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跃斌

作品数:44 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创新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41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日本黄姑鱼
  • 13篇黄姑鱼
  • 10篇养殖
  • 5篇带鱼
  • 5篇盐度
  • 5篇非特异性免疫
  • 4篇东海带鱼
  • 4篇幼体
  • 4篇幼鱼
  • 4篇三疣梭子蟹
  • 4篇饲料
  • 4篇梭子蟹
  • 4篇网箱
  • 4篇海带
  • 3篇养殖技术
  • 3篇养殖密度
  • 3篇增殖放流
  • 3篇网箱养殖
  • 3篇黄鱼
  • 3篇放流

机构

  • 37篇浙江省海洋水...
  • 10篇浙江海洋大学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宁波大学

作者

  • 44篇王跃斌
  • 32篇柴学军
  • 25篇胡则辉
  • 14篇朱云海
  • 10篇孙忠
  • 6篇余方平
  • 5篇孙敏
  • 5篇王伟定
  • 5篇许源剑
  • 4篇徐君卓
  • 3篇陆建学
  • 3篇楼宝
  • 3篇卞光明
  • 2篇俞淳
  • 2篇许文军
  • 2篇史会来
  • 2篇李鹏飞
  • 1篇尹飞
  • 1篇吴祖杰
  • 1篇朱文斌

