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继新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气候
  • 2篇季节性干旱
  • 2篇干旱
  • 1篇地膜
  • 1篇地膜覆盖
  • 1篇地膜覆盖栽培
  • 1篇滇中高原
  • 1篇冬小麦
  • 1篇栽培
  • 1篇中国花生
  • 1篇生态
  • 1篇生态适应
  • 1篇生态适应性
  • 1篇适应性
  • 1篇试验区
  • 1篇水稻
  • 1篇土壤
  • 1篇农业气象
  • 1篇农业气象鉴定
  • 1篇气候生态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6篇王继新
  • 3篇梁红
  • 3篇刘洪顺
  • 1篇汪晓原
  • 1篇崔读昌

传媒

  • 3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国油料

年份

  • 1篇2004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3
  • 2篇199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国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经济效益分析及其适宜区域探讨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从花生地膜覆盖增产机制着手,结合全国各地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对各地2—3年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进行全面的经济效益分析,以经济效益之高低衡量各地是否适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从而得出:东北花生区、黄土高原花生区、云贵高原花生区及秦巴山地的中海拔地带为花生覆膜适宜区;黄河流域花生区春花生为临界适宜到适宜、夏花生适宜覆膜区;长江流域花生区为春花生适宜,夏花生不适宜区,东南沿海花生区是春花生临界适宜、夏秋花生不适宜区;海南岛及其他热带区冬花生适宜,其他花生不适宜覆膜;其他地区花生不适宜地膜覆盖。
王继新
关键词:花生地膜覆盖栽培
中美两国大豆气候生态相似分析被引量:2
1992年
本文用改进的欧拉距离分析大豆气候生态条件地区间的相似程度,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中美两国191个站的大豆各主要生育阶段的气候生态条件作聚类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大豆引种试验,其结果可指导中美两国间的大豆引种.
王继新
关键词:大豆气候生态
世界主要作物气候基础信息库及生态适应性规律
崔读昌王继新汪晓原梁红
该项目是适应国内外农业发展和交流需要的研究成果。含三部分,是一套既有大量农业气候与作物气候信息数据,又有明晰图表,既有规律分析,又有中国与世界各地比较的配套成果。在世界农业气候数据库信息量、世界农业与作物气候图及规律分析...
关键词:
关键词:农业气象鉴定生态适应性
江南红黄壤丘陵区土壤湿度模拟和季节性干旱的研究被引量:6
1995年
根据江南红黄壤丘陵区17个站点1951~1988年逐旬气象资料以及相应地区的土壤物理参数,模拟出各站点土壤层的土壤湿度数据库,并分析土壤季节性干旱规律。其中衡阳、邵阳地区是江南红黄壤丘陵区土壤季节性干旱最严重的地区,其次是南昌、贵溪市一带。通常年份,2月中旬~6月下旬,全区几乎不出现土壤季节性干旱。土壤季节性干旱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到10月下旬,其机率在50%以上,8月上、中旬,9月中~10月中旬出现的机率为60%。江南红黄壤丘陵区夏季干旱往往连着秋季干旱。这种连旱的机率衡阳地区在60%以上。冬季1~2月的土壤季节性干旱应是第一年秋旱的延续。文中也提出江南红黄壤丘陵区土壤季节性干旱的防御措施。
刘洪顺王继新梁红
关键词:土壤季节性干旱
湘南红壤试验区季节性干旱及防御的研究被引量:3
1993年
根据祁阳县1958~1992年6月逐日气象资料及土壤条件,计算出逐日土壤含水量,分析得到湘南红壤试验区季节性干旱发生的日期和危害程度在年际间有极大的差异.认为固定将该试验区土壤水分状况划分为土壤潮湿期、水分耗损期、干旱期和补充恢复期分别出现在11月至第2年4月、5~6月、7~10月和10~11月间并不完善.文中又结合湘南旱作甘薯、大豆、冬小麦、棉花等的物候期和多年逐日土壤含水量资料,分析它们多年来的干旱规律以及采用有效的抗旱措施.
刘洪顺王继新
关键词:红壤干旱抗旱措施
滇中高原气候资源与水稻、小麦生长的协调性被引量:2
1997年
滇中高原光能资源丰富,不仅表现在太阳辐射量高于我国东部平原丘陵河谷区,而且辐射强度大,是水稻、冬小麦等作物的高产基地。全年热量资源较充足。但温度年较差小,冬暖夏凉,一年四季都能种植小麦,是滇中高原小麦气候生态的一大特点。夏季高温强度不大,水稻冷害突出,以致滇中高原不宜引种我国大部分稻区的水稻品种,应重点培育适应本地区的高产耐寒品种。全年降水量适中,但干季降水量只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0%~15%,湿季为85%~90%。干季降水量少是限制冬小麦以及水稻拔节前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发展农田水利和灌溉是夺取滇中高原水稻、冬小麦高产。
刘洪顺梁红王继新
关键词:滇中高原气候资源水稻冬小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