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鹏

作品数:28 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肿瘤
  • 5篇X线
  • 5篇成像
  • 4篇图像
  • 4篇肝硬化
  • 4篇X线计算
  • 4篇X线计算机
  • 4篇磁共振
  • 3篇动脉
  • 3篇血管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图像质量
  • 3篇淋巴
  • 3篇肝硬化患者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低剂量
  • 2篇多排螺旋CT
  • 2篇胸部
  • 2篇植入

机构

  • 15篇郑州大学第一...
  • 10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作者

  • 24篇王小鹏
  • 13篇高剑波
  • 10篇陈卫霞
  • 7篇侯平
  • 5篇李睿
  • 4篇吕培杰
  • 4篇魏一娟
  • 3篇黄娟
  • 3篇伍东升
  • 3篇姚晋
  • 2篇李贞旭
  • 2篇查开继
  • 2篇董军强
  • 2篇肖慧娟
  • 2篇梁晓雪
  • 2篇陈军法
  • 1篇李昌宪
  • 1篇陈学军
  • 1篇王立峰
  • 1篇苏蕾

传媒

  • 6篇临床放射学杂...
  • 5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物质伪影降低技术在口腔金属植入物患者颌面部CT图像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多物质伪影降低(MMAR)技术对口腔金属植入物患者颌面部CT图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用宽体探测器CT行颌面部扫描且含有金属义齿植入的30例患者资料,患者病变部位均受到金属植入物伪影影响,行能谱扫描后采用静脉期分别重建120 kV-like、虚拟单能量成像(VMI)(70、90、110 keV)、VMI(70、90、110 keV)+MMAR(简称VMI+M)图像,共7个图像序列。测量同层面病变及头长肌CT值和噪声(SD),计算病变伪影指数(AI)。通过Friedman检验及Wilcoxon检验实现对图像质量的客观、主观评估。结果7组图像SD、AI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D:χ^(2)=133.800,P<0.001;AI:χ^(2)=92.147,P<0.001),VMI 110 keV+M图像SD[10(8,12)]、AI[6(5,9)]为7组内最低,其AI值与VMI 90 keV+M图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1)。VMI+M组SD、AI值低于对应单能量水平VMI组(均P<0.05)。7组图像主观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199,P<0.001)。VMI(70、90、110 keV)+M图像评分高于对应单能量水平VMI图像(Z=-4.583,P=0.000;Z=-3.742,P=0.000;Z=-2.449,P=0.014)。VMI 90 keV+M图像主观评分[4(3,4)]最高,高于其余6组(均P<0.05)。30例中有26例病变区域伪影完全消除,对比度良好,病变显示清晰,图像效果最佳。结论宽体探测器CT的MMAR技术去除口腔金属植入体伪影效果明显,能提高图像质量,VMI 90 keV+MMAR图像能兼顾最佳伪影去除效果及良好的组织对比。
魏一娟王小鹏查开继高剑波
关键词:颌面部金属伪影
CT征象及定量指标分析对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与肝转移瘤的鉴别诊断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腹部增强CT影像表现及定量指标分析对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和肝转移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部.增强CT扫描的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患者12例为试验组,同时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其他影像检查证实为肝转移瘤亦行腹部增强扫描52例为对照组,采集患者的一般信息及临床资料。图像分析指标包括:病灶形态、大小、数目、密度、边界、位置、分布特点;平扫、动脉期、门脉期病灶CT值,动脉期和门脉期肿瘤与正常实质的比值(TNR);病灶中心和边缘的强化特点,病灶的特殊征象及继发改变。将以上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临床及实验室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病灶均以多发和弥漫型为主,HEH弥漫型病灶常融合呈条带状。门脉期病灶CT值及TNR肝转移瘤高于HEH组(P<0.05),两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6.0.841。HEH组病灶中心以几乎不强化和轻度较均匀强化为主,肝转移瘤以轻中度不均匀强化为主,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肝包膜下分布、肝包膜回缩、靶环征及棒棒糖征是HE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病灶门脉期较高的CT值和TNR、肿瘤标志物升高、淋巴结转移是肝转移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门脉期病灶CT值及TNR值、中心强化特点、特殊征象及继发改变有助于HEH与肝转移的鉴别诊断。
王小鹏梁盼李睿侯平高剑波
关键词:肿瘤转移
