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晖
- 作品数:38 被引量:312H指数:11
- 供职机构:福建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丹参注射液对脑梗塞急性期NO、ET的影响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脑梗塞急性期血浆中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 :将 7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血浆 NO、ET的动态观察。结果 :在发病 72小时内 ,脑梗塞组血浆 ET明显升高 ,NO明显下降 ,与正常组比较 P均 <0 .0 1 ;治疗后两组 ET均有明显下降 (P<0 .0 1 ) ,NO有明显升高 (P<0 .0 1 ) ,但治疗组 ET降低 ,NO升高均较对照组显著(P<0 .0 5)。结论 :脑梗塞急性期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有助于改善梗塞灶局部的血液供应 。
- 梁晖余运贤洪霞
- 关键词:脑梗塞急性期活血化瘀丹参注射液
- 大黄钩藤汤为主治疗出血性中风40例
- 出血性中风起病急骤、病情笃重,急性期变证多端,死亡率高。我们以大黄钩藤汤为主,配合西药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等治疗出血性中风40例。大黄钩藤汤组成如下:生大黄6g,钩藤12g,白芍15g,桑寄生10g...
- 林卿梁晖
- 文献传递
- 三七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1
- 1997年
- 三七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吸收的影响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福州350004)郭跃进梁晖为了观察活血化瘀药物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颅内血肿的吸收影响,我们用中药三七结合西药治疗。观察后发现,三七对血肿的吸收具有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 郭跃进梁晖
-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血肿
- 缺血性中风痰瘀相关机制的理论探析被引量:16
- 2004年
- 近年来,随着对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认识的不断深人,笔者从中医对痰瘀相关的认识出发,结合现代有关研究对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机制的形成基础及临床意义作进一步探讨如下:
- 林心君梁晖
-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痰瘀相关病因病机
- 急性脑梗塞血瘀证与一氧化氮、内皮素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7
- 2000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内皮素(endothelin, ET)与中医血瘀证的关系。方法:73例ACI患者分为血瘀证组58例(其中重度18例,中度19例,轻度21例)和非血瘀证组15例,并与3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测定血浆NO和ET含量。结果:血瘀证组、ACI组ET、ET/NO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瘀证组轻、中、重度组ET、ET/NO依次增高,重度组与轻、中度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中度组与轻度组比较仅ET有显著性差异(P<0.01);ACI组、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NO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P<0.01);血瘀证轻、中、重度各组间NO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NO和ET参与了ACI发展过程,推测由于血管及神经细胞等分泌NO、ET的功能失衡可能是血瘀证产生的病理基础。
- 余运贤梁晖黄健陈甦林卿黄弘征
-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血瘀证一氧化氮内皮素
-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变化和活血化瘀对其影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8
- 1998年
- 目的 :为探讨急性脑梗塞 (acutecerebralinfarction ,ACI)中医不同证型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关系 ,以及活血化瘀对其影响。方法 :对 2 0名健康者及 66例ACI偏虚证和偏实证患者检测了血浆纤维溶解系统 ,前列环素系统以及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等的水平 ,并对其中 45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前瞻性的“活血化瘀”治疗 ,一组以东菱克栓酶 (Difibrasebatroboxobin ,DF 5 1 2 )加活血化瘀中药心脑合剂 ,另一组单用DF 5 1 2 ,观察对神经缺损评分和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影响。结果 :(1 )ACI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PA)活性、活性型tPA、前列环素F1α(6 keto ProstaglandinF1α,PGF1α)下降 ,而Ⅷ因子相关抗原 (FactorⅧrelatedantigen ,ⅧR :Ag)水平升高 ,其中以偏实证患者改变更为显著 ;偏虚证患者除tPA升高外 ,其他指标无显著改变 ;(2 )治疗 1个月后 ,两组改善神经缺损评分值无显著性差异 ,但治疗组评分值改善速度稍快 ;(3 )中西药结合治疗能显著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PAI)活性 ,ⅧR :Ag水平及血栓烷B2 (ThromboxaneB2 ,TXB2 )和PGF1α比值 ,提高活性型tPA值。结论 :ACI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 ,偏实证患者较偏虚证患者内皮损伤更严重。结合活血化瘀?
- 林松波连祺周梁晖孙光陈宗良庞明
-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血管内皮因子活血化瘀
-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近况
- 中风后抑郁症是中风发生后,临床上除中风固有的各种躯体症状外,尚出现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为主的病症。据统计中风后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22%~79%;与国外报道的基本一致。有资料显示,随着中风病情的加重,PSD的发生率越高;...
- 梁晖黄健
-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中风抑郁症
- 文献传递
- 电针及主动运动对卒中患者脑电地形图的即时影响被引量:20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卒中患者在电针及主动运动状态下即刻双侧半球脑电活动的变化。方法 :分别让患者行患侧拇指的主动对掌运动及电针患侧曲池、合谷 ,记录并比较患者脑电活动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拇指对掌运动时 ,患侧大脑半球δ波功率下降 (P <0 0 5 ) ,电针亦同样使其δ波功率明显下降 (P <0 0 1 ) ,但二者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电针还能使非梗死侧大脑半球 β2 波的平均功率升高 (P <0 0 5 )。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期 ,主动运动及电针刺激均能即刻改善患者的脑电活动状态 ,且电针还能引起非梗死侧大脑半球电活动增强。
- 林栋吴强李成林卿梁晖
- 关键词:电针大脑半球卒中脑电活动梗死
- 经颅多普勒在痰瘀互阻型血管性痴呆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 2005年
- 刘吉昌梁晖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血流速度痰瘀互阻血管性痴呆
- 急性脑梗塞辨证分型与血脂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7
- 2007年
- 目的:通过观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ApoB/ApoA1的变化,探讨急性脑梗塞辨证分型与血脂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收集符合要求的病例104例,根据中经络证型分为5组。入院当时按照"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检测其血清TC、TG、LDL-C、ApoA1、ApoB、ApoB/ApoA1。结果:(1)各证类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以痰热腑实组最高,气虚血瘀组最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各证类组的血脂水平以风痰瘀阻组最高,其与其余各证类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3)各证类组的载脂蛋白比较,风痰瘀阻组ApoA1水平最低,ApoB及ApoB/ApoA1水平最高,风痰瘀阻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4)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血脂水平仅低度相关(r<0.40)。结论:(1)中风急性期以标实症状突出,阳明实热是该病的加剧因素。(2)血脂水平与急性脑梗塞中医证型关系密切,可为脑梗塞急性期证候分类提供客观量度,但能否反映中风病患者的病情及脑实质损害严重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林心君梁晖
- 关键词:中风辨证分型神经病学检查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