 8篇周逊
  • 6篇张宏涛
  • 5篇王仲奇
  • 4篇顾忠华
  • 3篇罗磊
  • 3篇黄洪雁
  • 3篇石玉文
  • 3篇王振峰
  • 3篇王松涛
  • 3篇陈绍文
  • 2篇帅永
  • 2篇鞠凤鸣
  • 2篇李宇峰
  • 2篇姜宝成
  • 2篇杜巍
  • 1篇付丽鹏
  • 1篇刘占生

传媒

  • 9篇汽轮机技术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实验流体力学
  • 2篇热能动力工程
  • 2篇机械工程师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教育进展
  • 2篇2006中国...
  • 1篇电站系统工程
  • 1篇高等工程教育...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2007年热...
  • 1篇2008年全...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跨音风扇转子弯掠结合的数值优化设计被引量:2
2008年
为了研究弯掠结合对风扇气动性能的影响,采用基于雷诺平均N-S方程的全三维流场模拟程序和基于遗传算法的数值优化程序,对跨音风扇转子NASA Rotor67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对所开发的三维N-S方程求解程序进行了实验验证,完善了遗传算法和响应面方法相结合的具有全局寻优能力的优化程序,以总压比最大为设计目标,应用该优化方法对NASA Rotor67进行弯掠两个自由度的气动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弯掠联合的采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流场内的流动状况,在质量流量和绝热效率严格满足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总压比提高了1个百分点;该优化方法是可行的。
王祥锋韩万金
关键词:优化设计遗传算法响应面
带有冷气掺混的三级透平气动性能数值研究
2012年
借助NUMECA数值仿真软件,以某型燃气轮机的三级透平作为计算模型,对其在冷却气体掺混前后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考虑到工质物性的影响,采用了变比热高温燃气作为计算工质。同时,针对燃气轮机透平进口的变工况问题,选取不同的透平进口总压值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冷却气体的加入使得级损失增大,每列叶片流道出口速度或相对速度减小,下游叶片进口气流角减小;在三级透平冷气掺混时改变进口总压值,每列叶片流道的进口气流角几乎不变,除第三级动叶的激波损失与尾迹损失增大外,其余叶片流道的能量损失变化不明显。
吴延龙李涛王祥锋黄洪雁颜培刚韩万金
关键词:冷气掺混气动性能能量损失
气冷涡轮级气热耦合非定常频域分析
2014年
对某级涡轮进行了三维非定常气热耦合数值模拟,分析了叶片型面压力和温度的非定常波动,对静叶和动叶压力和温度非定常波动幅值较大的位置进行频谱分析。结果表明:静叶产生的尾迹作用在动叶前缘导致冲角增大,对动叶吸力面前部的非定常影响最大;上游尾迹不但直接与冷却气膜孔的流场发生作用,还会影响到冷却气膜孔下游流场;热传导系数的周期性波动主要是由于温度的波动而引起的。
张宏涛王祥锋李超韩万金
关键词:非定常气热耦合涡轮气膜冷却
叶顶间隙变化对多级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9
2009年
运用三维黏性流动计算软件NUMECA,对某含动叶叶顶间隙和静叶叶根间隙的多级亚音轴流压气机的第七、八级共四排叶片所在流道进行了数值模拟。动叶叶顶间隙分别取为各自设计间隙的0倍、0.5倍、1倍、1.5倍和2倍5种不同间隙值,而静叶叶根间隙保持为设计值不变。计算结果表明,叶顶间隙的大小对压气机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随着间隙的增大,压气机的流量、效率、压比等性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王祥锋王松涛韩万金
关键词:多级压气机数值模拟叶顶间隙气动性能
末级中空静叶除湿方法的数值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某末级中空静叶片开双抽缝除湿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抽吸缝除湿机理设计了两种方案的双抽吸缝结构,计算了一级采用双抽吸缝结构的叶栅流场。比较了两种双抽吸缝方案条件下不同叶高上的流场、湿度场以及叶片表面的压力情况。通过分析得到两种抽吸缝方案的计算结果,得到了两种双抽吸缝中占优的方案。
鞠凤鸣王祥锋颜培刚韩万金
关键词:静叶片抽吸除湿
汽轮机静叶栅变冲角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研究亚临界600MW汽轮机高压第九级静叶叶栅的变冲角气动特性,为高压静叶叶片设计提供依据,对原型和改型两套环形叶栅在低速风洞中进行了不同冲角工况下的吹风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改型叶栅降低了叶栅的流动损失,具有更好的变冲角特性。
王祥锋颜培刚黄洪雁韩万金
关键词:弯叶片冲角气动性能风洞实验
基于无人机创新实践基地的能源动力类专业生产实习模式改革
2023年
