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艳
- 作品数:11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护理
- 2008年
-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在提高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患儿颅内出血救治效果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患儿全程护理效果。结果18例患儿中治愈17例,死亡1例,随访1年,正常14例,有后遗症者3例(16.7%),其中2例出现继发性癫,1例轻微智力障碍。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救治、有效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加强乳母的营养指导、人工喂养儿以配方奶为主的合理喂养知识宣教、婴儿抚触及音乐疗法等综合康复治疗可防止脑性瘫痪,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 方雪娟汪定成王艳黄静王艳艳
- 关键词:婴儿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护理
- 晚发性Vit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护理被引量:2
- 2008年
- 方雪娟王玲汪定成黄静王艳艳
- 关键词:婴儿颅内出血护理
- PICC导管在新生儿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4
- 2009年
- 仝海霞方雪娟张玉王艳王艳艳黄静
-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新生儿护理
- 儿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绩效管理
-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运行效果.方法:结合专科特点制定质量考核标准及绩效考核的项目,对护士工作量、工作质量等进行量化考核.结果:绩效考核后医师、患儿家长、护士自身满意度比较均高于考核前(P<0.05).结论...
- 仝海霞张玉王艳艳周毅先方雪娟
- 巧制物理降温袋在新生儿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新生儿小巧、皮肤薄嫩,在发热时一般不使用冰袋,但在常规使用凉水袋降温过程中,因无法沟通、不配合、随意翻滚等情况,往往使降温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经我科护士多方研究发现,将尿不湿巧用于新生儿头部降温这一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好评,现介绍如下。
- 王艳艳
- 关键词:降温过程吸收性覆面
- 巧用自黏绷带防留置针脱落
- 2014年
- 留置针的使用减少了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减轻了家长的焦躁情绪,得到了广大患儿、家长以及医护人员的认可。但由于患儿哭闹时出汗多、活动量大,输液敷贴黏固不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因静脉留置针固定原因导致套管移位、脱出,不能充分发挥静脉留置针的优势,为此,我科巧用自黏绷带固定留置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张俊苏洁王艳艳
-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固定绷带固定临床护理工作静脉穿刺活动量
- 巧用不锈钢筷子防护士配液时手指拉伤
- 2014年
- 随着医院就诊患者数的增加,病床周转已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导致门诊留观输液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我院儿科门诊1天平均留观输液患儿为200例,按照每例3袋液体计算,护士一天最少要配600袋液体,由于我院现用液体为PVC多层挤膜双口管包装,护士配液体时必须先将液体瓶口处拉环拉下,才能加入药物,即护士每天配液体时要用手指拉掉600个左右的液体拉环,使护士们的手指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干裂、疼痛,如何能够减轻护士的痛苦,是我们共同的目标,经我科护士共同实验,发现巧用不锈钢筷子防手拉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 王艳艳仝海霞张俊
- 关键词:护士拉伤筷子就诊患者儿科门诊
- 医用输液贴在小儿留置针中的巧用被引量:2
- 2013年
- 随着留置针在儿科门诊的广泛应用,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的一致认可,减少了因频繁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和与之同时存在的护患纠纷.但在儿科,由于患儿年龄小、皮肤薄嫩及认知程度的特异性,往往不能像成人患者一样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留置针、减少压伤的发生.面对这一特殊群体,如何保证留置针在儿科门诊安全有效地使用,成为护士及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良好的固定技巧是留置针成功的前提,因此在临床上就需要一种既符合无菌要求,又能充分减少因患儿活动量增加而发生的静脉留置针压伤,为此,我科护士将医用输液贴应用于小儿留置针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受到了家长的好评,现介绍如下.
- 王艳艳仝海霞张俊谢小敏
- 关键词:小儿留置针输液贴儿科门诊成人患者静脉留置针护患纠纷
- 影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无回血原因及对策被引量:1
- 2008年
- 方雪娟黄静王艳艳张玉
- 关键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无回血护理对策
- 改良小方框放置软袋液体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随着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一种新型的非PVC软袋液体取代了传统的玻璃瓶装液体,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外包装是一种塑料软袋,不能像瓶装液体直立台面上,如平放在治疗台上,会占用较大的空间,易造成摆放秩序混乱,不但影响环境美观,而且易形成差错事故隐患,给临床核对和加药带来多不便。为了避免因摆放原因出现的输液差错,我科护士采用改良小方框放置液体软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张俊王艳艳仝海霞
- 关键词:外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