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霞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9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外源亚精胺可缓解荇菜镉毒害被引量:12
- 2009年
- 研究了外施浓度为0.01mmol.L-1的亚精胺(Spd)对不同浓度镉(Cd2+)胁迫下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叶片的叶绿体结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Cd2+胁迫可使荇菜细胞的叶绿体结构遭到破坏,叶绿素含量减少。外施Spd则可有效地保护叶绿体结构,减少叶绿素的流失。(2)在单一Cd2+处理条件下,随着Cd2+浓度的升高,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则逐渐下降。外源Spd处理显著提高了二者的含量,并延缓了它们的下降速度。(3)在单一Cd2+处理条件下,SOD、POD和CAT活性分别在Cd2+浓度为1、1和2mg.L-1时达到最高值,而后随着Cd2+浓度的增加其活性逐渐下降。外施Spd使它们的活性分别提高了5.8%、37.5%和3.3%,并降低了O2-.产生速率和MDA的含量。上述结果表明,Spd增强了荇菜对Cd2+毒害的抗性,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Cd2+对荇菜的毒害。
- 李阳施国新王红霞赵娟袁秋红
- 关键词:CD^2+亚精胺
- Cd2+胁迫对竹叶眼子菜的毒理学效应分析被引量:10
- 2008年
- 以不同浓度Cd2+处理5d的竹叶眼子菜为实验材料,分析了叶片的光合色素、抗氧化系统、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应答反应,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随着Cd2+处理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而MDA和可溶性糖含量上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分别在2mgL-1和4mgL-1时达到峰值;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相对分子质量(Mr)为52.1×103、42.9×103、27.4×103和14.1×103的多肽合成量逐渐减少,但Mr为18.1×103的多肽的合成量增加;叶绿体膨大、解体;线粒体嵴突肿胀、空泡化;核仁分散、核膜断裂、核质散出.结果表明:Cd2+对竹叶眼子菜的光合结构、细胞保护系统以及细胞结构的完整性等都产生明显破坏作用,最终将导致植物死亡.其中SOD、叶绿素和蛋白生物合成各指标的反应较灵敏,可作为水体Cd2+污染的监测指标.Cd2+对竹叶眼子菜的半效应浓度为2.97mgL-1.
- 杨海燕施国新徐勤松计汪栋王红霞李阳
- 关键词:竹叶眼子菜CD2+胁迫抗氧化系统超微结构
- Cr^(6+)胁迫对槐叶苹叶片光合生理特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8年
- 采用不同浓度Cr6+的10%Hoagland营养液,于人工培养箱进行Cr6+胁迫培养槐叶苹,第7天测定其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活性氧产生速率、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含量、抗氧化系统等的变化,并观察其细胞超微结构。结果显示:随着Cr6+处理浓度的增加,(1)总叶绿素(Chl)、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叶绿素a/b(Chl a/Chl b)和荧光参数(Fv/Fm和Fv/F0)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SS)显著增加。(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先升高后降低;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和游离脯氨酸(Pro)也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始终高于对照。(3)超微结构主要表现为:叶绿体膨大、解体,被膜断裂、消失;线粒体嵴突消失、空泡化;核膜断裂、消失,核仁分散、核质散出。研究表明,Cr6+胁迫破坏了槐叶苹正常生理生化活动,并对叶片超微结构造成不可逆损伤,从而对槐叶苹产生毒害。
- 王红霞施国新徐勤松计汪栋杨海燕李阳
- 关键词:槐叶苹荧光参数抗氧化系统超微结构
- 外源多胺对铜胁迫下水鳖叶片多胺代谢、抗氧化系统和矿质营养元素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0年
- 采用营养液水培的方法,研究了外源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对Cu胁迫下水鳖叶片3种形态多胺(PAs)、抗氧化系统及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Cu胁迫使水鳖叶片腐胺(Put)急剧积累,Spd和Spm明显下降,从而使(Spd+Spm)/Put比值也随之下降。外源Spd和Spm显著或极显著逆转Cu诱导的PAs变化,抑制Put的积累,缓解Spd和Spm的下降,从而提高了(Spd+Spm)/Put比值。(2)外源Spd和Spm抑制了Cu胁迫诱导的多胺氧化酶(PAO)的增加,缓解了二胺氧化酶(DAO)的下降。(3)与单一Cu胁迫相比,Spd和Spm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从而降低了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极显著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缓解了Cu诱导的氧化胁迫。(4)外源Spd和Spm显著或极显著缓解了Cu胁迫下矿质营养元素吸收平衡的紊乱。以上结果均说明了外施Spd和Spm可增加水鳖对Cu胁迫的耐受性。
- 王红霞胡金朝施国新杨海燕李阳赵娟许晔
- 关键词:CU胁迫抗氧化系统
- 关于Ljuji(c)和Nathanson的两个问题
- 令N是所有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对于集合A,M∈N和元素n∈N,令p(n,A,M)表示n的形如n=∑a∈Amaa的表示形式的个数,这里规定对于所有的a∈A都有ma∈M∪{0},并且对于仅仅有限个a都有ma∈M. 戴丽霞教...