传媒

  • 8篇浙江海洋学院...
  • 7篇海洋渔业
  • 6篇科学养鱼
  • 3篇海洋与湖沼
  • 2篇现代渔业信息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2012年中...
  • 2篇2013年中...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水产养殖
  • 1篇水产科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河北渔业
  • 1篇南方水产
  • 1篇渔业信息与战...
  • 1篇2016年中...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5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消毒剂对海蜇幼体的急性毒性试验被引量:6
2010年
以二溴海因和三氯异氰尿酸为试验药物,对海蜇幼体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每种药物设5个浓度梯度,记录海蜇幼体在24h、48h和96h的死亡率,计算不同时间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结果表明,海蜇幼体对二溴海因安全浓度为1.45mg/L,对三氯异氰尿酸安全浓度为0.10mg/L,二溴海因的安全浓度远高于三氯异氰尿酸。海蜇幼体对二溴海因的安全浓度远高于推荐治疗浓度却低于一般鱼类,在实际生产中要注意区别使用。海蜇幼体对三氯异氰尿酸的安全浓度低于推荐治疗浓度,不推荐使用。
王跃斌孙忠余方平王长伟
关键词:海蜇二溴海因三氯异氰尿酸
日本黄姑鱼工厂化养殖技术
2021年
日本黄姑鱼俗称黑毛鲿,具有生长速度快、病害少、易养殖、味道鲜美等特点而深受市场的欢迎,是一种优良的海水养殖对象。工厂化养殖是一种不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的水产养殖模式,可对养殖水体的温度、盐度、pH、溶氧等进行人为控制,为早期日本黄姑鱼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进一步提升其养殖效率。此外,相较于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过程中更容易观察日本黄姑鱼的摄食、活动行为及健康状况,有助于日常的水质管理、病害防控。
尹敏柴学军阮泽超张燕张鼎元王跃斌
关键词:工厂化养殖水质管理网箱养殖养殖水体
花尾鹰(鱼翁)驯化及养殖技术
2022年
花尾鹰隶属于鲈形目、鹰科、鹰属,俗名鹰鲷、斩三刀。花尾鹰体呈长椭圆形,侧扁;体银灰色,具红褐色斜带9条;尾鳍黄褐色,具红缘,散布乳白色小圆点。花尾鹰为暖水性中下层鱼,常栖息于3~5米深的岩礁浅海区,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日本相模湾以南海域、西太平洋暖水域;低温适应性弱,生存温度为10~30℃,最适生长温度16~24℃,在浙南海域可安全过冬,浙北海域需要陆海接力搬入室内水泥池进行养殖。
张鼎元王跃斌阮泽超张燕柴学军任安民
关键词:西太平洋鲈形目
一种停气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气报警装置,由报警响铃(1)下方设有旋扭(2),第一电导线(3)与旋钮(2)相连,另一端与下金属导电板(15)相连;第二电导线(4)与旋钮2的另一端相连,另一端与上金属导电板(11)相连,橡胶气吹(1...
柴学军孙敏王跃斌胡则辉许源剑
文献传递
温度对黑鳍棘鲷耗氧率与排氨率的影响被引量:28
2007年
对体重为240.9±27.1 g的黑鳍棘鲷在不同水温(10℃、15℃、20℃、25℃、30℃)条件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黑鳍棘鲷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当水温超过一定值后,其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实验条件下,黑鳍棘鲷的耗氧率与温度的回归方程为Y=-0.489 7X^2+27.39X-147.39;排氨率与温度的回归方程为Y=-0.009 3X^2+0.508 2X-1.247;耗氧率的最大值为235.61μg/g·h(温度为28.0℃),排氨率的最大值为5.70μg/g·h(温度为27.3℃)。黑鳍棘鲷快速生长期的最适温度为25-28℃。
王跃斌孙忠余方平胡则辉
关键词:温度耗氧率排氨率
日本黄姑鱼幼鱼的胃排空率被引量:14
2013年
为考察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幼鱼摄食配合饲料后胃内含物的变化特征并确定最优数学模型,在26.4℃下测定了其摄食后每小时胃含物的干重和湿重,并用线性、指数和平方根三种模型对其进行了拟合。结果发现,三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排空率数据,但对干重的拟合优于湿重,原因可能是用湿重表示胃内食物存在偏差。对于干重,线性模型最优,其方程为:Y=0.408-0.025t,其50%和99%理论排空时间分别为7.88 h和16.15 h;对于湿重,平方根模型最优,其方程为:Y0.5=1.15-0.047t,其50%和99%理论排空时间分别为7.95 h和22.31 h。日本黄姑鱼幼鱼摄食约8 h后胃排空50%以上,食欲基本得到恢复。据此,按8 h的时间间隔进行投喂效果较好。
朱云海王跃斌胡则辉柴学军
关键词:日本黄姑鱼胃排空率数学模型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三疣梭子蟹SRAP-PCR反应体系被引量:3
2010年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是一种多态性高的新型分子标记,其扩增结果稳定,容易操作和引物通用性高,在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鉴定和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的广泛应用逐渐从植物转移到水产动物中。为了建立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SRAP技术体系,文章利用正交设计L16(45)对三疣梭子蟹SRAP-PCR反应体系的5因素[TaqDNA聚合酶、镁离子(Mg2+)、模板、三磷酸脱氧核苷(dNTPs)和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结果得出各因素水平变化对PCR反应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模板(纯度1.75~1.90,质量浓度10~70ng.μL-1),Mg2+(1.60~2.00mmol.L-1),dNTPs(0.10~0.40mmol.L-1),TaqDNA聚合酶(0.50~2.00U)和引物(0.10~0.40μmol.L-1);筛选出各反应因素的最佳水平,建立三疣梭子蟹SRAP-PCR反应的最佳体系(25μL)为TaqDNA聚合酶0.50U,Mg2+2.20mmol.L-1,模板DNA10ng,dNTPs0.20mmol.L-1,引物0.20μmol.L-1。这一优化体系可望在三疣梭子蟹遗传多样性和性别连锁标记等研究中应用。
胡则辉徐君卓王跃斌柴学军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SRAP正交设计
日本黄姑鱼苗种繁育、增殖放流及养殖技术推广
余方平俞淳史会来吴祖杰孙敏徐君卓徐梅英朱云海柴学军楼宝王伟定王岩王跃斌胡则辉许源剑陈优辰龚剑彬
该成果以日本黄姑鱼引种与试养、全人工繁育、网箱健康养殖与示范等研究为主要内容,不仅攻克了日本黄姑鱼全人工育苗技术,建立了高效的网箱养殖技术,而且在开展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中,公开发表23篇学术论文,出版书籍3部;申请国家...
关键词:
关键词:日本黄姑鱼网箱养殖
日本黄姑鱼全人工繁育、增殖放流及健康养殖技术示范
柴学军楼宝王跃斌胡则辉徐梅英朱云海孙敏徐君卓余方平许源剑史会来王伟定王岩陈优存龚剑彬俞淳
自2001年以来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东海区名优增养殖新品种研究与开发”(2007BAD43B05),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重大项目“浙江省深水网箱鱼类筛选、繁育及产业化开发”(021103555)、省农转项目“日本黄姑鱼规模...
关键词:
关键词:日本黄姑鱼网箱养殖
日本黄姑鱼微卫星DNA筛选与鉴定
采用5’-锚定PCR技术从日本黄姑鱼基因组中扩增出300-1000bp的片段,经纯化,克隆至pMD19-T载体上构建微卫星基因组文库。通过PCR筛选检测出496个阳性克隆,从中随机选取194个片段大于300bp的阳性克隆...
胡则辉王跃斌朱云海柴学军
关键词:日本黄姑鱼微卫星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