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娟
- 作品数:28 被引量:15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东莞市医疗卫生单位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ICU送检的997份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出的1102株病原菌分布及其常见革兰阴性菌(GNB)的体外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6、2007所分离的病原体均以GNB为主,最常见的GNB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率有上升趋势。3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上升(P<0.05),对环丙沙星耐药严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耐药率上升,对亚胺培南具有高敏感率;鲍曼不动杆菌仅对亚胺培南保持较高敏感率。结论2005、2006、2007三年间GNB耐药率上升严重,因此对于ICU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的抗菌药物选择应参照细菌和耐药性检测结果,以提高治疗成功率。
- 李军刘碧波邓汉涛张平唐东蕾何瑞荣黄潘文李智娟欧雪珍雷梅芳
- 关键词:肺泡灌洗液革兰阴性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 难治性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特征和抗菌分析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难治性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 :分析 1 5例难治性脓毒症的临床特征和抗菌治疗特点。结果 :1 5例患者具有相同的临床特征 :有明确G-菌感染原发病灶和严重脓毒症休克症状 ;合并有ARDS和MODS ;早期抗G-菌治疗 ,肺部感染加重 ,联用抗G+ 菌治疗后 ,肺炎好转 ,休克才被纠正 ;细菌培养原发病灶全是G-菌、血液有或没有G-菌、痰中有或没有G+ 菌 ;7例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 ,缩短休克周期。结论 :难治性脓毒症休克常合并有G-和G+ 菌感染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 。
- 蓝光明付庆华温步优李智娟
- 关键词:休克抗菌治疗并发症
-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的影响因素调查与护理
- 2014年
-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的影响因素及主要护理方式。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的患者136例,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影响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的主要因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特应性、非母乳喂养、治疗时应用激素、住院大于7天、外周血粒细胞减少均为可能影响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的单因素,但符合多因素Logistic分析的只有特应性、治疗时应用激素、外周血粒细胞减少、非母乳喂养。结论特应性、治疗时应用激素、外周血粒细胞减少、非母乳喂养为影响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的主要因素,故治疗时应采取防患措施,避免其影响患者出现合并腹泻现象。
- 雷梅芳高元妹李智娟
- 关键词:合并腹泻护理分析影响因素
- 伴低血小板症的危重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抗凝探讨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不同抗凝方法对伴有低血小板症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 Multiple OrganDysfunction Syndrom e,MO DS)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时的抗凝效果。方法 :将 12例伴有低血小板症的 MO DS患者进行的 54人次的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 ( CVV H)分为四组 :小剂量肝素组( LDH)、低分子量肝素组 ( L MW H)、无肝素 ( N H)和小剂量低分子量肝素加盐水冲洗组 ( COM) ,观察各组 12 h内的抗凝效果、出血情况和血小板的变化。结果 :N H组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较其它组高 ( P<0 .0 5)。L DH组和 L MWH组早期出血明显 ,N H组后期出血明显 ,COM组治疗前后则无明显变化 ,但与其它三组比较 ,CO M组的出血次数明显减少 ( p<0 .0 5)。 CVV H过程中 ,各组的凝血酶原活动度 ( PTA )明显回升 ( p <0 .0 5) ,除 LDH组外 ,其它三组的血浆部份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原时间 ( PT )及凝血酶时间 ( TT)逐渐降至正常。 NH组血小板数下降显著 ( p<0 .0 5) ,而肌酐清除不明显。结论 :伴有低血小板症的 MODS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时 ,小剂量低分子量肝素加盐水冲洗的抗凝效果较好、不增加出血危险。
- 蓝光明周丽刘思明温步优何仲佳李智娟付庆华招建华
- 关键词:血小板连续性血液净化抗凝效果危重患者LMWHCVVH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致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分析与防护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致肺栓塞的高危因素与防护对策。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肺栓塞的发生情况分为观察组(合并肺栓塞35例)和对照组(不合并肺栓塞69例),对两组患者年龄、卧床时间、吸烟史、氧疗时间、临床表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晕厥、低血压)、常见基础疾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病、静脉血栓、房颤)、PaCO2升高、PaO2降低等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冠心病、高血压、晕厥、PaCO2升高均是导致肺栓塞的高危因素。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致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晕厥和PaCO2升高,应对该疾病患者采取预防性防护措施。
- 雷梅芳李智娟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栓塞高危因素防护对策
- 多媒体健康教育对肺功能检查患者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多媒体健康教育对肺功能检查的影响。方法选择肺功能检查受检者851例,随机对照分为对照组427例和实验组42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多媒体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受检者用力肺活量检查质量。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用力肺活量检查外推容积达标率分别为87.82%和9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P〈0.01);重复性达标率分别为81.97%和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P〈0.05);10min内完成率分别为85.95%和9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P〈0.01)。结论肺功能检查需要受检者良好配合,多媒体健康教育有助于在受检者层面提高用力肺活量检查质量控制,提高检查效率。
- 李智娟肖芳红钟映笑徐周婷王金林文红
- 关键词:肺功能检查多媒体健康教育肺活量
- 危重病人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观察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总结危重病人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的护理。[方法]将68例危重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专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早期行CBP治疗,并针对不同病因特点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死亡者占22.86%,低于对照组(51.52%)。[结论]加强心理护理、皮肤护理、液体平衡管理、静脉置管的护理、抗凝护理、病情监测等,能有效地提高CBP治疗效果。
- 李智娟
-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危重病人护理干预
- 伴低血小板症的危重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抗凝探讨
-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方法对伴有低血小板症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时的抗凝效果.方法:将2例伴有低血小板症的MODS患者...
- 蓝光明周丽刘思明温步优何仲佳李智娟付庆华招建华
- 关键词: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抗凝
- 文献传递
-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的护理支持
- 2013年
- 目的探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中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做好我院2012年1~9月接收的34例肺癌患者的术前护理工作,包括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分离前科普宣教和心理护理等,了解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的各种方法,熟悉操作过程,备齐所需要的物品,并且协助研究人员完成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结果经过有效地护理配合,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分离,无不良反应发生;并且通过组织贴块法、蛋白酶消化+机械刮刷法、纤支镜刷检法三种不同的分离培养方法中探索出组织贴块法获得的支气管上皮细胞成活率高,纯度高,是一种经济、简便、实用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培养方法。结论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中,配合相应的护理,效果良好,为研究出经济、简便、实用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培养方法奠定了基础,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李智娟欧雪珍肖芳红罗章英
- 关键词: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护理配合
- 1例肺淋巴管肌瘤病人的护理被引量:1
- 2008年
- 李智娟
- 关键词:肺淋巴管肌瘤病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