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霞

作品数:14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骨样
  • 5篇成骨
  • 5篇成骨样细胞
  • 3篇血性
  • 3篇预后
  • 3篇缺血
  • 3篇急性
  • 3篇骨形成
  • 2篇淫羊藿
  • 2篇淫羊藿总黄酮
  • 2篇体外
  • 2篇体外培养
  • 2篇人成骨样细胞
  • 2篇总黄酮
  • 2篇卒中
  • 2篇维生素D3
  • 2篇脑梗
  • 2篇黄酮
  • 2篇急性缺血

机构

  • 12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北京市创伤骨...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作者

  • 13篇王红霞
  • 6篇袁润英
  • 6篇薛延
  • 4篇相东
  • 2篇胡洪涛
  • 2篇闫立荣
  • 2篇魏文
  • 2篇王芊
  • 2篇刘思金
  • 1篇张云涛
  • 1篇胡琪
  • 1篇姜明
  • 1篇庞英
  • 1篇邢惠清
  • 1篇郑铭豪
  • 1篇田洁
  • 1篇刘蓉
  • 1篇朱伟
  • 1篇高秀辉
  • 1篇张双喜

传媒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2001年全...
  • 1篇2014北京...
  • 1篇第九届全国骨...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淫羊藿总黄酮对体外培养的OS-732人成骨样细胞增殖和骨形成功能的影响
本实验从细胞水平探讨淫羊藿总黄酮(HEF)对体外培养的OS-732人成骨样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薛延刘思金王红霞王芊
关键词:雌激素骨形成
文献传递
淫羊藿总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成骨样细胞增殖和骨形成功能的影响
<正>实验材料OS-732人成骨样细胞。实验方法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MTT测定、形态学观察、碱性磷酸酶测定、碱性磷酸酶染色等。结果(1)第3天时,与对照组相比,10mg%、5mg%和2.5mg%三个不同浓度组的细胞数目分...
薛延刘思金王芊王红霞
关键词:淫羊藿总黄酮成骨样细胞增殖
文献传递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头颅核磁DWI与FLAIR不匹配与时间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影响的研究
背景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静脉溶栓治疗,然而,溶栓治疗需要严格的时间窗。许多患者因不能明确发病时间(如觉醒型卒中)而不能接受溶栓治疗。一些研究采用弥散加权像(DWI)上病灶显影而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L.A...
王红霞樊东升
1α,25双羟维生素D_3对成骨样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8
1996年
采用同位素掺入,细胞周期、细胞化学和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了1α,25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人及大鼠成骨样细胞OS-732和ROS17/2.8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5(OH)2D3对OS-73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时效和量效关系。在给10-7mol/L的1,25(OH)2D3后第4和第6天,对OS-732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40%和60%;对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分别为59%,41%和22%。流式细胞计测定结果表明:1,25(OH)2D3使DNA合成受阻;扫描电镜显示:1,25(OH)2D3有抑制ROS17/2.8细胞表面微绒毛的作用。此外,细胞化学染色表明:该激素有增加成骨样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促进骨形态形成蛋白合成的作用,即刺激骨形成的作用。
薛延王红霞袁润英相东魏文张双喜邢惠清
关键词:成骨样细胞ROS维生素D3细胞表面细胞化学染色骨形成
烧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细胞亚群的分布及白细胞介素Ⅱ活性动态变化的研究
用OKT系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及IL-2依赖细胞株FI2细胞3H-TDR掺入技术对烧伤患者PBMC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及IL-2活性进行了动态观察。以研究烧伤患
袁润英王红霞张明良曹大鑫
文献传递
脑梗塞后出血性转化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在国内外指南中,公认的据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最有效的急性期治疗方法便是静脉溶栓治疗,而其最主要、同时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溶栓后的出血性转化。本文着重介绍了出血性转化的定义、分型,同时针对...
王红霞
预先使用他汀一级预防对初发急性缺血性卒中病情程度及预后影响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表明,预防性应用他汀类药物可能减轻缺血性卒中复发的严重程度,然而,这些研究并没有特别关注卒中一级预防中使用他汀类药物后能否减轻初发卒中病情程度并改善预后。本研究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无卒中病史预先应用他汀...
刘蓉王红霞樊东升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溶栓前急诊生化指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早期转归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14年6月~2019年5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共计67例。记录患者溶栓前NIHSS评分及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以二者差值(ΔNIHSS)评估早期转归:其中ΔNIHSS≥4分为显效组、1~3分为有效组、≤0分为无效组;溶栓后7 d以改良Rankin评分(mRS)记录早期预后:其中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组、3~4分为预后一般组、5~6分为预后差组。比较上述各组间溶栓前急诊生化指标差异。计量资料以χ±s表示,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样本间比较。结果(1)比较溶栓后24 h转归显效组(n=10)与无效组(n=30),有统计学差异的生化指标有:T-Bil(14.28±4.77 mmol/L vs 11.22±3.86 mmol/L,P=0.048)、血糖(6.82±1.18 mmol/L vs 8.99±4.31 mmol/L,P=0.017)。比较溶栓后24 h转归有效组(n=27)与无效组(n=30),有统计学差异的生化指标有:T-Bil(14.89±5.88 mmol/L vs 11.22±3.86 mmol/L,P=0.007)、D-Bil(4.63±1.89 mmol/L vs 3.62±1.22 mmol/L,P=0.019)、血糖(6.86±1.50 mmol/L vs 8.99±4.31 mmol/L,P=0.016)。(2)比较溶栓后7 d各预后组间溶栓前的生化指标,其中预后良好组(n=56)与预后差组(n=9)两组间溶栓前尿酸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397±96.62 mmol/L vs 344.33±59.46 mmol/L,P=0.041)。结论溶栓前较高水平的胆红素、较低水平的血糖与溶栓后24 h早期转归更好相关,而溶栓前较高水平的尿酸与溶栓后7 d更好预后相关。
王红霞胡洪涛姜明闫立荣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急诊生化早期预后
肢体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和血管相关检查分析及长期随访
唐澍闫立荣马志刚王红霞庞英胡洪涛
带腱鞘异体肌腱移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探讨深低温冷冻带腱鞘异体肌腱移植的可行性 ,为屈指肌腱 区腱鞘和肌腱缺损重建提供新的修复材料。方法 将 6 0只北京双 A鸡随机分为两组 ,A组为异体移植 ,B组为自体移植。每组再分两个亚组 ,A1全鞘异体肌腱移植 ;A2部分鞘 (滑车 A2~ A4)异体肌腱移植 ;B1全鞘自体肌腱移植 ;B2部分鞘 (滑车 A2~A4)自体肌腱移植。异体材料采用深低温处理 ,移植术后进行组织形态学、移植免疫学及肌腱滑动功能检测。结果 A1组与 B1组移植术后局部组织反应重 ,腱鞘形成生物屏障 ,影响肌腱的营养致使肌腱变性 ,纤维化 ,部分坏死。A 2组与 B2组肌腱愈合良好 ,组织修复能力强 ,腱鞘与肌腱间可分离。带部分腱鞘异体肌腱经深低温处理后 ,其组织抗原性明显降低 ,组织修复能力同自体移植 ,愈合后腱鞘与肌腱间隙存在 ,移植鞘与正常肌腱组织结构相同。
张友乐王澍寰高新生尹大庆朱伟胡琪张云涛韦加宁杨克非王红霞袁润英
关键词:异体移植肌腱移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