- 王红霞
- 关键词:素数
- 多胺对水鳖和槐叶苹重金属胁迫的缓解效应及机理研究
- 本文以分布广泛的浮水植物—水鳖和槐叶苹为研究对象,以植物非必需金属元素—Cr(六价)及兼具营养和毒性的金属元素—Cu(二价)和Cr(三价)为胁迫因子,将植物培养在人工模拟的分别含有这两种典型重金属的污水中,系统研究了水生...
- 王红霞
- 关键词:槐叶苹重金属胁迫浮水植物多胺
- 文献传递
- Cr^6+对菹草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系统和超微结构的胁迫影响被引量:15
- 2009年
-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r6+(0、1、10、30、50 mg.L-1)对菹草叶片叶绿素、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系统、可溶性蛋白含量、膜脂过氧化产物、可溶性糖含量、超氧阴离子(O2.—)产生以及细胞超微结构的胁迫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r6+浓度的增加,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均呈下降趋势,Fo先升后降,Fv/Fm、Fm及Fv/Fo均逐渐降低;可溶性蛋白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先升后降,抗坏血酸(AsA)含量逐渐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下降,而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表现先降后升趋势;电镜观察发现:随着Cr6+浓度的增加,对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也加剧,表现为叶绿体膨胀,被膜破裂,类囊体片层解体;线粒体嵴数目减少,呈空泡状。可见,Cr6+破坏了菹草正常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造成菹草生理功能紊乱。
- 陈辉施国新徐勤松王红霞杨海燕潘秋红
- 关键词:菹草叶绿素荧光抗氧化系统超微结构
- 外源亚精胺对槐叶苹耐镉胁迫的增强效应被引量:21
- 2008年
- 研究了不同浓度(0.05~1mmol.L-1)亚精胺(Spd)对镉(Cd)污染下槐叶苹(Salvinia natans)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抗氧化系统以及矿质营养的影响,以探讨外源多胺在水生植物重金属胁迫适应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外源Spd对槐叶苹的Cd污染胁迫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Spd延缓了槐叶苹叶片失绿症状,使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含量平均增加了18.97%和43.96%;外施Spd后可溶性蛋白含量平均提高了27.89%,SDS-PAGE电泳显示主要是增加了202.15、77.67、52.69、41.83和25.35kD的蛋白多肽表达量;外源Spd提高了抗氧化酶系统(SOD、POD、CAT)的活性和小分子保护物质[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和类胡萝卜素(Car)]的含量,前者平均分别增加了12.44%、66.90%和51.23%,后者依次增加11.21%、17.60%和24.81%;外施Spd能更好地维持槐叶苹对P、K、Fe、Na、Mg、Zn和Mn等的平衡吸收(Ca除外).综合分析发现,0.05~0.1mmol.L-1Spd缓解效果最好,与其改善光合作用、刺激蛋白表达、维持抗氧化系统高活性/含量和调节矿质营养平衡等多种生理过程有关.
- 徐勤松施国新王红霞杨海燕赵娟许晔
- 关键词:亚精胺镉槐叶苹生理
- 镉在槐叶苹叶片中的蓄积及其生态毒理学分析被引量:18
- 2009年
- 以分布广泛的浮水蕨类植物——槐叶苹为研究对象,用含不同浓度Cd(2.5,5,7.5mg/L和10mg/L)的10%Hoagland营养液培养7d,旨在分析Cd在蕨类植物中的蓄积及其诱导产生的毒理学作用。随着培养液中Cd浓度的增加,(1)槐叶苹叶片中Cd含量极显著上升;(2)Cd处理造成槐叶苹叶片产生明显的矿质营养失衡症状,主要表现为显著增加了对Ca和降低了对P,K和Na的吸收;(3)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Fv/Fm比值都逐渐降低;(4)抗氧化防御系统活性或含量紊乱,其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下降最突出,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和类胡萝卜素(Car)也都先升后降,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则显著增多;(5)可溶性蛋白含量一直下降;(6)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主要为叶绿体膨胀和解体、线粒体嵴突减少和空泡化、细胞核核仁解体、核膜破裂、核质消失,并有晶体出现。结果表明槐叶苹虽然对水体Cd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Cd浓度与毒害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明显;MDA含量的明显上升以及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显著下降标志着槐叶苹遭受到明显的氧化损伤;Cd破坏了槐叶苹进行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生理和结构基础;SOD可以作为Cd诱导产生氧化压力的分子生物标志物和水体Cd污染的灵敏生态毒理学指标,Cd的半效应浓度为2.41mg/L,最大允许浓度为0.241mg/L。
- 徐勤松计汪栋杨海燕王红霞许晔赵娟施国新
- 关键词:槐叶苹蓄积矿质营养氧化胁迫超微结构毒理
- 关于Ljujié和Nathanson的两个问题
- 令N是所有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对于集合A,M (?) N和元素n ∈ N,令p(n,A,M)表示n的形如n = ∑a∈Amaa的表示形式的个数,这里规定对于所有的a∈A都有ma ∈M∪{0},并且对于仅仅有限个a都有ma...
- 王红霞
- 关键词:分拆函数素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