多排螺旋CT对胃癌T分期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在胃癌T分期的价值,探讨胃癌的浸润深度CT征象及其与手术病理特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癌的患者,分析其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多平面重建图像。结果多排螺旋CT对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为78.94%;对T1期、T2期、T3期、T4期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94.74%、94.74%、84.21%和87.72%;敏感性分别为25.00%、80.00%、78.26%和88.00%;特异性分别为100%、96.15%、88.24%和87.50%。结论多排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尤其是局部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能较全面、准确地进行胃癌病灶的诊断和T分期,有助于临床选择恰当的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方式和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黄娟陈卫霞王小鹏姚晋
关键词:胃肿瘤多排螺旋CT肿瘤分期
MRI 3D-VIBE序列联合MRCP在胰胆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容积式内插值法屏气检查(MRI 3D-VIBE)序列联合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在胰胆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PDDU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5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PDDUC患者(胰头癌34例,胆总管下段癌14例,壶腹癌11例),行常规MRI、MRCP及3D-VIBE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肿瘤形态学特点;计算病灶的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测量胰胆管汇合角、胰胆管末端间距、十二指肠主乳头至扩张的胰胆管末端的距离、胆总管直径、胰管直径。结果胰头癌、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3组间病灶最大径、中心位置、边缘情况和病灶均匀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头癌较易累及胰周血管,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均未见邻近血管受累征象。胰头癌组的胰胆管汇合角度、十二指肠主乳头至胰胆管梗阻端的距离及胰胆管末端间距均大于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组;"四管征"多见于胰头癌。门脉期胆总管下段癌SNR高于胰头癌和壶腹癌组(P<0.05),动脉早期和动脉晚期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门脉期胆总管下段癌信号强度稍高于胰腺实质。结论MRI 3D-VIBE序列联合MRCP能较好显示不同类型PDDUC的形态学特征和强化特点,能较好显示胰胆管的细微差别,有助于胰头癌、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陈军法陈卫霞王小鹏李昌宪
关键词: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胰头癌胆总管下段癌壶腹癌
活体肝移植术后肝淤血的多层螺旋CT评价及原因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CT双期增强扫描对活体右半肝移植(LDLT)受体术后肝淤血的诊断价值,并对比供体术前CT图像分析肝淤血的原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不包含肝中静脉LDLT术后2~4周的CT增强扫描图像,观察原肝中静脉引流区域肝实质密度、肝中静脉属支显影情况,并对照不同的手术方式——肝中静脉属支重建或结扎,比较两种处理方式肝淤血发生率有无差异,分析肝淤血的原因。结果16例(33.3%)显示Ⅴ/Ⅷ段肝实质密度异常。门静脉期淤血区域肝中静脉属支未见显影12例(75.0%),显影4例(25.0%)。原肝中静脉Ⅴ/Ⅷ段属支重建和结扎两种手术方式肝淤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例淤血区域肝体积为(44.75±1.6)~(126.76±1.8)cm3中位体积(84.62±1.7)cm3,移植肝总体积为(1064.81±6.9)~(1547.37±8.3)cm3中位体积(1183.14±7.5)cm3,两者之比为(5.2±2.3)%(3.1%~12.4%),1个月后复查,肝静脉属支均显影,13例淤血区基本消失,3例淤血区范围缩小。结论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有助于LDLT术后受体肝淤血的诊断,测量肝淤血的范围可评价淤血的程度,门静脉期淤血区肝中静脉属支显影情况与患者预后相关。
王小鹏陈卫霞
关键词:右半肝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能谱联合迭代重建在重度肝硬化双低扫描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能谱单能量成像联合前后置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V(ASIR-V)技术对重度肝硬化上腹部双低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拟行上腹部增强扫描的肝硬化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120 kV、420 mg I/kg对比剂含碘量和FBP重建;能谱组和联合组均采用能谱扫描,300 mg I/kg,其中能谱组为60 keV单能量图像联合0前置和40%ASIR-V后置重建获得,联合组40%前置,并根据keV和后置比例,进一步分为2个亚组:50 keV联合50%ASIR-V后置和60 keV联合40%ASIR-V后置。