生产实习是能源动力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效果对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有重要影响。针对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动力类专业生产实习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研究,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教学中心提出了基于校内无人机创新实践基地的生产实习模式,构建了完整的实习课程,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的产品设计和生产环节,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得到的经验对于国内相关高校能源动力类专业生产实习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罗磊王祥锋杜巍陈绍文刘彬姜宝成
关键词:能源动力创新实践基地无人机教学改革
能源动力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能力图谱构建研究
2024年
面对“双碳”目标和新能源革命的时代背景,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能够有效突破传统能源动力实验中设备规模大、实验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等局限,但如何科学构建符合专业特色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实现与新时期能源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对接,仍需深入研究。本文立足能源动力类专业特点,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通过分析专业培养方案、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构建了面向能源动力领域的“五层次”能力图谱架构。研究构建了包括总目标层、通用能力层(工程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研究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智能化应用能力)、专业能力层、实验能力单元层和具体实验项目层的完整体系。研究重点提取了专业核心能力要素,同时突出新能源技术、智能控制、环境保护等新兴领域的能力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涵盖流体机械、传热传质、新能源系统等专业实验内容的四类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将知识图谱理论引入能源动力专业能力体系构建、提出适应专业特色的“五层次”能力图谱新架构、开发基于能力图谱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新模式,为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In the context of “dual carbon” goals and new energy revolutio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faces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as a novel educational approach, can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energy and power experiments, such as large equipment scale, high experimental costs, and significant safety risks. However,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on how to scientifically construct a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that aligns with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
帅永翟明高建民赵义军罗磊王祥锋
关键词:能源动力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实验教学
大功率汽轮机静叶几何变形对气动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本文为了研究哈尔滨汽轮机有限公司亚临界60万千瓦汽轮机高压第九级静叶改型设计的气动特性,了解流场结构,对原型和改型两套环形叶栅在低速风洞下进行了不同冲角的吹风实验研究。通过在实验叶栅前设置可调导叶尾部位于0°、-10°、...
王祥锋
关键词:汽轮机环形叶栅后部加载静叶栅
文献传递
不同冲角下有叶顶间隙的涡轮叶栅拓扑与旋涡结构
2012年
对具有叶顶间隙的直叶栅和正、反弯三套涡轮叶栅进行了实验测量,研究在较大间隙(0.036)下,气流冲角和叶片弯曲对叶顶泄漏流动的影响。根据壁面流动的墨迹显示,应用拓扑学原理,分析了叶片表面和上、下端壁的拓扑结构,指出当气流冲角由0°增至20°时,与零冲角下的同类叶栅相比较,鞍点的位置均移向上游,分离区的范围在沿流向和垂直流向的方向上扩大,上、下通道涡分离线向叶展中部爬升。在冲角为零以及20°的情况下,叶片正弯均消除了上通道涡,这一方面减少了壁面流场中奇点和分离线的数量,较大地降低了上通道涡与泄漏涡的相互作用损失,另一方面强化了端壁横流对泄漏流动的封堵作用,有利于降低相对漏气量。
颜培刚王祥锋韩万金
关键词:涡轮叶栅叶顶间隙正弯叶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