图像客观指标及辐射剂量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图像主观指标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除门脉期肝实质外,能谱组和联合组的CT值和CNR值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93 ~13.134 ,P<0.05),且两两比较,50 keV联合50%ASIR-V后置组高于对照组(q=1.825 ~3.736 ,P<0.05)。噪声和脏器总体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血管分支的显示50 keV联合50%ASIR-V后置组高于其余3组(Z=2.793 ~6.328,P<0.05)。联合组的辐射剂量低于能谱组、对照组(q=-4.879^-2.531,P<0.001 )。结论能谱单能量成像联合前后置ASIR-V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对重度肝硬化患者上腹部增强扫描可降低对比剂量和辐射剂量。
王小鹏侯平吕培杰李睿高剑波
关键词:能谱肝硬化
全模型实时迭代重建对肝硬化患者腹部增强低剂量扫描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全模型实时迭代重建(ASIR-V)对肝硬化患者腹部增强CT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的肝硬化患者112例为试验组,依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A、B和C级3组。对照组为非腹部病变而行腹部增强扫描且肝功能正常检查者30例。对照组各期均采用0前置ASIR-V,试验组平扫、动脉和门脉期分别采用30%、40%、50%前置ASIR-V,对照组和试验组均联合60%后置ASIR-V重建。图像质量的客观指标[腹主动脉、肝脏、胰腺、脾脏、门静脉对比噪声比(CNR)]和辐射剂量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观评分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同一期相试验组较对照组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均减低(F=13.354~28.192,P<0.01),其中有效剂量下降分别1.12(23.9%)、1.54(33.5%)、2.14 mSv(46.7%)。门脉期肝脏、门静脉CNR值,Child C级组较Child A级组和对照组减低分别为0.34~0.42、0.43~0.49(q=2.851~4.658,P<0.05);平扫、动脉期各组间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门脉期Child C级组评分均值<3分,影响诊断,且与Child A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34~29.218,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依据肝功能分级联合前置ASIR-V,可在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肝功能为Child-Pugh A或B级时,推荐使用前置50%ASIR-V;肝功能为Child-Pugh C级时,推荐使用前置40% ASIR-V。
王小鹏侯平吕培杰李睿梁晓雪高剑波
关键词:肝硬化腹部
双源CT的Flash Spiral技术在儿童胸部的应用
目的 分析儿童胸部接受双源 CT2 种扫描模式(传统模式和 F l a s h 模式)的辐射剂量。 方法 选择2 0 0 例行双源 CT 胸部扫描年龄在1 个月~1 0 岁的患儿,将其按年龄分为:l 岁组(8 0 例)、...
刘硕李贞旭高剑波董军强侯平王小鹏肖慧娟査开继
布-加综合征合并原发性肝癌的CT诊断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并总结布-加综合征(BCS)合并原发性肝癌的CT表现,以期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和(或)经至少两种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BCS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排除因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癌栓所造成的继发性BCS,分析其CT表现。结果 22例BCS中下腔静脉型1例,肝静脉型5例,混合型16例。肝细胞肝癌经典的"快进快出"影像表现仅在1例中出现,11例出现动脉期强化,肿瘤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仍呈相对高密度或等密度。22例甲胎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BCS合并肝细胞肝癌CT表现不典型,动脉期早期强化及甲胎蛋白水平升高有助于诊断。对难以鉴别的病例需结合多种影像学方法进行诊断。
王立峰孟庆成王小鹏魏一娟高剑波陈学军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布-加综合征磁共振成像
颈动脉体瘤的多排螺旋CT诊断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及CTA诊断颈动脉体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和CTA的影像资料,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1例共12个肿块,平扫肿块密度与肌肉相类似,CT值35~48HU,其中5例内见小灶状液化坏死区,动脉期图像显示所有病变明显强化,CT值高达200HU以上,延迟扫描病变密度明显降低,其中3个病灶强化均匀,6个病灶强化不均匀。12例均位于颈动脉分叉水平。8例颈部CTA均可清晰显示肿块与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的关系,并可见肿块侧的颈动脉分叉呈杯口状扩大。结论:多层螺旋CT颈部平扫和增强以及CTA可以替代DSA作为确诊颈动脉体瘤的最佳诊断方法。
李贞旭高剑波董军强王小鹏肖慧娟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